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2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2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28篇 |
内科学 | 28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36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185篇 |
预防医学 | 83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110篇 |
中国医学 | 51篇 |
肿瘤学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成人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不同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以及不同位点间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 选取成人患者螺旋 CT 图像60例(男28例,女32例)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下颌平面角( FH-MP) 的大小分为低角、均角、高角3组,分别测量上颌左侧颧牙槽嵴区不同层面基准线上方13、15、17 mm处的骨皮质密度,采用 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颧牙槽嵴区骨密度在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低角组[(1331.65±185.70) HU]的骨密度最高,高角组[(1245.62±207.63) HU]最低;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组的不同位点之间骨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骨密度的集中区域是,高角组位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层面,均角组位于近、远中颊根之间,低角组位于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层面。结论 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的密度以及位点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为成人选择微种植支抗钉的适宜部位,保证正畸治疗中支抗钉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加权运动磁共振成像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30例经活检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放化疗前、放化疗1个月后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矢状面T2WI,横轴面T2WI、T1WI、DWI、IVIM(12个b值,范围0~2000s/mm2)。双指数模型测得病变区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拉伸指数模型测得水分子扩散异质性指数(α),扩散分布系数(DDC)。测量各扫描时间点肿瘤最大面积及相关参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病灶的D值、f值、DDC值在放化疗后升高,分别由0.642×10-3mm2/s,18.8%,0.84×10-3mm2/s升高至0.777×10-3mm2/s,36.3%,2.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D*值在放化疗前后分别为0.775,9.59×10-3mm2/s至0.486,39.8×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双指数、拉伸指数相关参数可动态监测宫颈癌放化疗过程中的细微变化,D值、DDC值能有效监测放化疗疗效,f值可作为放化疗疗效的潜在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全面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颅脑MRI表现,进一步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影像学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立体定向活检或开颅手术病理证实的15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颅脑MRI表现,男性77例、女性73例,男∶女=1.05∶1,平均年龄53.2(28~87)岁,并复习相关临床及文献资料。结果:15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单发病灶56例(37.3%),多发病灶94例(62.7%);幕上皮质下及深部脑白质为好发部位,小脑、脑膜、室管膜也可受累。平扫大部分病灶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148例病灶可见强化。增强病灶位于脑实质的93例、可见脑室播散病灶的42例、可见硬脑膜强化的5例、累及柔脑膜的7例、累及神经的1例。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大多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发病灶多见,MRI表现各有特点,增强扫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及规律性。全面了解并掌握MRI表现特点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最终确诊仍需依赖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新型敷料处理颅脑手术后难愈性伤口的经验。方法在医护协作下使用新型敷料对11例颅脑术后难愈性伤口进行换药及护理。结果11例伤口中8例痊愈;1例肉芽生长良好联合皮瓣转移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伤口愈合缓慢,医生二期缝合后伤口痊愈;1例发现脑脊液漏中止换药行手术清创及修补术并抗感染治疗痊愈。结论合理使用新型敷料、加强医护配合可有效地促进头部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27.
目的调查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伤员和伤员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制的灾区伤员一般情况调查表、睡眠情况调查表以及心理应激调查表,对196名四川汶川灾区伤员和伤员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96名灾区伤员和伤员家属中,SCL-90各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性因子均分与常模相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1)。HAMA总分〉14分的有23例(11.7%);HAMD总分〉20分的有29例(14.8%);睡眠量表总分〉7分的有96例(49%);应激量表总分〉10分的有74例(37.7%);具有明显的创伤后综合症并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学标准的有11例(5.6%);此外,符合CCMD-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有1例。结论地震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是普遍而严重的,对灾区伤员和伤员家属要进行随访,并需要为其提供早期的合适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8.
29.
30.
1 病历摘要 男,48岁,因左上腹持续疼痛伴恶心、呕吐、低热4d于2001年3月27日急诊入院。左上腹痛无明显诱因,向腰背部放散,呕吐为胃内容物,体温波动于36.5℃~38.0℃,无腹泻及血尿。查体:体温38℃,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210/110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各瓣膜区无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全腹软,左腹轻压痛,以中部为重,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10~9/L,中性0.82,淋巴0.18;尿常规:白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