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60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3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7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积血发生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04例剖宫术后子宫下段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患者经二维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超声图像均表现为子宫下段积血,子宫下段呈桶状,积血直径2.5-8.0cm。其中子宫下段切口愈合良好者79例,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者25例,无明显感染声像。单纯药物治疗55例,显效21例,治愈34例;宫颈扩张术联合药物治疗47例,治愈22例,显效16例,无效9例;吸宫术治疗2例,治愈2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积血发生的主要病因为子宫下段缩复不良、宫颈过紧、产后早期缺乏活动及术后护理不周。目前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积血发生率随着择期剖宫产术的增加而上升,因此,降低择期剖宫产率、术中扩张宫颈、术后加强护理是防治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积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下段切口缝合术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0名接受新式剖宫产孕妇随机平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观察组子宫切口缝合采用改良全层连续缝合法,对照组采用全层连续缝合法,对两组子宫切口缝合时间、对合程度、术后恶露干净天数、子宫切口愈合、再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子宫下段切口缝合组对合程度轻度不良占8%,子宫下段切口单层缝合组对合程度轻度不良占1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改良子宫下段切口缝合组对合程度重度不良占1%,子宫下段切口单层缝合组对合程度重度不良占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5);两组子宫切口缝合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9,P0.05);两组术后恶露干净天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9,P0.05);两组子宫切口愈合均良好,缝线吸收不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再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情况,观察组盆腔粘连占5.56%,对照组盆腔粘连占31.8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5)。结论改良子宫下段切口缝合术简易、对合好,再次剖宫产盆腔粘连轻。 相似文献
53.
测定41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抗凝和纤溶系统7项指标以及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纤维蛋白原,并对有关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IDDM患者ATⅢ:Ag、ATⅢ:A、α2MG、PA和PAI: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PA:Ag和tPA:A显著降低。无血管并发症组的ATⅢ:Ag、ATⅢ:A、PA、PAI:A升高,tPA:Ag和tPA:A降低;有血管并发症组的ATⅢ:Ag、α2M、PA、PAI:A升高,tPA:Ag和tPA:A降低。表明NIDDM纤溶功能受损,参与其高凝状态形成,伴血管合并症的患者纤溶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4.
肝损伤是肝脏受到外界因素的入侵而引起的肝脏受损,分为暴力性肝损伤和病理性肝损伤。中药对肝损伤有一定的促进再生和修复作用。该文将近几年来有关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以及中药及其制剂治疗肝损伤的药理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急性肝损伤肝肾阴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方法:采用长期激怒法制备肝肾阴虚证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CCl4原液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复制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并从一般状态、饮水量、进食量、游泳时间、肛温、唾液酸碱度、体重减轻、肝脏系数、肝功能、肝脏形态、肝组织病理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该模型具有阴虚证的典型特征形体消瘦,又具备肝的定位症状肝损伤显著、抗疲劳能力降低和肾的定位症状虚损、尿液异常等,因此,该模型符合动物肝肾阴虚证的辨证标准[7],同时,该模型肝脏系数显著增大(P0.05),肝功能明显异常(P0.001),肝组织病理显示肝损伤显著,因此,该模型同时符合急性肝损伤的诊断标准。结论:应用长期激怒法复合CCl4腹腔注射法制备的急性肝损伤肝肾阴虚证大鼠模型,是理想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可用于中医病证病理基础及其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57.
急性呼吸系感染疾病患者舌苔厚度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舌苔的形成机理 ,探讨舌苔厚度和细胞凋亡的关系。采用电镜、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检测舌苔细胞中凋亡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结果表明 :在舌苔细胞中存在具有典型凋亡形态特征的凋亡细胞。在急性呼吸系感染疾病患者中 ,中度舌苔凋亡指数显著大于轻度舌苔和重度舌苔 (P <0 0 5)。结论 :舌丝状乳头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在终末分化过程中一部分细胞发生了细胞凋亡 ,舌苔厚度与细胞凋亡指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8.
59.
60.
目的 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法 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医本科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自由成组,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设计、实施和完成。从论文撰写、课本知识的理解、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几方面观察教学改革的效果。结果 基于问题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改革,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了知识的真正有意义建构,提高和深化了教学效果。结论 基于问题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