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0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21.
上脘、中脘、下脘穴是任脉上位置临近的3个腧穴,皆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上脘穴居上,中脘穴居中,下脘穴居下,三穴都可以治疗脾胃疾病,如胃痛、腹痛、腹胀等,此为三者治疗之普遍性,但在临床应用中,因其腧穴定位及穴性的不同,上脘穴主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中脘穴主升清降浊、补益气血;下脘穴主通畅肠腑、消积化浊,三者的临床应用有所区别。现通过查阅古典医籍、近现代文献汇总比较三者腧穴定位、刺灸方法及功能主治的异同,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诊断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22.
报告1例VEXAS综合征患者。患者男, 63岁。以结节红斑、耳痛、间断低热起病, 激素治疗有效, 减停后反复再发。查血色素90 g/L, 平均红细胞体积111.8 fL, C反应蛋白77.6 mg/L, 红细胞沉降率101 mm/1h。自身抗体均阴性。皮肤活检病理符合结节红斑。骨扫描见鼻骨炎性病变。尿游离λ链阳性。骨髓及外周血涂片中可见部分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存在异常空泡。综合软骨炎及结节红斑等自身免疫表现和血细胞中特征性的空泡表现, 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UBA1基因c.122T>C(p.Met41Thr)的杂合突变, VEXAS综合征诊断明确。予甲泼尼龙24 mg/d治疗后, 患者右耳肿痛迅速消退, 听力恢复, 结节红斑好转。  相似文献   
823.
目的 探讨妇科癌肉瘤(CS)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2例女性原发性生殖系统癌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并评估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边缘以及强化方式,分析邻近器官受侵及转移情况,总结特征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15例卵巢癌肉瘤病灶呈囊实性巨大肿块,多类圆形或椭圆形,瘤体最大径为5.3~24.2 cm; 27例子宫癌肉瘤病灶多呈类圆形、椭圆形、类三角形,Ⅰ型瘤体最大径3.5~11.8cm,Ⅱ型子宫内膜厚度为1.3~2.8 cm。妇科CS密度、信号混杂,多边界欠清或不清,增强扫描多轻中度强化,可见包膜及迂曲增粗血管影,周围可见侵犯征象,腹盆腔可见淋巴结转移及少至大量腹腔积液。结论 妇科CS在影像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影像检查可以评估病变的位置、大小、数目、边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是否存在转移等,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24.
目的 设计并合成含1-苄基-1H-苯并咪唑的4-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合、氯代、两次N-烃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2-肼基喹唑啉-4-胺(5);苯并咪唑与各种取代的氯苄经N-烃化和酰化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1-取代苄基-1H-苯并咪唑-2-甲醛(8);最后8与5经缩合制得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对KRAS突变的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H-460和A549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MS和1H-NMR谱确证。大部分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含有1-(4-甲基苄基)-1H-苯并咪唑片段的化合物(9l)活性最佳,其对H-460和A549的IC50值分别为0.51μmol·L-1和0.93μmol·L-1,分别是阳性对照药gefitinib的11.7倍和5.2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25.
目的通过分析扫描方式对全冠预备体终止线扫描正确度的影响, 探索提高全冠预备体终止线局部区域扫描正确度的方法。方法选择上颌标准树脂牙列模型1个, 于右上第一磨牙上制备全冠预备体, 作为标准参照模型, 以牙颌模型扫描仪扫描获得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分别采用主动三角测量原理的口内扫描仪A(CERECOmnicam)和共聚焦显微成像原理的口内扫描仪B(3ShapeTRIOS)扫描全冠预备体, 按照扫描方式分为3组:平移式扫描组、面波浪式扫描组和颊舌面波浪式扫描组。每组均重复扫描6次, 数据导入GeomagicStudio2013软件, 分别提取全冠预备体终止线整体以及近中、远中、颊侧、舌侧图像数据, 与参考数据进行三维偏差分析, 以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error, RMSE)作为扫描正确度的评价指标, RMSE值越小, 扫描正确度越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于平移式扫描组, 口内扫描仪B终止线整体RMSE值[(35±6)μm]显著小于口内扫描仪A[(44±7)μm](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A, 面波浪式扫描组终止线近中和远中RMSE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826.
正颌外科手术改变了原有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 也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原有结构和功能。随着正颌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 正颌术后对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颞下颌关节在正颌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正颌外科手术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 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正颌外科手术对髁突的影响和产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原因, 而且对如何预防和治疗正颌外科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基于正颌外科与颞下颌关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阐释二者的相互影响与相关诊疗, 以期促进学科发展, 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827.
目的:观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眩晕宁治疗难治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难治性头晕患者20例,予以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眩晕宁治疗。前庭康复训练包括凝视稳定性练习、平衡和步态练习,每天30分钟;眩晕宁片口服,1.14 g/次,3次/天,治疗4周。应用头晕视觉模拟评分(VAS)、头晕障碍量表(DHI)、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头晕程度、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3(0.50,4)分、DHI评分20(11.50,35.50)分、TUGT评分9.41(8.44,11.38)分、HADS评分3(1,9)分,分别较治疗前8(7,9.75)分、68(60.50,73.50)分、10.59(9.63,13.38)分、10.50(7.25,14.75)分下降,治疗后患者ABC评分79.78±11.87分、MBI评分89(86,97.25)分,分别较治疗前59.31±14.33分、74(74,78)分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28.
目的建立数字人上颌第一磨牙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为有关的修复体制作提供了生物力学了了。方法利用数字人男1号数了集,通过Mimics软件重建牙釉质、牙本质、牙髓三维结构,FreeForm软件对模型进行修饰,以IGES格式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8.0.完成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进行垂直、侧向加载,分析牙体各部位的应力。结果建立了上颌第一磨牙有限元模型,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模拟牙周膜、模拟牙槽槽。模型各部分模格划分模点模模元分模为:牙釉质:8303模点、5092模元,牙本质:104883模点、77357模元,牙髓:19818模点、12116模元,牙周膜:2321模点、2278模元,牙槽槽:31869模点、25264模元。垂直加载和斜向加载结果表明牙根颈1/3处是应力集中部位。结论利用Mimics和Freeform建立上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精确度,能够满足各种牙体生物力学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9.
心血管血栓事件一直是困扰临床和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超声声学疗法作为创新性的溶栓治疗方法,以其高效、无创、安全、简便的优势,展现出较好的临床转化应用潜力,逐渐成为心血管血栓性疾病治疗研究的热点。如何制备具有血栓靶向性及高效溶栓作用的超声响应性纳米载体,并优化设置相应的声学治疗模式,以显著提高超声声学疗法的溶栓治疗效果是当下研究的技术难点。基于此,现综述新型超声声学疗法治疗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针对如何解决超声溶栓治疗临床转化等关键问题,探讨其技术方法、治疗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等对于心血管血栓性疾病溶栓效率及临床转化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