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后的痛阈变化有无特异性.方法:在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选择包括"后三里"在内的三个位点,分别进行针刺前后的痛阈测定,并与脂肪条带结构旁两个对照位点针刺前后痛阈进行比较.结果:在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三个位点针刺前后痛阈变化明显,在脂肪条带结构旁两个对照位点上针刺前后痛阈未见有意义改变.结论:正常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具有针刺镇痛效应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06/2018-09期间我院收治的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房角粘连<180°患者40例40眼,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术后3、6mo,观察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房角粘连<180°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刺大鼠血清等对异体大鼠痛阈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后三里”穴后,其血清等对同种异体大鼠痛阈的干预作用。方法针刺大鼠“后三里”,将针刺大鼠的血清、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以及相对应位置的皮肤提取物,分别接种于同种异体大鼠.测量并对比受体鼠在接种前后针刺的痛阈值。结果接受针刺大鼠血清和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提取物对受体鼠的针刺痛阈有明显提高作用。接受针刺侧胃经沿线皮肤提取物者未出现有意义的痛阈变化。结论提示经络线有其特殊结构基础和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脂肪条带结构与针刺镇痛效应的相关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与针刺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4在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完成。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脂肪酶预处理胃经脂肪条带结构组(A组);脂肪酶预处理“足三里”穴组(B组);脂肪酶预处理胃经脂肪条带旁结构组(C组);生理盐水预处理胃经脂肪条带结构及穴位组(D组),每组6只。在运用脂肪酶、生理盐水预处理各组大鼠前后针刺“足三里”,进行针刺前后痛阈测定。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A,B组在预处理后50min,24h针刺前后的痛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28-2.094,P〉0.05);与预处理前24h的针刺后痛阈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75-5.023,P〈0.01)。C组和D组预处理后50min针刺前后的痛阈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308,t=7.938,P〈0.001)。与预处理前24h针刺后痛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369,t=0.476,P〉0.05)。②在脂肪酶预处理后48h时针刺前后痛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10.413,P〈0.001)。在脂肪酶预处理后6h时未预处理侧针刺前后的痛阈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2.661,P〈.001),与50min,24h两时段针刺后痛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2.68,P〈0.05)。结论: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的连通与阻断对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依存关系,这种阻断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则鲜有报道,本文就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刺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的特异性镇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后的痛阈变化有无特异性.方法:在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选择包括“后三里”在内的三个位点,分别进行针刺前后的痛阈测定,并与脂肪条带结构旁两个对照位点针刺前后痛阈进行比较.结果:在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三个位点针刺前后痛阈变化明显,在脂肪条带结构旁两个对照位点上针刺前后痛阈未见有意义改变.结论:正常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具有针刺镇痛效应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