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Leber’s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为青少年期急起的双眼视神经病变,我们发现本病一家系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先证者,男,19a,因双眼同时视力下降,似雾中视物0-5mo,于1998年12月24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肝及四肢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0-02,左0-02不能矫正。外眼及眼前节正常,眼底呈淡红色反光,视盘色红,边界欠清,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A∶V=1∶2,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反光不清,以“双眼视神经血管炎”收入院。给予抗生素、激素、扩血管类药物治疗1mo,未见好转,因故出院…  相似文献   
32.
一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53自身抗体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多肽阵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本研究拟建立多肽阵列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53自身抗体的方法,筛选p53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序列.方法 利用点合成技术(SPOT synthesis technique)合成覆盖p53多肽链全部序列的多肽阵列;分别用ELISA和多肽阵列检测血清中的p53自身抗体,确定p53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序列.结果 将包含p53多肽链全部序列的重叠肽段合成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多肽阵列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p53自身抗体.有7例为阳性;30例健康对照者均为阴性,与ELISA检测结果相同.P53自身抗体识别p53多肽链上某些共同的抗原表位.结论 多肽阵列不仅可以用来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还可以筛选这些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为下一步研究自身抗体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
Ahmed青光眼阀治疗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是一种以角膜内皮、前房角、虹膜异常和继发性青光眼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眼病,是一种特别难治的顽固性青光眼,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治疗效果不佳,常因误诊难治造成晚期严重的视功能损害,我们应用Ahmed青光眼阀治疗ICE,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Orbscan-Ⅱ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80只眼)屈光不正患者于LASIK术前和术后1、6个月用Orbscan-Ⅱ检测角膜后表面隆起度及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手术前与术后1、6个月Orbscan-Ⅱ测量的角膜后表面隆起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近视组角膜后表面隆起度改变量均大于中低度组的改变量,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术后1、6个月Orbscan-Ⅱ角膜后表面隆起度改变量与角膜平面屈光等效球镜度改变量之间有相关关系(r=0.404,P<0.05;r=0.54,P<0.05);术后6个月角膜后表面隆起度改变量与激光切削量有相关性r=0.33P<0.05。结论Orbscan-Ⅱ角膜后表面隆起度检测对LASIK术后动态观察及处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Orbscan-Ⅱ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手术前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患者(160只眼)于LASIK术前和术后1个月分别用Orbscan-Ⅱ和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超声测量瞳孔中央角膜厚度,术前为(539.1±32.2)μm。术后1月为(464.4±31.1)μm;术前Orbscan-Ⅱ测量的瞳孔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最薄点厚度与超声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Orbscan-Ⅱ的测量结果与超声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Orbscan-Ⅱ同时显示了Diff值等其它厚度相关参数。结论Orbscan-Ⅱ角膜检测对LASIK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环孢素(CsA)与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咪唑立宾、雷帕霉素及泼尼松不同组方治疗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时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调查我院1995~2005年肾移植患者药历600份,分析应用不同CsA抗排异组方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600例患者中109例发生了肝损害(18.2%)。肝功能异常组的CsA血药浓度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CsA与硫唑嘌呤、泼尼松合用时肝损害比率31%,高于其他三组。结论:CsA为主的联合抗排异治疗方案可导致肝损害,抗排异治疗时应尽量选用对肝损害较小的方案。  相似文献   
37.
<正>患者女,41岁。1周前劳作时不慎将农药溅入眼内,当即出现双眼烧灼感,立即自行用清水冲洗,症状缓解。次日晨起时发现左眼视物模糊,伴下部视野暗区。曾自行滴用“润舒滴”眼液,无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既往有双眼高度近视,约-10D。入院全身体检无特殊发现,给以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后,双眼瞳孔中等散大,直径约7mm。眼底检查:右眼眼底呈  相似文献   
38.
目的报道联合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图像融合技术(Carto-Merge)及Lasso导管标测技术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结果。方法共入选56例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男性41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8·5±12·7岁。应用Carto-Merge技术定位肺静脉口,之后环双侧肺静脉前庭线形消融左心房,终点为Lasso导管所标测的同侧肺静脉电位消失或肺静脉电位与心房电活动的分离。结果全组患者的电解剖标测点与影像图像(MRI)的空间差距均值1·79±0·33mm。首次手术的肺静脉隔离率为92·9%(52/56)。经随访18·3±5·7个月,有73·2%的患者(41/56)仍维持窦性心律。10例患者接受再次消融;经再次随访8·2±6·9个月,8位患者仍维持窦性心律。无一例患者出现肺静脉狭窄。结论联合应用Carto-Merge及Lasso导管标测技术,可有效地确保肺静脉的隔离,降低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例1,男,18岁,2002年6月就诊要求行双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查:右眼矫正视力:-6.0DS()→-0.75DC×26°→1.0,Orbscan扫描图像各指标均正常。左眼矫正视力:-8.5DS()→-0.50DC×3°→1.0,角膜后表面屈光度5.93mm/56,5D,diff最大值:0.060mm,角膜曲率最小:44.8D@177 deg,最大:45.3D@87deg。中央角膜平均厚度460μm,最薄处442μm。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患者左眼可能为早期圆锥角膜,不宜行激光手术,嘱定期复查。2003年7月复查。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磺达肝癸钠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1evation myocardia1 infarction,STEMI)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STEMI并且接受直接PCI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使用磺达肝癸钠+类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安慰剂,对照组使用UFH+类磺达肝癸钠安慰剂,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主要观测指标为第9天的死亡或再梗死率及出血事件,以及随访第3天、第30天、1年和3年时二次评估。结果磺达肝癸钠组第9天出血事件4.9%(4/82),显著低于对照组出血事件14.1%(11/78),P〈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同样结果见于随访的第30天。磺达肝癸钠组第9天死亡或再梗死率8.5%(7/82),对照组7.7%(6/78),P〉0.0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同样结果见于第3天、第30天、1年和3年。磺达肝癸钠组中2例患者PCI术期间发现导管内血栓,且直接PCI术前均未接UFH。结论与UFH相比,磺达肝癸钠在STEMI接受直接PCI治疗的人群中,明显减少出血事件,且未增加死亡和再梗死率。单用磺达肝癸钠有发生导管内血栓事件的趋向,可考虑联合应用UF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