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分析重症患儿血清C肽下降与病情危重度的关系。方法以2012-11-2013-06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 PICU)且血清C肽下降的256例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C肽<0.78 ng/mL),C肽0.39-0.78 ng/mL为轻度降低组(n=174),C肽<0.39 ng/mL为重度降低组( n=82)。监测入住PICU 24 h内、3 d、7 d的C肽、胰岛素和血糖,入院时检测电解质、白细胞、降钙素原、乳酸、红细胞压积、心肌酶、淀粉酶、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胰腺超声等,并记录与病情危重度及预后相关的指标。结果①低C肽患儿入院后C肽水平呈上升趋势,第3天稍高于正常,第7天恢复正常范围;②低C肽患儿入院后第3天胰岛素和血糖均升高并仍稍高于正常,第7天恢复正常范围;③C肽水平与WBC、PCT、乳酸呈负相关,与Ca2+、氧合指数呈正相关(P<0.01);④C肽重度降低组白蛋白水平、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低于轻度降低组, ALT、AST、LDH和CK-MB水平高于轻度降低组(P<0.05);⑤C肽重度降低组PCIS评分低于轻度降低组(P<0.05);⑥死亡患儿中7例合并胰腺损伤,其平均C肽水平为(0.34±0.12)ng/mL。结论 C肽降低与炎症反应、缺血、缺氧等因素相关,重症患儿低C肽水平与胰腺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器官功能障碍和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PICU呼吸道危重疾病患儿诊治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一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呼吸道疾病危重患儿95例,应用纤支镜检查及治疗后,评判其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95例患儿行纤支镜检查112次,镜检结果最多见的为气管支气管炎症(62.1%),其次为先天性气道异常(21.1%);102例次灌洗液和痰培养结果,58例次(56.9%)有细菌生长,其中肺炎克雷白菌16例次(27.6%),鲍曼不动杆菌12例次(20.7%);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后,患儿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SaO2均较前有明显改善( P<0.05),呼吸频率较前有好转(P <0.05),对心率影响不大( P>0.05)。112例次纤支镜检查中有38例次(33.9%)出现术中和术后一过性并发症,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33.9%,程度均较轻。结论在PICU开展纤支镜检查对疾病诊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安全性总体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脓毒症患儿的诊断价值和PCT在评估严重脓毒症方面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25例,将其分为重症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同时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性脓毒症组及非细菌性脓毒症组,并将同期入住该病房的非脓毒症患儿17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儿住院后进行儿童危重病例评分及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采集血标本动态检测PCT,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结果 脓毒症组及非脓毒症组PCT平均值分别为(21.31±18.27) ng/ml、(4.35 ±2.63) ng/ml,脓毒症组PCT较非脓毒症组明显增高(t=4.744,P<0.05).脓毒症患儿PCT、CRP及WB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95%可信区间:0.633 ~0.840)、0.704(95%可信区间:0.610~0.799)、0.666(95%可信区间:0.554~0.778),PCT诊断严重脓毒症时的最佳临界值为10 ng/ml,此时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82.6%.细菌感染所致脓毒症抗生素治疗第5天,临床症状好转、体温下降时,血清PCT迅速回落,而CRP、WBC在细菌感染被控制后仍维持在高水平,其回落速度慢于血清PCT.死亡组PCT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PCT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负相关(r=-0.621,P<0.05)、与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呈正相关(r =0.755,P<0.01).结论 PCT是诊断严重脓毒症及细菌性脓毒症价值较高的指标,动态监测脓毒症患儿PCT变化趋势有助于患儿疴情变化的判断,为临床医师评估病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分析重症儿童高血糠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和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与胰腺损伤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736例危重症患儿,以入住PICU 24 h内选择空腹时间点采集血标本,静脉血糖≥11.1mol/L为重度升高组(n=67);6.1~ 11.1 mmol/L为轻度升高组(n=361);≤6.1 mmol/L为血糖正常组(n =308),比较血清胰岛素、C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尿淀粉酶、HOMA-β指数、HOMA-IR指数、按脓毒症严重程度分非脓毒症组(n =414)、脓毒症组(n=237)、严重脓毒症组(n=64)、脓毒性休克组(n=21),比较血糖、血清胰岛索、C肽、HOMA-β指数、HOMA-IR指数差异.结果 (1)胰岛素、C肽、血淀粉酶、脂肪酶、尿淀粉酶的总体趋势随血糖升高而逐渐升高(rs值分别为0.235、0.142、0.142、0.119、0.093,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重度升高组血清淀粉酶(IU/L)[102.81(10.48-191.69)]、脂肪酶(U/L)[69.75(10.67-121.85)]高于正常值上限.重度升高组HOMA-β指数下降至18.75%,HOMA-β指数随血糖水平升高而下降(rs=-0.108,P <0.05),HOMA-IR指数随血糖升高而逐渐升高(rs=0.455,P <0.05).(2)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患儿的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和HOMA-β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组血糖为9.21 (6.21-19.60) mmol/L,HOMA-β指数降低至10.52%,血糖、胰岛素、C肽、HOMA-β指数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儿童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危重症继发胰腺损伤是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原因;在脓毒症儿童,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使血糖升高的作用比胰岛素抵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索我院院际转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减少转诊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通过我院转运中心接诊的重症患儿转诊相关资料,了解转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研究期内共接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危重患儿353例,发生不良事件21例,发生率5.95%,其中紧急不良事件6例(1.71%),严重不良事件15例(4.25%);男性发生不良事件19例,女性发生不良事件2例,男性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女性(P=0.03);呼吸系统及混合系统疾病患儿发生不良事件19例;3例发生气管插管脱落的紧急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为镇静不良,严重不良事件15例,发生原因主要为病情评估不足及仪器设备故障.获得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合格证的接诊医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9%(6/194例),未获得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3%(15/159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8,P=0.02).结论 转诊过程常发生不良事件,男性患儿发生率高于女性患儿;呼吸系统及混合系统疾病更易发生不良事件;气管插管导管脱管为主要的紧急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主要为镇静不良、仪器设备故障(包括氧气供应不足、电池不足等);提高接诊医师急救水平将有效降低转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导致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早期发现高危因素,以利于疾病早期认识、早期干预和诊断治疗.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6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2例EV71感染导致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白细胞、血小板、血糖、BE、心肌酶谱、乳酸、病程和肺出血等资料,通过生存组(n=26)和死亡组(n=16)对比,分析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42例患儿中死亡16例,病死率为38.1%.16例患儿均有发热、惊跳及循环功能障碍(休克);15例患儿手足或手足臀部有针尖样散在皮疹,1例无皮疹.死亡组与生存组临床特征相比,出汗、意识障碍、指端凉、肺出血、应激性溃疡、循环衰竭发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和生存组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均升高,死亡组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乳酸升高,生存组乳酸增高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心肌酶CK、CK-MB、肌钙蛋白等指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死率高,当患儿出现出汗、意识障碍、肢端凉、应激性溃疡、循环衰竭及血糖、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心肌酶、肌钙蛋白、血乳酸等升高现象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CK-MB水平升高与心肌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及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分析cTnI、CK-MB、APACHE Ⅱ在评价危重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59例脓毒症患儿血清cTnI、CK-MB水平与MODS、心肌损伤、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关系.分别测定脓毒症患儿入院时、入院第3天、第7天血清cTnI及CK-MB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酶学升高组和酶学正常组的APACHE Ⅱ评分、ICU病死率和30 d生存率.结果 459例危重病脓毒症患儿中205例(44.7%)发生心肌损伤[cTnI和(或)CK-MB升高],cTnI、CK-MB升高患儿的病死率远远高于cTnI、CK-MB未升高患儿(26.34% vs 2.36%),机械通气发生率(46% vs 21%)和持续时间(7.5 d vs 3.2 d),以及住院时间(11.9 d vs 5.3 d)均显著增高,血清cTnI、CK-MB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患儿入院时、入院24~72 h和入院第7天,酶学升高组APACHE Ⅱ评分、ICU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酶学正常组(Pa<0.05);而30 d生存率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血清cTnI、CK-MB水平升高提示危重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血清 cTnI、CK-MB 在评价危重病患儿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cTnI、CK-MB和APACHE Ⅱ评分升高的患儿其病死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介绍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创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间在ECMO辅助下成功救治2例创伤所致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2例患儿ECMO过程中的抗凝管理、流量监控、呼吸功能评定等,评估ECMO在创伤患儿中的使用效果。结果:2例患儿均为ARDS所致严重低氧血症。ECMO辅助时间分别为85 h和102 h,2例患儿在ECMO治疗期间全身使用肝素抗凝,肝素用量4-18 U/(kg·h),ACT维持在138-187 s,APTT维持在50-180 s。其中病例1在ECMO撤机前7 h停用肝素,病例2肝素一直使用到ECMO撤机时。2例患儿均未出现ECMO相关的出血以及管道系统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儿出院后随访2-6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情况下,ECMO可以做为严重外伤所致ARDS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提高此类患儿的存活率。在ECMO辅助治疗期间,全身使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醒脑静与单一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脑电图的不同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两组治疗前后均做脑电图检查。结果:治疗组对脑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联用醒脑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脑电图变化影响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有协同作用,对临床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0.
本研究探索肌钙蛋白T(cTnT)对暴发性心肌炎病情评估的效能。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暴发性心肌炎患儿cTnT水平诊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计算其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最佳的界值,分析以界值分组的两组间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最终82例患儿纳入研究,男42例,女40例;年龄(4.97±4.66)岁;cTnT水平为1.32(0.25,4.94) ng/mL,发生死亡9例,ECMO治疗7例,撤机后存活5例,临时起搏治疗14例,未经ECMO治疗存活的病例68例,cTnT诊断死亡和需ECMO治疗的高危患儿AUC为0.84(0.73,0.96) ng/mL,诊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AUC为0.79(0.61,0.95),诊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AUC为0.74(0.64,0.85);cTnT在临界值为1.0 ng/mL时预测高危组和低危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和55.07%,cTnT≥1.0 ng/mL的患儿有更高的脏器功能损伤水平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TnT≥1.0 ng/mL是高危组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