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5篇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0引言瞳孔残膜又称永存性瞳孔膜,临床极为多见.常见的瞳孔残膜呈丝状和膜状,常附着于晶状体前囊[1]。我们临床发现一例罕见舌状瞳孔残膜,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女,12岁,2a前自觉右眼远视力下降,曾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双眼近视,右眼弱视”,并给予配镜治疗.患者因无法适应未配合戴镜。于200612-18来我院门诊求治.患者足月顺产,家族中无眼部疾病史。查体裸眼视力:OD:0.03/0.04,OS:1.2-3。裂隙灯检查双外眼未见异常,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正圆等大,直径约4mm。右眼虹膜小环处可见条舌状组织悬于虹膜与晶状体前囊间(图1),其颜色深于虹膜,呈棕黑色,遮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随着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发展,人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模式(visual stimuli)。利用这些刺激模式来研究各种类型弱视患者的视知觉(visual percep-  相似文献   
93.
RGP矫正疑难屈光不正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框架眼镜由于其光学欠缺,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地矫正圆锥角膜、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高度散光等疑难屈光不正问题。而硬性透气性RGP由于其对散光的良好矫正效果及更高的透气透氧性能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甚至成为某些疑难屈光不正患者唯一的选择。2002年3月至2004年6月间我科为约80例疑难屈光不正患者成功验配了RGP,RGP矫正圆锥角膜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已广为接受,RGPM时也为许多其它的疑难屈光不正患者提供了更佳的选择,现将资料齐全的32例43眼非圆锥角膜性疑难屈光不正患者的矫正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曾俊  刘陇黔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8):1448-145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17-01/2018-08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斜视类型、手术年龄、术前有无近立体视和斜视度及术后第1d斜视度等资料,探讨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47例(60%),其中术前集合不足型患者43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18例(42%); 基本型患者31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26例(84%); 分开过强型患者4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3例(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与无效者斜视类型、术前视近斜视度具有差异(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斜视类型(基本型)是影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危险因素(OR=5.769,95%CI:1.790~18.595,P<0.05)。

结论:斜视类型是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5.
近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低龄化趋势,减少近视发生、控制近视度数增长一直是近视防控领域的研究热点。有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发现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延缓近视度数加深;基础实验也证实光照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对光照与近视的研究进展、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从光照性质来看,增加光照强度能够减缓近视进展,减少实验性诱导近视的产生,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光照的明/暗周期节律性变化会造成褪黑素和多巴胺的分泌异常,眼压以及脉络膜厚度昼夜节律性的改变,从而对近视造成影响。此外,波长较长的红光成像在视网膜后,更易诱导近视产生,而中短波长的蓝光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能够延缓近视进展。但不同物种对于不同波长光的反应不同,光波长与近视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将来的研究可深入探索光照改变近视进展的作用机制,包括光照如何改变多巴胺的水平,引起下游信号通路的改变,从而控制眼轴长度的生长,以及视网膜感光细胞如何接收到不同波长光的信号,从而调节眼部屈光度,以设计合理的人工照明光照强度、组成成分和性质,并将其用于近视防控。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比较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测量值.方法 回顾性病例资料研究,对107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轻度28例、中度53例、重度26例)、110例斜视性弱视患儿(轻度41例、中度46例、重度23例)、30例正常儿童对比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患儿,其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正常儿童;中、重度斜视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斜视性弱视患儿中,随着弱视程度的加重,非弱视眼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有增加的趋势;未进行过遮盖治疗和已行遮盖治疗的弱视患儿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无差异.结论 弱视患儿通过双眼间异常相互作用使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下降.可能随着弱视程度的加重,斜视性弱视患儿的非弱视眼较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在双眼竞争中表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遮盖治疗不会引起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下降,也不是引起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低于正常儿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学龄期儿童的黄斑色素密度,并探讨其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 学龄期儿童95例(190眼)。睫状肌麻痹验光测得其屈光度,采用异色闪烁光度测量法测量黄斑色素密度,使用IOL-Master仪器测量眼轴长度。结果 所有受试者190只眼的黄斑色素密度均值为0.650±0.104,女性的黄斑色素密度较男性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P<0.05),黄斑色素密度与屈光度、眼轴长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学龄期儿童黄斑色素密度均值为0.650±0.104。这为学龄期儿童黄斑色素密度提供了一个参考值。本研究未发现黄斑色素密度与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运用视觉诱发电位推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敏度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病例42例42眼进行黑白方格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刺激时间频率2.9Hz、对比度100%,采用117、59、28、14、7s大小的5个不同空间频率,记录各阈刺激时P1波潜伏期与波幅,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等统计分析。结果:阈刺激空间频率(X)与视敏度的对数值(Y)之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0.114-0.010X(r=0.756,P﹤0.01),通过PRVEP推算的视敏度与平均视敏度之间无差别(P>0.05)。阈刺激时PRVEPP1波潜伏期(X)与视敏度(Y)的对数值存在较好相关性,回归方程如下:Y!=-1.485 0.008X(r=0.621,P﹤0.01)。结论:在常规眼科检查的基础上,应用PRVEP阈刺激空间频率与视敏度关系的数学模型估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后视敏度有利于客观、准确地判断视功能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ETDRS)视力表是在Bailey-Lovie视力表基础上发展出来专门用于临床试验的视力表,其原理较Snellen视力表科学和合理,精确度和可重复性都高于后者,检查所耗时间较后者长,其logMAR视力结果可直接用于视力统计。ETDRS视力表能通过不同测试距离(4、2、1 m)对极低视力进行量化和评分,并且不同测试距离视力值可相互转化。但1 m以下测量时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存在较大误差,为了避免夸大视力改进或丢失的情况,应谨慎对待不同测试距离的转化值。  相似文献   
100.
弱视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视是导致儿童单眼视力低下的常见原因。虽然在不同国家和种族,弱视的发病率随着视力检测水平的变化而不同,但是弱视仍然影响着至少1%的人群[1、2]。在我国儿童弱视的发病率为0.81%~2.80%[3、4]。早期治疗,弱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