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牵引性黄斑病变的效果。方法对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3例、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5例、继发性黄斑前膜和黄斑皱襞5例、继发性玻璃体黄斑牵拉6例,共19例(19眼)眼作了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9眼中1眼术前伴有黄斑板层裂孔,术后发展为全层裂孔,视力轻度下降,2眼无变化,其余16眼均有不程度提高。全部患眼术后对黄斑的牵拉解除,组织水肿增厚减轻,13眼术前后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的厚度由术前平均668μm下降至最后随访时的平均312μm(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对各种原因的牵引性黄斑病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大部分患者视力提高,黄斑厚度下降,变形视改善。  相似文献   
22.
妥布霉素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最严重的化脓性角膜炎,若未及时有效地治疗,预后差,临床上一般首选多粘菌素B治疗。本文报道了应用妥布霉素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15例,其中45岁以下的占90%。角膜溃疡的诱因中戴用接触镜引起占33%。除2例就诊太晚外,其余患者均得到治愈,视力恢复较满意。笔者强调了在做好预防戴用接触镜引起角膜感染工作的同时,要及时有效地治疗。对妥布霉素和多粘菌素B在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方面的  相似文献   
23.
结膜角膜Bowen病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cGravic于1942年首先报告结膜和角膜的Bowen病。Bowen病又称原位癌,是眼部较少见的肿瘤,由于本病临床表现较复杂,易与其它眼病相混淆。本文报告2例Bowen病。1 临床资料例1 男,64a。7a前发现右眼颞侧结膜胶样组织轻微隆起,近2a来,肿块生长较快,其周围结膜经常轻度充血,...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s)对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发育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干预高浓度氧诱导SD幼鼠建立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取眼球作病理切片,计数视网膜新生血管芽、测量视网膜内血管横断面积并比较.结果球后注药组和静脉注药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均明显低于未用药组(P<0.01);球后注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注药组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球后注药组(P<0.01)和静脉注药组(P<0.05)视网膜内血管横断面积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球后注药组亦明显低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VEGF ASODNs能在明显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同时,影响新生幼鼠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且局部用药作用明显优于全身给药.  相似文献   
26.
高糖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下兔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方法:用细胞培养的方法模拟体内高糖环境,原代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高糖组及地照组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分析比较。结果:高糖组角膜内皮细胞出现肿胀、六边形细胞比例减少、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表面出现裂纹、微绒毛消失、细胞核皱缩等一系列的形态学改变,且这种改变程序与葡萄糖浓度基本呈正相关。结论:高糖对角膜内皮细胞存在影响,提示糖尿病病人角膜内皮细胞的修复和代偿能力下降,故当糖尿病病人进行眼部手术或存在眼部病变、损伤时,注意保护角膜内皮细胞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一种经济实用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判断方法。【方法】将鼠龄为 2d的SD幼鼠 2 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动物置于 80 %高浓度氧环境中饲养 1 0d后转至自然空气中继续饲养 ,而对照组动物则一直置于自然空气中饲养。在鼠龄 2 0d时无痛处死幼鼠 ,取眼球作病理切片 ,计数其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 ,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实验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目达到 (1 91 1± 1 5 7)个 ,远远高于对照组的 (37 2± 2 3 5 )个 ,二者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别 (P <0 0 1 )。【结论】高浓度氧能短时间内有效诱导SD新生幼鼠视网膜新血管芽的生长 ,成功构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 ;病理组织切片是一个经济有效的判断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构建成功与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29.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内注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及眼内注药联合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1例(11眼)确诊化脓性眼内炎患者予以玻璃体腔内注药再行玻璃体切除的治疗效果.结果 11例中有8例治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3眼治疗元效.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是目前治疗眼内炎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58例(57眼)复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或冷冻,惰性气体或硅油眼内充填治疗,术后密切观察随访3~24个月(平均9.6个月)。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全部视网膜解剖复位,最后随访时的视网膜复位率91.2%(52/57眼)。视网膜复位眼最后视力均不同程度的提高,达0.02~0.7。并发症主要有医源必裂孔,暂时性高眼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