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李佃贵教授基于浊毒学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对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白癜风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提出的几种假说中以自身免疫机制得到普遍支持。最近发现多数活动期患者血清中有抗正常黑素细胞的自身抗体,进一步支持白癜风的自身免疫假说。本文作者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32例白癜风患者和21名正常人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免疫荧光技术计数带有膜IgM的细胞数,测定外周血中的B淋巴细胞水平。结果发现: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总数正常;辅助性T细胞(T_H)数较正常明显增高(P<0.0005);抑制性T细胞(Ts)仅稍增多;T_H/T_s比率增高(P<0.0125)。由于T淋巴细胞增多,患者血中B淋巴细胞明显减少(P<0.0025)。这种T_H/T_s比率增高,通常见于与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的一些自身免疫病(如溶血性贫血、重症肌无力或Berger病)中,因此作者认为,本研究结果支持白癜风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迷走神经刺激法对于心律失常(主要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至2011年心内科及急诊科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26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使用单纯胺碘酮治疗、单纯迷走神经刺激治疗以及胺碘酮联合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心率转复的时间以及转复后的心率,同时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胺碘酮组转复率为77.3%,平均转复时间为(52.5±10.3)min;迷走神经组转复率为35.2%,平均转复时间为(11.5±4.7)min;联合组转复率为83.0%,平均转复时间为(23.5±6.2)min。联合组的转复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且平均转复时间较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胺碘酮组与联合组中房扑/颤、交界性、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室扑/颤的转复率较高,且显著高于迷走神经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迷走神经刺激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治疗具有转复效好、转复时间短的特点,此外其对室上性与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更好。对于其他方法无法控制的顽固性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尝试使用此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中药卷柏属药用植物的实地调查和分类鉴定研究,报道了11种卷柏,并作了种的记载、分布、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16.
毛囊在白癜风治疗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周指标血小板聚集率、CD62p、尿11-脱氢-TXB:水平与炎性因子Hs-CRP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06年4月~200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年龄在43—90岁,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95例,入院前均服用口服阿司匹林0.1g,qd,至少1周以上。测定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尿11-脱氢-TXB2的入院时及1周时的水平。同时随访6个月时的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研究这些指标和临床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AMI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为(50.38±14.59)%,UAP组中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为(50.04±17.5)%,显著高于对照组[(36.56±10.47)%,P〈0.01];入院时AMI组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为(21.54±13.32)%,UAP组中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为(18.68±12.79)%,显著高于对照组[(7.75±4.33)%,P〈0.01];1周时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心绞痛与对照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42.59±19.84)%、(43.61±19.59)%vs(36.56±1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周时急性心肌梗死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14.32±14.44)%,与对照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75±4.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时不稳定心绞痛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13.02±8.11)%,与对照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75±4.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AMI组血小板CD62p为(33.61±19.33)%,UAP组中血小板CD62p为(27.09±15.69)%,高于对照组(16.92±8.73)%,P〈0.05:1周后两组血小板:AMI组血小板CD62p为(22.08±16.61)%及UAP组中血小板CD62p(20.96±11.5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AMI组尿11-脱氢-血栓素TXB:为722.99±637.25、UAP,组中尿11-脱氢-血栓素TXB,为699.56±587.46,显著高于对照组(42.28±35.02),P〈0.01;1周后两组AMI组尿11-脱氢-血栓素TXB2为84.56±50.35、UAP组中尿11-脱氢-血栓素TXB,为76.43±42.69,与对照组(42.28±35.02)相比,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AMI高敏c反应蛋白(36.33±26.04),UAP组中高敏C反应蛋白(9.39±6.40)高于对照组(1.56±0.75),P〈0.05;1周后AMI组Hs-CRP(2.98±1.12)、UAP组Hs-CRP(2.06±0.96)与对照组(1.56±0.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了Hs-CRP在AMI(36.33±26.04)、UAP(9.39±6.40)组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AMI与UAP组相比较ADP,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CD62p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正相关(相关系数0.274,P=0.007);入院时尿11-DH-TXB,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正相关(相关系数0.411,P:0.008);入院时尿11-DH-TXB: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正相关(相关系数0.28,P=0.006);血小板CD62p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正相关(相关系数0.309,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UAP组中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及尿11-TXB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MI、UAP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因子CD62p与Hs-CRP呈正相关,提示炎性因子及血小板的活化可能都足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CD62p水平升高可能为提示支架术后患者易形成血栓的指标。尿11-脱氢血栓素B2(尿11-DH-TXB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影响临床终点事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改良外固定支架技术在儿童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8例3 ~13岁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患儿,应用改良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支架,随访临床结果.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8个月,平均11.1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2 ~ 90天,外固定拆除时间在60~105天,平均90天;肩关节活动优良率94.4%.结论 应用改良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操作简单,微创,固定牢靠,便于肩关节功能锻炼,护理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间隔部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apex,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RVOT间隔部起搏的意义。方法 5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分为RVOT组(n=25)和RVA组(n=25),起搏器置入1个月后通过调整房室间期使心室节律全部为起搏节律或房室结自身下传节律,观察起搏参数,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RVOT组与RVA组电极导线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未出现植入并发症。两组随访1个月时起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OT组和RVA组起搏后的QRS波时限较前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VOT组:(135±8)ms vs.(88±8)ms,P<0.001;RVA组:(154±8)ms vs.(90±6)ms,P<0.001]。RVA组起搏后QRS波时限较RVOT组增宽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起搏后室间机械延迟(interventricularmechanical delay,IVMD)和室间隔-左心室后壁收缩运动延迟时间(septal-to-posteriowall motion delay,SPWMD)较起搏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VA组起搏后IVMD和SPWMD绝对值较RVOT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MD:(38±7)ms vs.(24±5)ms,P<0.001;SPWMD:(118±21)ms vs.(60±11)ms,P<0.001]。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起搏会造成心室收缩不同步,RVOT起搏对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影响较RVA起搏小,提示RVOT起搏是较为生理的起搏位点。  相似文献   
20.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中医界有着不同的认识,认为其病机主要为浊毒内蕴,其中又以浊毒内蕴,瘀血阻络最为常见。故提出了从浊、毒论治CAG的观点,并从临床研究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治疗常在方剂中加入全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