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特发性及继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9年4月于眼科进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前膜剥除术的36例患者38只眼,其中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继发性13只眼,分别对其眼部情况、OCT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OCT显示36例38只眼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36例38只眼术后随访矫正最佳视力提高2行者27只眼,占71.1%;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比继发性黄斑前膜13只眼术后随访视力提高明显.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对于黄斑前膜诊断、术后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玻璃体切割手术剥除黄斑前膜对达到手术指征的黄斑前膜患者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2.
急性视网膜坏死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提高ARN视力预后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 3 1例 3 8只眼ARN患者的视力、眼部表现和治疗方针。结果 :治疗后 2 2只眼 (5 7 9% )视力提高 ;单纯药物治疗后 3只眼 (60 % )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脱离 ,明显高于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后 (15 3 8% ) ;玻璃体手术术后 15只眼视网膜平复 ,2只眼未愈。结论 :预防性激光光凝可减少ARN患者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发生率 ,预防性玻璃体切除术可稳定视网膜结构、保持并增进视力。  相似文献   
43.
<正> 病历摘要女患,20岁.因自幼双眼视力不佳于1988年5月21日到我院就诊.该患自幼两眼视远物不清,只能辨认眼前物体轮廓,双眼球时有闷胀不适感,曾先后到数家医院诊治,无明显疗效.既往无外伤史,亦否认家族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告1211眼眼内异物的临床资料,检查和手术方法以及治疗结果。并对异物定位、异物取出方法、取出率、异物穿孔部位、异物停留位置对眼组织损伤的关系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5.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0岁,右眼渐进性视物模糊1年,加重1个月,自诉晨起时视力较差,下午视力有所好转,高血压病史4年,糖尿病病史1年。眼科检查:视力:右:指数/40 cm,矫正不应;左:0.8,矫正不应。眼压:右:16 mmHg,左:17 mmHg。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光滑透明,前房正常深浅,房水清  相似文献   
46.
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的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突起增多,生长相关蛋白43和微管相关蛋白2 mRNA表达明显增加,RhoA/Rock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显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突起的生成,通过抑制Rho/Rock途径,促进轴突生成相关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及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增加,从而促进缺氧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修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利用构建成功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gB免疫小鼠,探讨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Ⅰ)gB基因作为基因疫苗的可能性.方法 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gB免疫小鼠,通过中和试验、ELISA方法检测pgB接种小鼠的免疫效果,并对免疫的小鼠进行病毒攻击.结果 实验小鼠产生了对HSV-1特异性的抗体(抗体滴度:ELISA法1∶273,中和试验法:1∶49),实验组中和效价显著高于载体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对病毒的攻击并有免疫保护作用,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证明pgB真核表达质粒,具有DNA疫苗作用,可在小鼠体内诱发保护性免疫反应,pgB有可能作为基因疫苗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预防和治疗,为进一步构建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联合疫苗并最终用于单疱病毒角膜炎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8.
49.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激光在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中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CSC的45例患者,随机分成激光治疗组27例,药物治疗组18例作为对照,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改变,视力变化,以及并发症、治愈率、复发率。结果:激光治疗组患者视力在术后第二周由术前的0.62±0.20恢复至0.86±0.21,P<0.05;术后一个月治愈率为96.3%,无一例复发。而药物治疗组患者视力在用药后一个月才由治疗前的0.63±0.16恢复至0.71±0.21;用药后一个月治愈率为44.4%,用药后三个月治愈率仅为61.1%,复发率为16.7%。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符合条件的CSC患者应尽早进行激光治疗,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提高视力和治愈率,改善视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0.
玻璃体切割术后晶状体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晶状体混浊发生的有关因素及防治玻璃体切割术后晶状体混浊的方法。方法跟踪随访分析了2001年5月~2003年10月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100例病人(100眼)。结果50岁以上病人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白内障的发生率为73.58%,50岁以下病人的发生率为42.55%(P〈0.05)。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腔内填充18%C3F8气体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52.08%,填充硅油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82.76%,填充BSS平衡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43.48%,填充硅油组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形成与年龄呈正相关,与不同的眼内填充物相关,其中硅油注入组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最高,术后尽早取出硅油可以降低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了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