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目的总结胫骨开放性骨折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行清创复位不扩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30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骨折全部愈合,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20例,良9例,差1例。结论非扩髓型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确定,感染率低,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一种疗效满意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12.
目的調查西藏拉薩市林周縣40歲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率和白内障盲人手術覆蓋率及盲人社會負擔率.方法2000年4月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對林周縣44個自然村3071例40歲及以上人群進行視力和眼部檢查.結果檢錄40以上共3346.受檢率爲91.8%(3071/3346).以雙眼日常生活視力<0.1爲標準,盲患病率3.3%(101/3071).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有64.4%(65/101)的雙眼盲人致少有1眼是白内障.白内障手術率覆蓋率爲63.0%(85/135).白内障盲人的社會負擔率爲4.4%.結論高原地區盲患病率較高,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白内障所造成的社會負擔較重.  相似文献   
213.
目的 观察石氏逐痰通络汤配合三色敷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膏药组和中药+膏药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塞来昔布胶囊、逐痰通络汤、三色敷药、逐痰通络汤联合三色敷药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JOA)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最终完成试验者196例;中药+膏药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药组和膏药组(P <0.05);4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中药+膏药组在治疗4周后VAS评分降低显著(P <0.05);4组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中药+膏药组在治疗3周、4周后JOA评分升高显著(P <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氏逐痰通络汤配合三色敷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14.
目的 测定静脉用头孢曲松 1g后不同时间点人眼房水中的药物浓度。方法 将 75例白内障患者依给药后取房水时间点不同随机分为 30min、6 0min、12 0min、180min组及空白对照组 ,每组 15例。每例按所确定的时间点于术中眼内操作前取房水 2 0 0~ 30 0 μl,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中头孢曲松的浓度。结果 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后 30min、6 0min、12 0min、180min组的房水药物浓度分别为0 2 35± 0 12 1mg/L、0 4 74± 0 2 2 4mg/L、0 4 5 3± 0 16 2mg/L、0 5 34± 0 2 0 2mg/L。30min组的房水药物浓度低于其他组 (P <0 0 1) ,6 0min、12 0min、180min组的房水药物浓度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后 3组的房水药物浓度高于大部分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度 (MIC50 )。结论 头孢曲松可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的治疗 ,也可作为内眼手术前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215.
解表药在骨伤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运用目的、方法、剂量等因病证而异。石氏伤科发源于江苏,成长于沪上,属于具有江南地区特色的骨伤科流派,对解表药的应用相对轻巧灵活,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石氏伤科认为,治疗风寒湿痹应以大量解表药宣痹止痛,治疗颈腰劳损须配合解表药温经散寒,治疗外伤肿痛可佐少量解表药以疏表消肿,治疗内伤诸证可用柴胡疏散气机,同时认为使用解表药应避免发散太过,并注意顾护脾胃及相对禁忌。  相似文献   
216.
目的:比较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面瘫(B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年龄对针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4例恢复期BP患者随机分为每日组(92例,脱落8例)与隔日组(92例,脱落10例),给予相同基础治疗,针刺取穴阳白、攒竹、四白与颧髎等,均治疗4周,其中每日组每日针刺1次,隔日组隔日针刺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级、Sunnybrook(多伦多)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躯体功能(FDIp)和社会功能(FDIs)],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主要疗效指标Sunnybrook评分为因变量,筛选针刺治疗影响因素。事后将年龄作为两组患者内部分层因素再次分组,即青年型(18<年龄≤35)、中年型(35<年龄≤60)和老年型(60<年龄≤80),对每日组[青年型(31例,脱落2例)、中年型(29例,脱落2例)和老年型(31例,脱落3例)]与隔日组[青年型(32例,脱落4例)、中年型(31例,脱落3例)和老年型(28例,脱落2例)]共6个亚组患者进行上述数据再分析。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H-B评级及FDI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nnybrook及FDIp评分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日组以上指标改善优于隔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日组青年型优于隔日组青年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组中老年型较隔日组同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组治愈率为58.3%(49/84),高于隔日组的46.3%(3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日组青年型治愈率为79.3%(23/29),高于隔日组青年型的50.0%(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组中老年型治愈率与隔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患者年龄、针刺频次与临床疗效间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上,针刺可有效改善恢复期B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初步发现年龄、针刺频次与临床疗效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青年型患者每日针刺1次较隔日针刺1次疗效显著,中老年型患者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疗效可能相仿。  相似文献   
217.
目的:观察温经强腰合剂治疗风寒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方法:选取130 例腰椎间盘 突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5 例。试验组采用温经强腰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风湿骨 痛胶囊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腰部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日本骨科协会(JOA) 下腰疼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环氧化物酶-2(COX-2)、内皮素-1(ET-1)、前列 腺素E2 (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 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临床 总有效率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0 d、20 d,2 组VAS 评分均低于 治疗前,JOA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0 d、20 d,试验组VAS 评分 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腰部重痛、受寒加重、活动 痛甚、活动受限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上述4 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NO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 上升(P<0.05),试验组IL-6、NO、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血清疼痛介质因子COX-2、ET-1、PGE2、IL-1β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 组上述4 项血清疼痛介质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 经强腰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优,可有效降低患者腰部疼痛感,改善腰部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截喘汤加减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9例SAP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3例。3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中药组予以截喘汤加减,联合组予以截喘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变化,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致病菌清除率。结果 联合组的愈显率为65.6%,高于中药组的43.8%和针刺组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  相似文献   
219.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针药并用法治疗急性期风热中络型面瘫伴耳后疼痛临床研究。方法将90例急性面瘫伴有耳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益气清热针刺组及益气清热针药并用组即治疗组3组,每组各30例。普通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针刺选患侧阳白、太阳、丝竹空、四白、颧髎、地仓、颊车、牵正、承浆、双侧合谷及风池;益气清热针刺组在普通针刺组基础上加取双侧足三里、百会、外关、大椎等穴位;治疗组在益气清热针刺组基础上配伍玉屏风散加减(黄芪、白术、防风、炒山栀、金银花、僵蚕、地龙)。3组治疗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耳后疼痛评分、急性期耳后疼痛持续时间、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耳后疼痛持续天数组间比较皆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1)。3组患者面神经评分比较,治疗前3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皆具有显著差异(P<0.01);3组面瘫患者疗效比较皆具有显著差异(P<0.01),但治疗组优于其他2组。结论益气清热针药并用法对于改善急性期风热中络型面瘫伴耳后疼痛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