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吴乐正 《眼科》2007,16(3):216-216
第14届亚非眼科大会将于2007年6月20-25日在邻近大西洋的摩洛哥马拉喀什市(Marrakech,Morocco)召开。  相似文献   
82.
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的方法。 方法:以常规方法割备有色素兔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作为供体,移植到10只无色素兔眼.8只眼经外路法,即穿过巩膜和脉胳膜的方法;另10只眼内路法,即从睫状体平部进入玻璃体,制成人为的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将RPE细胞移植到受体眼视网膜下腔。术后第10、20、40、90天作光镜和电镜检查。 结果:内路法组,手术后40天光镜观察,移植区和非移植区神经视网膜层厚度无差别.透射电镜显示:移植的RPE细胞嵌入Bruch膜,光感受器外节在正常位置,术后90天,移植细胞内发现吞噬外节的次级溶酶体.外路法的8只眼因脉胳膜出血或视网膜穿破而失败。 结论:内路法是RPE细胞移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60-162)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老年黄斑变性早期患者眼底后极部暗视敏感度的变化。方法 :在 2 5例老年黄斑变性早期患者和 16例正常老年人分别检测中央 2 5°81个位点暗视敏感度和明视敏感度 ,比较两组暗视和明视敏感度。暗视敏感度检测是暗适应后用蓝光刺激 (W 47b 45 0nm )、 0背景光 ;明视敏感度用白光刺激、背景光 3 1 4asb。结果 :老年黄斑变性组暗视和明视敏感度比正常老年对照组降低 ,但暗视敏感度降低更明显 ,暗视敏感度降低随离心度增加而减少 ,在距中心凹 2 5°~ 5°下降最明显。结论 :老年黄斑变性早期视杆细胞功能下降 ,中心凹旁下降最明显 ,进一步验证视杆细胞易感性学说。老年黄斑变性暗视敏感度检测 ,可作为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一个有用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4.
正常人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正常人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的特征,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正常参考值。 方法 应用VERIS ScienceTM 4.0视觉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37例正常人70只眼进行mf-VEP检测。刺激图形为包含60个小块的飞镖盘,对应的视角为25°,m-系列长度为214-1,电极记录采用跨枕部双极记录法,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00 K,通频带为3~100 Hz,通过VERIS软件分析mf-VEP的二阶一次 反应,并对不同刺激视野区域的mf-VEP分为上下1/2视野、4个象限视野组以及按年龄(≥5 0岁和<50岁组)、性别和眼别等分组进行比较。 结果 mf-VEP潜伏期和振幅反应密度在上下1/ 2视野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均<0.05);4个象限视野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50岁和<50岁年龄组组间比较,部分视野分区潜伏期延长(P<0.05);女性潜伏期短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均<0.05);双眼的潜伏期和振幅反应密度在各视野分区无明显差别(P均>0.05),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结论 正常人mf-VEP具有一定的特征,能客观地反映不同视野部位的视觉诱发反应,可为临床应用提供正常参考值。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69-332)  相似文献   
85.
介绍一种记录视网膜电图的钩状电极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罗光伟,吴乐正视网膜电图(ERG)作为一种视觉电生理检查方法,在临床上日益得到推广应用。可用于记录ERG的电极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角膜接触镜式记录电极,这种电极记录到的信号较大、较稳定...  相似文献   
86.
早产儿和足月产婴儿视网膜电图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功能发育程度。方法选取健康无眼病早产儿和足月产婴儿各25例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检测,记录视杆细胞反应、视锥细胞反应及最大混合反应。对比分析两组婴儿的ERG各波反应的潜伏期、振幅以及最大反应b/a波振幅比值。结果与足月产婴儿比较,早产儿视杆细胞反应潜伏期延长(t=11.007,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振幅没有明显改变(t=1.836,P=0.069);最大反应a、b波潜伏期延长(t=2.44,P=0.010;t=10.800,P=0.000),而振幅降低(t=5.804,P=0.000; t=5.809,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婴儿视锥细胞反应除b波振幅无明显差异外(t=0.486,P=0.628),a波潜伏期(t=4.444,P=0.000)和振幅(t=3.819,P=0.000)及b波潜伏期(t=2.850,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最大混合反应的b/a波振幅比值没有明显差异(t=1.142,P=0.256)。结论早产儿视网膜发育程度较足月产婴儿稍低。(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85-287)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老年黄斑变性(AMD)对视网膜黄斑部电活动影响特征,并对局部视网膜电图(LERG)的敏感性作出评价。方法:对80例AMD患者99只眼进行了黄斑区三个范围局部视网膜电图(LERG)测定,并与患者的视力及相应检测范围病损面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黄斑区2.5°、5°、7.5°范围内,干性AMD组LERG平均振幅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湿性AMD组LERG平均振幅显著降低(P<0.01)。湿性AMD LERG b波振幅与病人视力呈正相关性,与相应范围病灶面积呈负相关。干性AMD玻璃膜疣数量对LERG尚无影响。结论:不同类型AMD对于黄斑功能损害程度不同,湿性型损害大于干性型;中心凹功能损害大于旁中心凹。LERG在AMD的黄斑功能测定方面是较敏感的电生理方法。眼科学报 1996;12:93—97。  相似文献   
88.
眼后极部老年性变的各种表现可能属于一种互有联系的综合征。从临床表现,可有以外层视网膜和其相邻脉络膜为主的黄斑变性型,与内层相邻为主的视网膜前膜型,和表现为部分或全层视网膜组织溶解的裂孔型,或两种以上改变同时存在的混合型。这种多样性改变可称之为眼后极部老年性变综合征(Ocular Posterior AgingDegeneration Syndrome,简称 OPADS)。并就此对 OPADS 的分型和发病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9.
应用荧光血管造影和立体镜测绘技术,对33例正常人眼黄斑区视网膜血管进行形态观察和定量分析。在中心凹,毛细血管拱环由4~6组小动脉和小静脉的终未分支吻合而成,内三层为单层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的网孔大小不同,越接近无血管区越大。中心凹毛细血管的平均内径是12.99±2.2(SD)μm,在中心凹边缘为24.55土6.51μm。在中心凹旁区,有4~6根粗细均匀的小动脉和小静脉相伴行,此区边缘小血管内径为35.17土6.41μm。在中心凹周围区,小动脉和小静脉数目增加到12支以上,其内径为中心凹毛细血管的4.5倍。采用彩色密度分割仪和荧光血管造影术,对45只正常人眼中心凹无血管区(FAZ)进行测量,平均最长直径是0.88±0.16mm(SD),水平直径0.73±0.15mm,垂直直径0.70±0.17mm,平均面积0.43±0.16mm~2。FAZ 面积与年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83,P<0.005)。FAZ 随年龄增长而扩大,可能与视网膜毛细血管衰老改变有关。黄斑微循环的特征为探讨黄斑病变,特别是血管病变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参考。并强调在黄斑光凝前,有必要在荧光血管造影图上确定 FAZ 的大小。  相似文献   
90.
正常人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呈不规则的区域形态,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相差极大,因此面积测量法较直径测量法更能真实反映其大小。本文采用极坐标读数和图象分析系统的彩色密度分割法等计算机处理技术,在荧光血管造影图上,对45眼的 FAZ进行定量测定。得到 FAZ 的面积分别为0.44mm~2和0.43mm~2,经配对资料和均数比较,证明两者的测量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极坐标读数计算机处理技术还能测量 FAZ 的周长,其结果为2.63mm,它较之图象分析法,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对 FAZ 的定量测定有利于在活体了解中心凹区变化的特征,将为探讨血管阻塞病与糖尿病等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供动态的、定量的分析方法,并为激光光凝治疗黄斑部疾病提供了局部解剖和组织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