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88篇 |
免费 | 262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3篇 |
儿科学 | 26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74篇 |
口腔科学 | 103篇 |
临床医学 | 571篇 |
内科学 | 425篇 |
皮肤病学 | 78篇 |
神经病学 | 105篇 |
特种医学 | 16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213篇 |
综合类 | 1216篇 |
预防医学 | 640篇 |
眼科学 | 87篇 |
药学 | 67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19篇 |
肿瘤学 | 1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151篇 |
2009年 | 168篇 |
2008年 | 170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80篇 |
2005年 | 197篇 |
2004年 | 208篇 |
2003年 | 202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249篇 |
2000年 | 239篇 |
1999年 | 200篇 |
1998年 | 178篇 |
1997年 | 210篇 |
1996年 | 142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47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131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86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32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0篇 |
1965年 | 7篇 |
1960年 | 10篇 |
1959年 | 12篇 |
195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61.
962.
拔T管后致胆漏的护理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胆总管手术放置T管引流的病人,在常规拔管后,有9例病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胆漏,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已痊愈。本文回顾分析9例发生胆漏的原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最高6 7岁,最小32岁,平均5 8 89岁。术前诊断胆石症5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肝门部肺瘤1例。有5例病人术前合并肝硬化、糖尿病、心脏病、肺气肿等。合并症在2种以上者2例。手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6例,单纯胆总管探查2例,肝门肿瘤切除胆总管肝管吻合1例。2 原因分析2 1 T管放置不当或拔T管时间掌握不当 虽然放置T管…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研究用神经网络(NN)分析疾病危险因素。方法 以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用BP网作为拟合模型,网络的结构为22-6-1,分析糖尿病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的平均影响值(MIV),按MIV值的绝对值大小排出因子顺位,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相比较,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因子间的联合作用。结果 NN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危险因子顺位为脉搏、糖尿病家族史、居住年限、肾病史、腰臀比、性别、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收入、饮酒、年龄、舒张压、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其他病史、职业性体力活动、吸烟、职业、脑血管病史、肝病史;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7个变量入选最终模型,因子顺位为脉搏、糖尿病家族史、肾病史、腰臀比、高血压病史、职业性体力活动及年龄;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发现二者的差别可由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一部分。结论 NN完全能够胜任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任务,可拟合出比传统模型更复杂的变量间关系。 相似文献
964.
目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含量及感染方式与临床治愈率的相关性,提高临床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认识水平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共170例,对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HBV-DNA的定量检测试验,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有70例为大三阳患者,其HBsAg、HBeAg和抗HBc同时为阳性结果,而有47例患者则属于小三阳,其中有33例患者的表面抗原阳性;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感染方式为急性、慢性或垂直感染,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大三阳和小三阳的患者主要集中为慢性或垂直感染,急性感染中HBV-DNA含量>5.0×103的比率明显高于含量>5.0×103的比例,慢性垂直感染患者其体内的HBV-DNA有76.6%患者含量>5.0×103,急性感染患者的治愈率明显要高于慢性/垂直感染患者;而HBV-DNA含量<5.0×103的患者的治愈率也远远高于HBV-DNA含量<5.0×103患者。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含量及感染方式与临床治愈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5.
目的:通过直接测量的方法,对新疆地区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哈族人群的指长比进行分析,并探讨哈萨克族指长比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新疆昌吉地区50名通过冠脉造影证实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哈萨克族人群,同时选择50例排除冠心病的哈萨克族健康人群,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左右双手第2~5指长度,并对指长比进行分析。结果:新疆昌吉地区哈萨克族人群指长比均呈现2D:3D〈2D:4D〈:3D:4D〈2D:5D〈:4D:5D〈:3D:5D的趋势,冠心病组左手2D:4D及3D:4D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手2D:4D和3D:4D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冠心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66.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8-烷氧基-6-苯基-[1,2,4]三唑并[4,3-b]哒嗪类化合物(3a3h)和8-苯氧基-6-苯基-[1,2,4]三唑并[4,3-b]哒嗪类化合物(5a3h)和8-苯氧基-6-苯基-[1,2,4]三唑并[4,3-b]哒嗪类化合物(5a5j),并评价其抗惊厥活性.[方法]以4-氨基-[1,2,4]-三唑为起始原料,在160℃条件下与苯甲酰乙酸乙酯熔融环合,而后经过氯代、烷基化等反应合成一系列三唑并[4,3-b]哒嗪类衍生物.应用最大电惊厥实验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惊厥活性.[结果]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均经IR,1 H-NMR和MS方法确证.部分所合成化合物在100mg/kg时表现出一定的抗惊厥活性,其中化合物3c(8-正丁氧基-6-苯基-[1,2,4]三唑并[4,3-b]哒嗪)的抗惊厥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67.
968.
分析60例儿童股骨头骨骺无菌坏死(Perthes病)的X线及临床表现。单侧48例,其中右侧36例。来自农村51例,城镇9例。主要临床表现:髋痛54例,膝酸痛21例,踱行27例。X线平片早期20例,其中初次摄片时7例阴性,5例仅表现为髋关节间隙增宽;中期23例;晚期17例。表明儿童Perthes病好发于右侧,男性多见,多来自低收入家庭。X线前后位平片及蛙氏位摄片可较好地显示骨性改变,尤其在中、晚期,但早期易漏诊,也无法直接显示关节软骨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改变及关节腔内是否有积液等表现。 相似文献
969.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