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50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76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白血病患者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及反复化疗,临床上常出现深部真菌感染[1],尤其是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如今已成为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伊曲康唑针剂作为抗深部真菌的首选药物,治疗深部真菌起效快,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笔者就我院2007年5月-2008年3月应用伊曲康唑针剂对36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长期高热,确诊或疑似深部真菌感染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64.
采血技术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杭州310003)孙彩虹,倪一鸣,余国伟心脏瓣膜替换以后常需终生抗凝治疗。PT是术后抗凝治疗监测的重要依据。其结果可受药物、食物及化验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探讨采血技术因素对PT的影响。1... 相似文献
65.
66.
强脉冲光的波长为500~1200nm,是一种高强度的非相干性光。利用其特性,在皮肤科临床较广泛地应用于色素性皮肤疾病、良性血管性皮肤病变的治疗以及脱毛、去皱、嫩肤等方面,并有较好疗效。尚可与射频、Nd:YAC激光、5-氨基酮戊酸联合应用,其产生的并发症也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误诊原因,减少恙虫病的误诊。方法:对2015年11-1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4例恙虫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有18例误诊为其他疾病,恙虫病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疹、淋巴结炎、肠梗阻、肺炎等。结论:误诊原因主要是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及临床医师对本病特殊临床表现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68.
了解哈尔滨市城区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etS)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知情同意后,于2014年4-6月对哈尔滨市城区l 579名10~18岁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采血检验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总患病率为5.4%.其中男生为6.9%,女生为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66,P<0.01);12和16岁患病率最高,分别为7.4%和9.9%;初中(10~15岁)组和高中(16~18岁)组患病率分别为4.6%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66,P<0.05);消瘦、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0,0.2%,10.2%和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422,P<0.05).腰围、腰臀比、收缩压、体质类型、喝饮料、每周吃油炸食品天数和体育成绩差是MetS患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0,240.669,1.065,4.509,1.794,1.899,2.159).结论 哈尔滨市城区青少年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包括营养状况、饮食和运动,建议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不同活化剂对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以及PBMC活化后培养上清液[称为条件培养基(CM)]对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产生MMP的影响。方法 抽取、分离健康人PBMC,分为植物血凝素(PHA)组、双抗体组、对照组,分别用活化剂PHA、CD3和CD28双抗体、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处理细胞,72 h后收集三组CM,并将获得的CM按不同比例稀释后作用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以不加CM作为对照组,培养48或24 h。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半定量反转录(RT)-PCR法检测细胞MMP-1、MMP-3、MMP-9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介素(IL)-6、MMP-1、MMP-3、MMP-9蛋白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 HSD检验、Games-Howell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HA组PBMC增殖活性及分泌IL-6、MMP-3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活化后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到MMP-1、MMP-9蛋白。对照组、双抗体组、PHA组PBMC中MM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靶基因与β肌动蛋白mRNA之比表示)0.083 ± 0.016、0.188 ± 0.030、0.714 ± 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MP-3、MMP-9 mRNA均无表达。不同稀释度CM刺激成纤维细胞后上清液中可检测到MMP-3蛋白,MMP-3含量以原液CM中最高,1/10 CM刺激时最低;在相同的稀释度刺激时,上清液中MMP-3含量以PHA刺激组最高,对照刺激组最低;不同CM刺激成纤维细胞后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到MMP-1、MMP-9蛋白。不同处理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MMP-1、MMP-3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MP-9 mRNA无表达。 结论 PBMC活化后可表达MMP-1 mRNA并分泌MMP-3蛋白,PBMC活化后上清液不能刺激成纤维细胞MMP-1、MMP-3、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提示炎症细胞可能通过自身产生MMP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