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7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种植体骨结合稳定性测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量种植体骨结合稳定系数(ISQ),分析影响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9名种植术后3~6个月后要进行修复的患者(男25,女14),102枚ITI种植体骨结合稳定性进行共振频率(RFA)测量。结果:ITI种植体骨结合ISQ为:76.29±5.25;ITI种植体稳定性主要受种植体骨质影响,密质骨(I、II)种植体稳定性(78.73±3.5)要高于松质骨(III、IV)的稳定性(74.27±5.63)(P<0.05);上颌与下颌的种植体稳定性差异不明显(P>0.05),上颌后牙区稳定性(77.57)要高于前牙区(73.65,P<0.05),下颌前后牙区无明显差别(P>0.05);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种植体之间稳定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种植体稳定性与种植体周围骨质关系密切,种植体ISQ可以协助判断上部结构的修复时机,缩短种植修复的周期。  相似文献   
652.
目的介绍种植体支持激光焊接杆式附着体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比较传统整体铸造和激光焊接杆式附着体的差别;方法对10例无牙颌患者进行激光焊接杆式附着种植覆盖义齿的修复(其中5例曾使用整体铸造杆式附着体修复),修复后3、6月进行复查和X线片检查;结果10例无牙颌患者均感到修复后义齿稳定,固位好;X线片显示杆式附着体与种植体间密合性好;结论激光焊接杆式附着体可以提高种植覆盖义齿的稳定、固位和密合性,优于整体铸造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3.
目的观察套针循经针刺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主要异常经络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均接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针刺,选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治疗组应用套针循经针刺;两组均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经络诊察量表评分及疗效差异。结果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经络异常主要在手三阳经,与手阳明经、手太阳经、手少阳经有关。治疗后,治疗组手三阳经经络诊察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肢总有效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改善病人异常经络状态。  相似文献   
654.
对护理人员继续职业发展的涵义和现状进行综述,重点探讨了护理人员继续职业发展的路径、方法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护理人员继续职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期为护理人员更好的职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55.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1/35)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2例,囊实性病灶18例,单纯囊性病灶5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_1、长T_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56.
目的:评价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塞来昔布和奥曲肽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安全性、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方法:将胃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皮下注射奥曲肽100旭,均为每天1次,21天为1个周期。结果:两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9个月)、中位生存期(13.2个月)及生存质量改善率(7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FOLFOX4方案联合塞来昔布和奥曲肽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单用化疗方案好,能提高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7.
周炜  罗春芬  邵雪华 《浙江医学》2006,28(11):919-919
患者女性,9月。因反复呕吐4d,下腹部肿块2d入院。患儿4d前出现呕吐症状,每天5、6次,非喷射样,吐出物中无胆汁样物,伴肛门停止排便,外院CT检查拟诊“肠梗阻”,给予对症治疗后,呕吐好转,大便能自解,量不多。外院CT检查发现下腹部肿块,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时体检:T37.7℃,P124次/min,R32次/min,神志清,前囟平,眼眶无凹陷,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中下腹可触及一肿块,大小6.0cm×5.0cm×6.0cm,质中,边界尚清,活动度可,无触痛,肠鸣音稍活跃,双肾区无叩击痛,两下肢无异常。入院后下腹部B超显示盆腔见6.6cm×4.6cm混合性团块,边界清,血…  相似文献   
658.
[目的]比较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间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共65例.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31例,年龄60~84岁(平均71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11例,3部分骨折巧例,4部分骨折5例;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34例,年龄60~81岁(平均70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18例,4部分骨折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少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P<0.01),而两组患者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好、对局部及全身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合于老年患者的治疗,但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并且掌握合适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59.
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对冠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脂质载体前列腺素E1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74例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入选后给予PGE1 20 μg+生理盐水40 ml静脉注射,Bid×3 d,对照组患者则不给.其余基础治疗措施相同.于PCI术前1 d、术后2 d、术后5 d、术后4周查CRP、IL-6、TNF-α,并观察观察术后60 d内早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PCI治疗后1 d,CRP水平有所上升,与同组术前1 d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有差异(P>0.05).术后5 d~4周,实验组的水平已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较术前亦有下降(P<0.05),并且实验组CRP的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炎症因子IL-6、 TNF-α和CRP表现出一样的变化趋势.并且,用药期间2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在PCI术后早期CRP、IL-6和TNF-α可有升高,但早期应用Lipo-PGE1后,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60.
周炜  金孝岠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3):229-230,23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通气模式对气道峰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并筛选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择期手术病人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5组(V、P1、P2、P3、P4组),每组各20例,各组均设置分钟通气量为100ml/kg。V组为容量控制模式(VCV),呼吸频率为16次/min;P1~P4组为压力控制模式(PCV),频率分别为12、14、16、18次/min。监测气腹前和气腹后20min的气道峰压(Ppeak)、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①气腹后20min,V、P1、P2、P3、P4五组的PaCO2值较气腹前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气腹后20min,V组和P3组的PaCO2增加值较P1、P2、P4组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气腹后20min,V、P1、P2、P3、P4五组的Ppeak值较气腹前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气腹后20min,P3组的Ppeak值较V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分钟通气量为100ml/kg,呼吸频率设置在16次/min时,压力控制模式与相同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下的容量控制模式比较,在保证了患者正常通气的前提下,可以维持更低的气道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