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肺炎合剂免疫、抗菌及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炎合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抗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碳粒廓清法、血清溶血素测定法、小鼠体内诱导法观察本品对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其对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毛细血管通透性法、棉球肉芽肿法观察本品对急慢性炎症的作用。结果肺炎合剂能增强小鼠吞噬功能、升高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半数溶血值(HC50)及白细胞总数(WBC)、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抗菌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棉球肉芽肿形成。结论本品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菌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桂枝汤对发热大鼠下丘脑组织PKA,PK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受体Ⅲ型(EP3)受体激动剂硫前列酮(Sul)致热大鼠下丘脑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及桂枝汤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ul 1 mg.kg-1脑室注射(icv)致大鼠发热,观察H-89(特异性PKA抑制剂)1 mg.kg-1(icv),calphostin C(特异性PKC抑制剂)1 mg.kg-1(icv)和桂枝汤10 g.kg-1(ig)对模型大鼠发热的影响,继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给予桂枝汤后EP3受体激动剂致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PKA,PKC的活性变化。结果:Sul脑室注射后,呈现单峰的发热曲线,峰值时在注射后0.5 h左右,并伴有下丘脑组织中PKA活性显著增高和PKC活性的降低倾向。PKA,PKC抑制剂及桂枝汤均可使模型大鼠的发热曲线下移;口饲桂枝汤能显著抑制造模动物下丘脑PKA的活性,大剂量桂枝汤还能显著降低PKC的活性。结论:下丘脑组织中的PKA,PKC参与了EP3致大鼠发热的病理过程,桂枝汤可抑制EP3激动诱致的PKA活性增高,这可能是桂枝汤解热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64.
笔者自2001年以来,应用电针加特定电磁波治疗原发性痛经,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5.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权利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人们在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各项权利,这其中当然包括自己的隐私权利。目前,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相关规定有待完善,日常生活中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维甲酸对实验大鼠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浓热盐水、酒精、脱氧胆酸钠、饥饱失常等制造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维甲酸组采用维甲酸进行治疗。结果维甲酸能增加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大鼠死亡率;降低模型大鼠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增生结节的发生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维甲酸对大鼠胃癌前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乐果[O,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二硫化磷酸酯]90d染毒对大鼠大脑皮质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剂量分别为O(生理盐水)、5、10、20mg/kg,灌胃给药,每周染毒5d(次),实验周期90d,每天称重1次,每3天记录动物饲料消耗量,定期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实验结束时全部动物断头处死,测定延髓AChE活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大脑皮质GABA含量,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测定大脑皮质GABA_A受体的活性。[结果]实验期间,各染毒组动物全血AChE活性明显抑制,实验后期有所恢复。实验结束时,低、中、高染毒组延髓AChE活性分别约为对照组的78%、63%、42%。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脑皮质GABA含量明显降低(P<0.01);GABA_A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maximum binding capacity,Bmax)低剂量组升高(P<0.05),中剂量组降低(P<0.05);各剂量组GABA_A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Kd)比对照组均有降低,但仅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果90d染毒过程中大脑皮质GABA含量、GABA_A受体功能都有所改变,可能参与了乐果慢性中毒过程中的非胆碱能机制。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irolimus (SRL) on the growth of transplanted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 nude mice. Methods HepG2 cells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liver of nude mice. The implanted mice were then treated with SRL and tacrolimus (FK506).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logy,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was counted by immunostaining with anti-CD34 antibody for endothelial cells. Tumor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terminal deoxynuclc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labeling (TUNEL) assay. Results The tumor weight was (352±38) mg, (683±53) mg and (675±45) mg in SRL, FKS06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tumor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SRL group (P < 0.0 I),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FKS06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PCNA protein was remarkably down-regulated in SRL group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i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FK506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MVD was significanly decreased in SRL group, and the apoptosis index of tumor cel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RL group (P < 0.01). Conclusion SRL inhibits transplanted HCC tumor growth by reducing 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ing tumor proliferation and inducing tumor apoptosis.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肝移植围手术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监测肝移植受体体内HBV存在及活动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8月至2007年12月2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移植受体给予口服恩替卡韦联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作为HBV再感染的预防方案,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4周、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ER法检测血清HBV DNA、PBMC内HBV DNA.结果 术前1 d、术后1周、4周、12周PBMC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5.0%(17/20)、45.0%(9/20)、45.0%(9/20)和40.0%(8/20),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1周以后阳性率无显著变化;围手术期PBMC内HBVDNA定量均值分别为104.07±2.07、101.69±1.96、101.15±1.72和101.30±1.63拷贝/106细胞,同样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越来越缓慢,术后4周后定量值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血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0.0%(14/20)、25.0%(5/20)、5.0%(1/20)和0;血清HBVDNA定量均值分别为103.27±2.54、100.91±1.63、100.23±0.98和0拷贝/106细胞.结论 肝移植术后PBMC内HBV DNA迅速转阴并维持在同一稳定水平.PBMC内HBV DNA定量检测似乎较血清HBV DNA能更好的反映肝移植围手术期体内残存病毒的存在及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70.
背景:单纯药物治疗高危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不佳,目前穿透性角膜移植已是挽救眼球和视力的主要手段.目的: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高危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随访结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0-01/2005-0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完成.对象:选择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高危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6例(36眼),其中9例穿孔,前房积脓25例.术前合并白内障6例,合并青光眼3例.方法:移植前给予抗真菌联合抗细菌治疗,36例患者均在入院4 d内完成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局部和全身给予抗炎和抗真菌药物治疗,随访6~24个月.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移植后视力变化和真菌复发、植片排斥、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36例患者中13例随访6~12个月,17例随访13~18个月,6例随访19~24个月.②35例患者(97%)成功地保存了眼球.34例(94%)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③移植后4例患者(11%)真菌复发,其中3例药物治疗后治愈,1例摘除眼球:13例患者(36%)植片发生排斥,其中10例经抗排斥治疗植片转为透明,3例因药物治疗无效而行二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3例患者(8%)植片发生溃疡,其中2例治愈,1例因合并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而行再次穿透性角膜移植;5例患者(14%)继发青光眼,眼压均得到成功控制:4例患者(11%)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其中2例行白内障摘除.其余患者移植后随访期间眼部情况稳定,植片保持透明.最终随访时,32例患者(89%)角膜植片透明.结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高危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挽救眼球和视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