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下颌功能性前伸后嚼肌浅层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大鼠配戴固定的前伸下颌矫治器,对照组不配戴矫治器。分别于下颌前伸7d、14d、28d和60d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取大鼠左右侧的嚼肌浅层,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成年大鼠嚼肌浅层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嚼肌浅层部分细胞在大鼠下颌功能性前伸7d时萎缩,前伸60d时形态不规则。实验组大鼠下颌前伸7d,部分嚼肌浅层细胞内肌丝断裂;前伸14d和28d时,嚼肌浅层细胞内肌丝的排列方向紊乱;前伸60d时,嚼肌浅层细胞内局部可见肌丝方向紊乱。大鼠下颌功能性前伸7d和14d时,实验组大鼠嚼肌浅层细胞内肌浆网多见;前伸28d时线粒体多见、形态改变;前伸60d时,肌丝间的线粒体仍多见。结论:成年大鼠下颌功能性前伸后嚼肌浅层细胞的形态、肌丝的排列和结构、线粒体和肌浆网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5种动物涎腺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选用成年小型猪5只,猕猴2只,新西兰白兔7只、Wistar大鼠7只和昆明小鼠7只及人类正常腮腺和颌下腺组织各一例,行腮腺和颌下腺组织学、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5种动物的腮腺组织学表现差异不明显,均为浆液性腺体.5种动物的颌下腺组织学差异较大,人、小型猪、猕猴颌下腺均为混合性腺体,而大、小鼠和兔颌下腺为浆粘液性腺体.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形态相似的腺泡细胞,其合成产物不尽相同.5种动物腮腺和颌下腺腺泡细胞在超微结构方面除分泌颗粒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外,其余结构差异不明显.结论在小型猪、猕猴、兔、大鼠和小鼠5种动物的涎腺组织学及超微结构上,猕猴和小型猪与人类最接近.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伽玛刀照射对癫痫大鼠的放射生物学作用,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海人酸制备癫痫大鼠模型50只(癫痫组25只,伽玛刀照射组25只),对照组为正常大鼠25只(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行为学改变;采集伽玛刀照射后1d、1w、2w、4w、8w后各组大鼠海马细胞外液,并测定Glu和GABA含量及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w后,照射组和癫痫组GAB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2w后,照射组和癫痫组Glu含量均高于对照组;4w后,照射组Glu含量低于癫痫组,GABA含量高于癫痫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显示照射组早中期与癫痫组基本一致,其晚期部分结构恢复,线粒体修复较为明显。结论伽玛刀照射可调节海马中Glu与GABA以达到新的平衡,并在癫痫发作引起的病理性损伤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弥散型和局限型脑干胶质瘤的病理学、超微结构特点以及增殖特性.方法 收集18例脑干胶质瘤标本,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18例脑干胶质瘤的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脑干胶质瘤Ki-67蛋白表达,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8例脑干胶质瘤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大多数弥散型脑干胶质瘤细胞生长活跃或具有恶性转化倾向.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弥散型脑干胶质瘤生长较局限型脑干胶质瘤活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均表达Ki-67蛋白,弥散型脑干胶质瘤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局限型脑干胶质瘤(P<0.01).结论 弥散型脑干胶质瘤较局限型脑干胶质瘤生长活跃、细胞增殖快,可能与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对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年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30只,在大鼠训练模具中进行单个食粒抓取训练,训练7 d后记录大鼠的优势爪,训练共持续14 d,14 d后连续3 d测定每只大鼠抓取食粒成功率。纳入标准要求连续3 d抓取食粒成功率至少高于30%,共有18只大鼠入组。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定位脑运动区,将内皮素注射到大脑中动脉的起始点附近,阻断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区域,制造大鼠脑梗死模型,并在相应运动皮层硬膜外放置刺激电极。脑梗死模型建立后,大鼠随机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进行14 d的康复治疗:刺激组大鼠在电刺激的同时进行单个食粒抓取功能锻炼;对照组大鼠只进行单个食粒抓取功能锻炼。康复治疗14 d后对大鼠进行灌注取脑,取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电镜下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改变,应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对选定的突触超微结构参数,即突触数量及突触间隙宽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①术后大鼠共死亡3只,死亡原因考虑为术后感染。②术前两组大鼠抓取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治疗后刺激组大鼠抓取成功率高于对照组[(31.8±8.3)% vs (18.1±4.4)%,P =0.021]。③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电镜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刺激组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突触数量较对照组增多[(0.0520±0.0383)个/μm3 vs (0.0387±0.0315)个/μm3,P =0.022]。两组间突触间隙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康复治疗能够促进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皮层运动区突触数量增加,增强了突触超微结构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36.
背景:研究证实,他克莫司不仅抑制T细胞的增殖、活化,还能抑制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在损伤局部聚集、活化及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继发性炎症反应对原发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破坏,从而对损伤局部的神经组织起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大鼠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孕13d SD大鼠神经干细胞。显微镜下动脉瘤夹夹闭SD大鼠T8脊髓,建立压迫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损伤后7 d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对照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神经干细胞;他克莫司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神经干细胞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1 mg/(kg•d)腹腔注射连续7 d。1,2,4,8周后,通过BDA顺行示踪、苏木精-伊红与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检测,观察移植后脊髓组织再生和神经元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损伤中心端远侧无神经纤维通过。细胞移植组与他克莫司组在治疗1周后有部分神经纤维通过,8周均有部分BDA阳性标记的皮质脊髓束再生通过脊髓损伤部位,特别是他克莫司组可延续至距损伤中心1.7 cm 。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细胞移植组与他克莫司组2周时坏死灶开始缩小,泡沫细胞减少。电镜结果显示,他克莫司组1周时即出现较正常的微丝和微管结构,8周时星形细胞、许旺细胞、髓鞘典型多见,神经轴突的终末有较多的兴奋性递质和不典型的轴树连接,出现较多的结构正常的髓鞘。说明损伤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后联合应用他克莫司后可减轻早期的急性炎症反应,保证神经细胞的存活,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可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大鼠分化期神经干细胞(differentiated neural stem cell,DNSC)对过氧化氢(H2O2)氧化耐受(oxidative tolerance,OT)的差异。方法取SD胎鼠培养DNSC,用浓度为0.05mmol/L、0.10mmol/L、0.25mmol/L,0.50mmol/L和1.0mmol/L的H2O2进行损伤干预,观察2,4,8,12和24h后细胞损伤情况。同时观察用H2O2(0.5mmol/L)损伤2h后,DNSC用Hoechst33342和碘化丙啶(PI)染色的结果。观察热休克蛋白(Hsp)、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情况。用透射电镜(TEM)检测DNSC损伤前后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当H2O2浓度达到0.25mmol/L时,DNSC开始死亡。给予0.5mmol/LH2O2损伤2h后,位于神经球周边的DNSC死亡并脱落,存活的细胞位于神经球中心。近中心区域Hsp70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目明显上升,而Hsp27、CAT和SOD无明显阳性表达。TEM检测结果显示,存活细胞均为比较原始的细胞;距离中心越远,细胞分化程度越高,中心区域细胞具有原始细胞特点。结论随着DNSC的发育,其抗H2O2损伤的能力下降。相对原始的DNSC抗H2O2的OT能力要高于分化较好的DNSC。经H2O2损伤后存活的DNSC仍然具有增殖和细胞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表现和内源性5-HT的变化规律,为了解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急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心电、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改变判断心肌损害与否及损伤程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CD)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5-羟色胺(5-HT)水平,观察1、6、24和48h时间点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表现为心电异常增多(P<0.05);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包括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变化率(±dp/dtmax)和左心室发展压(LVDP)显著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P<0.05);CK-MB含量增加(P<0.05);HE染色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灶状变性、坏死及出血等。急性脑损伤后24h心肌损害最严重。血浆5-HT水平升高(P<0.05)。血浆5-HT水平与CK-MB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损伤可以导致心肌损害的发生,使内源性5-HT的产生增加,5-HT可能参与急性脑损伤后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3例临床表现为鼻窦炎的PCD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其中2例男性患者为双胞胎,另1例女性患者为孪生兄妹,但其兄无类似表现。术前取患者下鼻甲黏膜进行纤毛超微结构观察,取女性患者及其孪生哥哥的静脉血进行DNAH5基因检测和染色体分析;定期随访观察术腔恢复状况。结果鼻腔鼻窦CT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全组鼻窦炎症(1例影像学资料显示内脏反位,符合卡塔格内综合征表现),鼻内镜下切除鼻息肉、开放全组鼻窦,孪生兄弟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术后随访2—4年,鼻腔通气改善,术腔恢复良好,但仍有较多黏液性分泌物。电镜检查显示下鼻甲黏膜纤毛外侧动力蛋白臂缺失,DNAH5基因9个外显子检测和染色体分析未见异常。结论鼻腔鼻窦结构的微创手术可改善PCD患者的相关症状,纤毛超微结构改变是其病理变化的重要标志,分子生物学检测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多克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 iliary neurotroph ic factor,CNTF)抗体对肉毒毒素(botu linum toxin,BTX)引起的肌麻痹的作用。方法10只新西兰兔,分别在双侧眼外肌肌腹和面部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 linum toxin A,BTXA),注射后第4天在右侧眼外肌和面部皮下注射多克隆CNTF抗体,左侧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注射后14 d,行电镜观察双侧眼外肌和面肌的肌细胞、运动终板及神经纤维的改变。结果注射BTXA后14 d眼外肌和面肌的肌纤维均明显萎缩,线粒体肿胀,肌纤维结构无明显破坏;神经髓鞘板层松散,可见髓样小体,运动终板处可见清亮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小泡增多密集。右侧注射CNTF组可见肌细胞核内移,胞质内线粒体肿胀聚集,肌细胞呈空泡样改变,局部肌丝断裂溶解,变性的肌细胞坏死崩解成细胞碎片;运动终板处也可见大量清亮小泡聚集,神经髓鞘增多。结论注射多克隆CNTF抗体后,与单纯注射BTXA者比较,局部肌细胞结构出现不可逆性破坏,延长了肌肉麻痹恢复时间,提示多克隆CNTF抗体可能延长BTX的肌麻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