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背景:骨组织工程发展很快,但目前缺乏理想的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活性骨在体内的成骨能力各家报道不一。目的:探讨异种完全脱蛋白骨支架材料复合自体红骨髓体内植入的成骨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济南军区第一五二医院骨科.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干部病房,平顶山煤业集团朝川矿医院骨科。材料:实验在济南军区第一五二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4月龄日本大耳白兔40只.体质量2.0~2.5kg,雌雄不限(平顶山市第一五二医院动物实验室提供)。干预:将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制得的小牛完全脱蛋白骨(CFDB)支架材料与兔自体红骨髓复合后植入兔大腿肌肉内(40只)进行实验.术后4,8周分别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常规组织学检查。②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③植入物成骨的定量判断。结果:实验组4周和8周移植物组织块ALP活性分别为(63.48&;#177;0.873)和(69.527&;#177;0.635)IU/L.移植物组织块成骨含量分析分别为(2.50&;#177;0.38)和(4.70&;#177;0.67)分.对照组4周和8周穆植物组织块ALP活性分别为(2.50&;#177;0.38)和(4.70&;#177;0.67)IU/L,移植物组织块成骨含量分析分别为(1.90&;#177;0.54)和(3.40&;#177;0.54)分,表明,实验组在同时间点的成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形成增多。结论:异种完全脱蛋白骨支架材料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复合自体红骨髓后植入体内,其成骨能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特点及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兔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保留贴壁细胞传代,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条件下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及成骨分化情况。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表现,增殖能力强。诱导条件下第2代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10~12d达到最高峰,并且出现矿化结节。结论使用本实验方法,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兔活性骨组织在共培养条件下对同种骨髓基质细胞来源成骨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生理盐水和三蒸水浸泡新鲜兔骨碎粒5h后与同种骨髓基质细胞来源成骨细胞共培养作为实验组;未进行共培养的成骨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体视学计数法观察接种后0.5,1,2,4,8h各时间点成骨细胞贴壁情况,计量贴壁细胞数,计算出细胞贴壁率。结果:实验组的成骨细胞贴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三蒸水浸泡的兔活性骨组织共培养的同种成骨细胞的贴壁率最高。结论:活性骨组织在体外具有调节和促进同种成骨细胞黏附特性的作用,用三蒸水浸泡的活性骨组织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髌骨去神经化和单髁置换治疗合并髌股关节退变的内侧单间室病变骨关节炎的中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合并髌股关节退变的内侧单间室病变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膝前痛和磨髌试验阳性,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接受单髁置换的同时进行髌骨去神经化处理,对照组(39例)接受单纯单髁置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膝前痛改善程度、采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体系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接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18.20±1.50)个月,所有病例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和关节间隙变窄等并发症;两组术后2 d的VAS评分与术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3、12和24个月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随访1、3、12和24个月后,VAS评分呈现下降趋势,各时间点与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随访1、3...  相似文献   
85.
成骨诱导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表达及维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成骨诱导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内、外环境下成骨活性的表达及维持。方法观察BMSCs在体外成骨诱导培养条件下的成骨分化特性;构建兔BMSCs与活骨组织共培养模型模拟体内“成骨环境”,将成骨诱导的MSCs置于共培养及普通传代培养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观察经成骨诱导的BMSCs在体外及模拟体内的培养条件下细胞的表型维持情况。结果药物成骨诱导培养的BMSCs,其ALP活性及骨钙素均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P<0.05);经过诱导培养的BMSCs,其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RT-PCR法半定量测定Ⅰ型胶原mRNA,成骨诱导培养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普通传代培养对照组。药物成骨诱导后的细胞在体外普通传代培养传5代后,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及Ⅰ型胶原表达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保持其成骨细胞的表型;在共培养条件下,ALP活性、骨钙素水平Ⅰ型胶原表达保持在高水平,且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在大部分时间点均高于普通传代培养。结论药物成骨诱导培养呈现促BMSCs向成骨方向转化的特点,能使ALP、骨钙素及Ⅰ型胶原表达短期内达到高水平;经成骨诱导的BMSCs在体外或模拟的体内传代培养条件下,均能维持成骨表型,保持成骨活力。  相似文献   
86.
海门市2000年监测定点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合理营养尤其是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及适当锻炼,能促进其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和提高学习效率,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对健康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掌握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是学校卫生工作者和营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对海门市2000年3所监测定点校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7.
88.
周红星 《医学综述》2008,14(18):2834-2836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眼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弱视治疗的关键。屈光矫正、遮盖治疗、增视训练和药物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几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也有采用单一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儿依从性,提高治愈率。根据患儿个体特点和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肝)生活状态的现状。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应对量表(QOLI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机体舒适感得分最高,病程时间、心理健康、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支持得分也相对较高,但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和情感角色得分相对较低;患者社会支持来源中医护人员和家人分别占77.50%和67.50%;患者希望获得支持类型以精神支持最多,占75.00%。结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骨良性病变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应用混合自体骨松质的异体脱蛋白骨松质复合自体红骨髓治疗骨良性病变切除后骨缺损28例。年龄12—61岁,平均20,5岁。结果除2例因死亡失访外,其余26例均取得满意随访,平均骨愈合时间为4.2个月。骨腔大小或植骨量不同,骨愈合时间不同。骨腔越大,植骨越多,骨愈合时间越长。本组病例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及并发感染。随访至今,无一例复发。结论利用这种复合人工骨修复骨良性病变切除后骨缺损的方法可行性好,安全性高,自体损伤小,便于推广,可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