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56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87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18篇 |
1篇 |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①目的 了解肾脏病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②方法 采用红细胞花环实验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53例肾脏病病人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E-C_3bRR)、红细胞C_3b花环形成促进率(RFER)和抑制率(RFIR)、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和sIL-2R水平的变化。③结果肾脏病病人E-C_3bRR,RFER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IC,E-ICR,RFIR和sIL-2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t=3.011~4.650,p均<0.01)。尿毒症病人以上各检测指标的变化较慢性肾炎病人更明显(t=3.626~4.535,p均<0.001)。④结论肾脏病病人血清sIL—2R水平升高和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2.
①目的探讨银屑病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变化及二者关系。②方法检测56例银屑病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对静止期(31例)和进展期(25例)进行比较,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③结果银屑病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和SOD明显降低,红细胞循环免疫花环率(E-ICR)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LPO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3.162~4.716,P<0.01~0.001),银屑病进展期变化较静止期更明显(t=2.984~3.421,P<0.01)。银屑病E-C3bRR与SOD呈正相关(r=0.620,P<0.001),与LPO呈负相关(r=-0.548,P<0.001)。④结论银屑病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可溶性糖蛋白130(sgp130)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发作时和缓解后血清sgp130和cTnI浓度的变化,并与36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UA病人发作时和缓解后、AMI病人胸痛发生后不同时间血清sgp130浓度明显降低,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084~75.459,q=3.092~21.404,P<0.05、0.01);UA病人发作时血清sgp130水平明显降低,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缓解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084、49.854,q=5.168、5.348,P<0.01)。AMI病人胸痛发生后不同时间的血清sgp130、cTnI浓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3.667、75.459,q=2.202~19.564,P<0.05、0.01)。AMI病人胸痛发生后24 h、3 d和7 d血清sgp130浓度变化与UA病人发作时和缓解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3.847~13.044,P<0.05、0.01),胸痛发生后24 h、3 d血清cTnI浓度与UA病人发作时和缓解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5.459,q=2.938~22.622,P<0.05、0.01)。结论血清sgp130和cTnI浓度的动态变化对AMI早期诊断具有明显的价值,其变化程度可以作为炎症反应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4.
超敏C反应蛋白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病人(冠心病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各15例,应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并与2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8.14~18.59,P〈0.01),幽门螺杆菌IgG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Х^2=4.310,P〈0.05)。结论 血中hs-CRP浓度升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可溶性补体激活产物(sC5b-9)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1例健康人(对照组)和82例UA(自发性心绞痛3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8例,恶化型心绞痛24例)病人血浆VWF、sC5b-9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UA病人血浆VWF、sC5b-9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15.277~26.210,P〈0.001);心绞痛发作时VWF、sC5b-9浓度增高较缓解后更明显(t’=24.462、5.902,P〈0.001);心绞痛发作时和缓解后sC5b-9与VWF浓度呈正相关(R=0.804、0.782,p〈0.001);不同类型的心绞痛发作时和缓解后sC5b-9、VWF浓度差异亦具有显著性(F=21.708~152.410.q=3.917~25.630,P〈0.01);自发性心绞痛病人各指标增高较心肌梗死后和恶化型心绞痛更明显。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与VWF和sC5b9异常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6.
白血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白血病病人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凝血系统的变化与白血病并发出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86例初发白血病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含量.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与45例健康人比较。结果 白血病病人血浆D-D、GMP-140、vWF:Ag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9.208~10.782.P〈0.001).且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病人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急性淋巴细胞性自血病(ALL)及慢性白血病病人(t=5.237~31.598.t〈0.001).而ANLL病人AT-Ⅲ活性明显低于ALL、慢性白血病病人及对照组(t=9.857~19.963.P〈0.001).慢性白血病病人除了vWF:Ag含量高于对照组外(t=2.534,P〈0.05).其余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301~1.889.P〉0.05)。白血病病人血浆GMP140、vWF:Ag、D-D、AT-Ⅲ活性水平之间呈明显的相关性(r=0.759~0.915,P〈0.05、0.01)。结论 白血病病人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表现为血小扳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抗凝活性降低及继发纤溶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57.
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PBMCs中HBV X、P基因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乙型肝炎病毒(HBV)X、P基因整合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 分离HBsAg阳性的4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PBMCs,提取基因组DNA;分别设计HBVX基因、P基因PCR引物.检测HCC病人PBMCs基因组中HBV的X基因和P基因的整合情况。结果 HCC病人X基因在PBMCs中的整合率为77.5%(31/40).P基因整合率为15.0%(6/4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31.43,P〈0.001)。结论 PBMCs中存在HBVX、P基因的整合.X基因片段的整合及表达是HCC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发挥办学优势,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优势及培养模式。方法 分析我校医学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优势,明确培养目标,设想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结果 我校的医学教育在办学历史、学科特色、临床教学、以及为区域性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事业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基础性培养应在七年内连续进行,并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创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践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结论 七年一贯、本硕融通、整体优化、面向临床是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9.
应用DXC-300A型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对99例冠心病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RCD)进行了测定。冠心病组99例,均按WHO标准选择,男47例,女52例,年龄40~83岁(平均61岁)。正常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5~74岁(平均54岁)。采用上海医科大学生产的DXC-300A型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IF),作为RCD的指标。IF愈大,RCD愈低;IF愈小,RCD愈强。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IF为0.18±0.04,冠心病病人IF为0.25±0.0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男性为0.25±0.05,女性为0.24±0.05,两者之间无差异(P> 相似文献
60.
对6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儿的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提示RRI发生与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和血清sIL-2R水平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