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58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574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94篇
  2篇
中国医学   244篇
肿瘤学   3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百合地黄汤对小鼠孤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的影响。 方法 :以孤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所致抑郁症小鼠为模型,灌服百合地黄汤21d,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百合地黄汤可显著增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的含量( P <0.01);低剂量组能有效增加5-HT含量( P <0.05)。 结论 :百合地黄汤能显著增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含量。提示百合地黄汤有很好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2.
11例成人肾母细胞瘤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将11例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期,治疗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Ⅰ期3例,Ⅱ期5例,Ⅲ期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肾脏切除。7例术后接受了辅助性化、放疗,2例Ⅰ期患者至今无瘤生存28年和17年。尽管使用了多种治疗手段,其余较晚期患者预后不佳。结论:用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的方案治疗成人肾母细胞瘤预后不尽满意;早期分化发的成人成肾母细胞瘤预后较令人满意,晚期成人肾母细胞应采用多种手段积极治疗;只要可能,化疗方案中应该含有更生霉素。  相似文献   
993.
本院从1987年10月6日~1985年12月31日收治了局限期肺小细胞未分化癌123例,其中先化后放组59例,夹心组64例。化疗COMVP55例,COMC33例,COMP35例。放疗采用前后两野对穿照射,照射野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及纵隔。原发灶及同  相似文献   
994.
复发或难治的SCLC预后差,化疗对其缓解率低,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1].广泛期的.所有患者或局限期的大多数患者,肿瘤进展后需要二线化疗.对于复发的SCLC,仍有多种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如紫杉类的紫杉醇(PTX)、泰索帝,拓扑异构酶Ⅰ的抑制剂拓扑替康(TPT)、伊立替康(CPT-11),异环磷酰胺、足叶乙苷(VP-16)、顺铂及卡铂等.复发或转移后的二线化疗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治疗.目前应用较多的化疗方案包括:TPT单药化疗,TPT PDD,TPT IFO,TPT PTX等的联合化疗;CPT-11 IFO、CPT-11 PDD、CPT-11 CBP、CPT-11 PDD VP-16的联合化疗;PTX CBP、PTX IFO的联合化疗;国内应用HCPT代替TPT及CPT-11联合化疗等.含阿霉素的联合化疗,在铂类及VP-16失败后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995.
重组人新型白介素-2治疗晚期肿瘤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多中心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观察重组人新型白细胞介素-2(125Ser-rhIL-2)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别采用皮下和胸、腹腔内注射治疗实体瘤和癌性胸/腹腔积液。结果:17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者172例,其中癌性胸/腹腔积液和实体瘤患者分别为141和31例,有效率分别为80.14%和25.81%,治疗后大部分病人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寒战,局部皮肤红肿及消化道反应,未发现低血压和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发生,结论:125Ser-rhIL-2对晚期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癌性胸/腹腔积液具有客观抗肿瘤作用,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996.
中医虚证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医虚证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在食管癌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意义。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在手术前将101例患者分为食管癌伴有虚证和不伴有虚证两组。收集记录患者的辅助检查,术中所见,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结果:101例患者中3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中医虚证表现,其中气虚14例,阴虚10例,气阻两虚10例,气血两虚10例,气血两虚2例,阳虚1例,阴阳两虚1例。  相似文献   
997.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在中医方剂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是由V.Vapnik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以其良好的理论背景,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出发为机器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支持向量机是从线性可分情况下的最优分类面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998.
壳聚糖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处理Ishikawa细胞48 h后,通过加入MTT和BrdU测定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壳聚糖质量浓度在不大于10μg/mL时,对Ishikawa细胞的增殖、DNA合成以及细胞周期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低质量浓度的壳聚糖(≤10μg/mL)对Ishikawa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可作为节育器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大柴胡汤及其"方剂要素"对NAFLD模型大鼠"肠-肝轴"作用机制进行相关分析,揭示大柴胡汤的配伍规律。方法:10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疏肝利胆组、健脾化痰组、通腑泄浊组、大柴胡汤组,按照方法造模及给药,检测"肝轴"及"肠轴"相关指标,采用Critic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轴"以及"肠轴"各个指标权重之和Z_(总1)、Z_(总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吡格列酮组、疏肝利胆组、通腑泄浊组以及大柴胡汤组"肝轴"各个指标权重之和Z_(总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吡格列酮组、健脾化痰组、通腑泄浊组以及大柴胡汤组"肠轴"各个指标权重之和Z_(总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分析显示,通腑泄浊方剂要素对改善NAFL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优势显著,能提高NAFLD大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萨特氏菌属、假丁酸弧菌属细菌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结论:大柴胡汤中疏肝利胆方剂要素主要通过疏利肝胆作用显著调节肝脏脂质代谢以及肝脏免疫功能,即调节"肝轴";大柴胡汤中健脾化痰方剂要素主要通过健运脾胃、化痰作用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即调节"肠轴";大柴胡汤中通腑泄浊方剂要素主要调节肠道菌群;大柴胡汤全方则可同时作用于"肝轴"和"肠轴",对NAFLD模型大鼠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皮损修复及PAR-2、TRPA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AD模型。造模后模型组给予皮炎平外抹,中药组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灌胃,其余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2次/d,共7 d。于第1、15、31、37天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及搔抓行为并统计,HE染色观察致敏区域的皮肤病理变化,qRT-PCR、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皮肤中PAR-2、TRPA1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搔抓频次显著增多,致敏皮肤处有明显红斑渗出,局部潮红,皮肤增厚,伴有结痂。中药组、激素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病理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棘层明显增厚,角化珠增多,毛囊结构明显增多,角化层明显增厚,见炎性细胞浸润,表皮不平整;激素组、中药组角化层及棘层增厚,角化珠及毛囊结构略有增多,较模型组改善明显。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PAR-2、TRPA1的mRNA的表达较正常小鼠均显著性上调(P<0.05),经过中药、激素干预后,其表达均下调显著(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皮肤组织PAR-2、TRPA1免疫反应阳性均明显增多,角质形成细胞处最为显著;中药组、模型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所降低。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改善AD皮损、减轻皮肤瘙痒,下调PAR-2、TRPA1的表达,进而调控非组胺依赖性神经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