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29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定性诊断意义。方法:对1986~2000年住院的214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进行CT和超声波检查。结果: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2%,CT可做出准确的眼眶内病变定位,其中75%的肿物位于肌椎内。超声波检查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位不如CT,但对揭示海绵状血管瘤的组织学类型优于CT,其诊断符合率高达93%。结论:用CT扫描作为术前精确定位,以决定手术入路与切白位置,结合CT与超声波作术前准确的定性诊断以决定是否采用简单的前路开眶摘除肿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 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病理分型及浸润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定量检测96例葡萄膜黑色素瘤 标本中cyclinD1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在所有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均有较高表达,与病理学分型及巩膜外浸润无关;cyclinD1的表达依梭型 、混合型、上皮型逐渐增高,与肿瘤的浸润能力呈正相关。结论bcl-2的表达对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存活具有重要作用,cyclinD1可作为其恶性程度的评估指标。(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44-46)  相似文献   
63.
足叶乙甙眼局部化疗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避免大剂量、多周期全身化疗治疗RB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应用眼结膜下注射足叶乙甙治疗RB裸鼠,评价该药物眼局部用药对RB的疗效及对眼局部毒副作用。方法 20只RB裸鼠分4组(G1~G4),每组5只,全身用药组(G1)腹腔内注药足叶乙甙150ug及环孢霉索A(CSA)1.0mg。G2~G4组结膜下注射不同剂量的足叶乙甙,浓度分别为50、75、150ug,每周2次。共3周。每天裂隙灯观察前房肿瘤情况并作照相。第6周取眼球作病理切片和图像处理。结果 1.G1:前房RB肿瘤未见控制。病理检查RB细胞广泛侵犯前房、晶体前后部位。G2前房肿瘤继续增大,与G1相比无差异。G3前房肿瘤生长延缓。瘤体控制率为20%。G4前房肿瘤生长明显控制。肿瘤控制率为40%,肿瘤治愈率为20%。病理检查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全身用药组。2.眼局部注射部位结膜及巩膜大体和病理检查未见异常。3.图像分析G1~G4组肿瘤面积(mm^2)分别为:0.659、0.634、0.515、0.235,肿瘤抑瘤率分别为7.18%、10.70%、27.43%、66.90%。统计学分析显示,G2、G3肿瘤面积大小和抑瘤率与G1之间无显著性差异。G4肿瘤面积及抑瘤率与G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结膜下局部注射足叶乙甙对眼内RB肿瘤有明显疗效。治疗效果与药物剂量呈相关关系。2.结膜下注射足叶乙甙(150ug)对控制和杀灭RB肿瘤细胞比全身化疗用药方法更有效。眼局部化疗用药剂量较全身用药量明显降低。该方法对眼结膜、巩膜组织无明显刺激作用,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化疗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64.
Erdheim-Chester病伴双眼眶受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rdheim Chester病 (简称EC病 ) [1,2 ] 为病因不明疾患 ,其病理特征为组织纤维化 ,且内含黄瘤样组织细胞、多核Touton巨细胞。该疾患常侵犯骨、肺、心、腹膜后等组织。1930年Chester和Erdheim报道伴明确骨质改变的脂沉积病 2例 ,称为“脂沉积 肉芽肿病” ;1972年Jaffe报道脂沉积病1例 ,称为EC病 ;1983年Alper等[1] 报告伴眼球突出的脂沉积病 2例。迄今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对 1例该病患者随访 6年 ,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患者女 ,43岁。因双眼球渐进性突出 1年余 ,加重 4个月伴视力…  相似文献   
65.
66.
患者男性,53岁。因左眼球突出合并复视近2年,于2003年9月5日来我院就诊。2002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球突出合并复视,在当地医院多次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CT检查示左眼眶孤立占位性结节病变,诊断为炎性假瘤,口服泼尼松、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治疗1年余无数,上述症状渐加重。  相似文献   
67.
28例眼眶转移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我国华南地区眼眶转移癌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原发部位。方法 :回顾分析我中心 1983~ 2 0 0 1年 ,19年期间所发现和诊治的 2 8例眼眶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及原发病变。结果 :2 8例眼眶转移癌中 ,原发癌来自鼻咽部者 9例 (占 3 2 14 % )、原因未明 8例 (占 2 8 5 7% )、肺癌 3例 (占 10 71% )、乳腺癌 2例、肝癌 2例、肾胚肿瘤、甲状腺癌、神经母细胞瘤及关节肉瘤各 1例。结论 :在南方地区 ,眼眶转移癌来自鼻咽癌占第一位 ,可能与鼻咽癌多发于此地区有关。其后依次为原因不明、肺癌、乳腺癌、肝癌等 ,强调认真细致观察和查找病因 ,有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8.
结膜囊肿为较常见的眼附属器良?性肿瘤,多属于表皮样囊肿。因该处囊肿浅表易见,因此诊断容易,手术切除也不困难。然而,上方穹窿部位的表皮样囊肿却由于部位较隐蔽及位于提上睑肌与Miiller肌处.如果不掌握手术技巧极易发生囊肿破裂致术后囊肿复发和上睑下垂等并发症,个别病例甚至造成上斜肌肌腱切断的严重后果。眼科文献和专著尚未见这方面的详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实验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对新型光敏剂光动力疗法的反应。方法 :采用进口苯并卟啉衍生物 (BPD)及自行设计的波长 6 90nm单色光照光仪 ,功率 15 0W ,光纤直径 7 5mm。在裸小鼠皮下移植SO RB5 0瘤细胞获得视网膜母细胞瘤模型。按瘤体大小 ,将 33只荷瘤裸小鼠分成A、B、C、D、E和F组 ,其中A、B及C组为PDT治疗组 ,A组瘤体厚度≤ 5mm ,B组瘤体厚度 >5mm ,≤ 10mm ,C组瘤体厚度 >10mm。D、E及F组为对照组 ,D组给光敏剂不照光 ,E组不给光敏剂而照光 ,F组既不给光敏剂也不照光。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顺铂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化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原代培养的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用特定时间下(72 h)不同浓度(100.00、10.00、1.00、0.10、0.01 mg/L)以及特定浓度下(10 mg/L)不同时间(96、72、48、24、12 h)的端粒酶抑制剂顺铂作用于黑色素瘤细胞,以生理盐水作用于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细胞抑制率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中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在药物浓度>0.10 mg/L及作用时间达到24 h后,其活性出现大幅度下降,随后出现细胞抑制率明显升高,与端粒酶活性下降呈负相关(r=-0.900,P=0.037),但前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结论 顺铂作为一种端粒酶抑制剂,可有效降低体外培养的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造成细胞死亡.(中华眼科杂志,2008,44:705-7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