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目的 探讨Bland-Altman分析在评价波前像差仪验光与医学验光一致性的应用.方法 收集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136例(267眼),采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和医学验光测定患者的球镜、柱镜及等效球镜度数.应用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2种验光方法的临床一致性.结果 经配对t检验,波前像差仪验光与医学验光的球镜、柱镜和等效球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land-Altman分析表明:波前像差仪验光所测的球镜高于医学验光,4.5%的点在95%的一致性界限以外,一致性界限范围内波前像差仪验光与医学验光的柱镜差值的最大绝对值为1.49 D,高于临床球镜误差的可接受范围-0.50~+0.75 D;波前像差仪验光所测的柱镜高于医学验光,4.5%的点在95%的一致性界限外,在一致性界限范围内波前像差仪验光与医学验光的球镜差值的最大绝对值为0.74 D,在临床柱镜误差的可接受范围-0.50~+0.75 D内;等效球镜结果显示4.5%的点在95%的一致性界限以外;一致性界限内波前像差仪验光与医学验光的等效球镜差值的最大绝对值为1.54 D,高于临床等效球镜误差的可接受范围-1.00~+1.00 D.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所测球镜和等效球镜的一致性欠佳,所测柱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相比配对t检验,Bland-Altman分析能给出更合理的结果,是一种理想的一致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资料完整并经X线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X线征象。结果:11例中9例X线诊断为十二指肠癌,2例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结论: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X线表现认真细致连续观察,仍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MRI影像特征。方法:分析17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特点和MRI表现。结果:MRI能够全面准确地显示病灶分布,病变大小、形态和信号特征以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MRI是目前诊断神经纤维瘤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4.
广西农村视力残疾病因调查及助视器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力残疾的病因及临床常用助视器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WHO(1973)制定的盲与低视力的诊断标准,在广西12个县市选取视力残疾(盲及低视力)患者共203例,分少儿组和成人组,经严格眼科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病因统计分析;同时配戴远用或近用助视器,观察视力康复的程度.结果少儿组视力残疾的首位病因是先天性眼球震颤占31.68%,成人组视力残疾的首位病因是高度近视占21.11%.在配戴了远用助视器后,脱盲率达44.4%,脱残率达85.41%;配戴近用助视器后,近视力≥0.5的病例占总数的86.84%.结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是少儿组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高度近视是成人组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助视器对盲及低视力患者的视力康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5.
林泉  刘伟民  肖信  林恩韦 《眼科新进展》2011,31(8):745-747,753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大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其视力的变化,为寻找儿童弱视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弱视患儿88例(160眼),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和传统综合治疗方法对大龄弱视儿童进行治疗,具体训练方案由医师基于患儿视觉表现的初始状态、视功能低下的严重程度以及训练过程中的进步程度来设计。视知觉学习组给予提高视觉噪声和轮廓整合、位置噪声等视觉训练方案;传统综合治疗组采用红光、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对比观察2组总体疗效,并观察在弱视治疗后6个月患儿的视力变化。结果视知觉学习组的总体疗效均高于传统综合治疗组,视知觉学习组不同程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总体疗效均高于传统综合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视知觉学习组视力提高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综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视知觉学习组视力均数>0.8,此后一直维持该水平,而传统综合治疗组在观察终点视力均数<0.8。视知觉学习组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平均训练17.14h可提高1行LogMAR视力,其中重度弱视所需时间最短(12.00h),中度弱视其次(14.04h),轻度弱视所需时间最长(25.12h)。结论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提供了强烈的、活跃的、有反馈的个性化视觉刺激,对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的大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LogMAR的疗效较好,缩短了视功能障碍治疗的周期。此方法能在较短时间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
弱视儿童患者的轮廓察觉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轮廓察觉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10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60例(120眼)患者,分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40眼)。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7.3±2.2)岁;屈光不正性弱视组男15例,女5例,年龄(6.7±1.6)岁;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7.0±1.5)岁。检测3组受试者的轮廓察觉阈值。使用SPSS13.0软件对3组受试者的年龄、最佳矫正视力、轮廓察觉阈值、平均双眼轮廓察觉阈值差异以及轮廓察觉缺陷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受试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80,P=0.621)。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为(0.275±0.237)LogMAR,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为(0.323±0.148)LogMAR,对照组为(0.003±0.042)LogMAR,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465,P=0.000);LSD法显示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之间的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轮廓察觉阈值: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为0.9±0.2,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为1.1±0.1,对照组为0.7±0.1,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81.344,P=0.000),3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平均双眼轮廓察觉阈值差异: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为0.10±0.10,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为0.04±0.08,对照组为0.04±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7,P=0.022);LSD法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与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分别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轮廓察觉缺陷率: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为50%(10/20)、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为20%(4/20)、对照组为35%(7/20),卡方检验显示:3组间的轮廓察觉缺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56,P=0.138)。结论未经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较普遍存在着轮廓察觉功能发育异常和轮廓察觉缺陷。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短期高眼压是否对患者的波前像差产生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高眼压患者16例(31眼),男11例(21眼),女5例(10眼),年龄18 ~39岁,其中LASIK患者21眼、SBK患者2眼、WG-SBK患者8眼.使用VISX公司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Canon公司的TX-F非接触式眼压计分别检测患者高眼压状态下及随后的正常眼压条件下的波前像差、眼压.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前、后两次波前像差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31眼高眼压患者中30眼被纳入研究,眼压升高幅度为4.2~14.7 mmHg(1kPa =7.5 mmHg).统计结果显示:高眼压与正常眼压条件下,患者的残余散光分别为(-0.347±0.197)D、(- 0.354±0.200)D;散光轴分别为(89±52).、(78±52).;视模糊效果分别为(0.73±0.30)D、(0.67±0.20) D;总像差分别为(1.10±0.53) μm、(0.99±0.36) μm;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52±0.22) μm、(0.50±0.22)μm;彗差分别为(0.27±0.19) μm、(0.28 ±0.21) μm;球差分别为(0.26 ±0.18) μm、(0.24±0.15) μm;三叶草像差分别为(0.17±0.13) μm、(0.17 ±0.14) μm;高阶像差百分比分别为(54.4±21.2)%、(55.3±19.2)%;术后高眼压与正常眼压条件下各种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短期小幅度眼压波动未见对屈光手术患者术后的波前像差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近视眼像差成分与其屈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中心就医的102例204眼近视屈光手术患者,使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分别测量暗室下患者的左、右眼像差.Orbscan-Ⅱz系统测量患者术前的角膜前表面非球面参数(Q值)、TomeyAL-2000 Biometer/Pachymeter眼部A超仪测量患者的眼轴,显然验光法测患者的屈光度数,运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进行像差成分对等效球镜、角膜Q值、眼轴的相关分析,了解近视眼各像差成分与屈光参数间的相关性强弱.结果 眼轴、总像差、球差3项数据呈正态分布(P>0.05),等效球镜、角膜Q值、总高阶像差、彗差4项数据呈非正态分布(P<0.05).近视眼总像差与等效球镜呈高度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97,P=0.000),总像差与眼轴长则呈中度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68,P=0.000).而总像差对角膜Q值,三阶彗差和四阶球差对等效球镜、角膜Q值、眼轴长度则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近视眼屈光参数中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对波前像差产生重要影响,屈光度数越高和眼轴越长者其总像差值越大,而角膜的非球面特性对近视眼的波前像差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青少年近视屈光状态及变化规律,探讨近视加深的原因。方法选取确诊为近视眼的患者357例(714只眼)。按年龄段分为7~11岁、12~14岁、15~17岁、〉18岁4组,收集每例患者每年的屈光度,以等效球镜值为屈光度值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11岁、12~14岁、15~17岁、〉18岁加深的度数分别为:(0.92±0.40)D/年、(0.63±0.41)D/年、(0.48±0.29)D/年和(0.25±0.41)D/年,4个年龄段组患者近视加深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12~14岁组与15~17岁组外,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儿童的屈光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深,但不同年龄阶段近视加深的速度明显不同,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加深的速度逐渐减慢。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9~13岁屈光参差性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其视力的变化,为寻找儿童弱视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弱视患儿216例(216眼),分别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视觉组)和传统综合训练方法(综合组)对大龄弱视儿童进行治疗,具体训练方案由医师基于患儿视觉表现的初始状态、功能低下的严重程度以及训练治疗过程中的进步来设计。视知觉学习系统组给予提高视觉噪声和轮廓整合、位置噪声等视觉训练方案;传统综合训练组采取红光、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90d为1个疗程,共3~4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在弱视治疗后1、3、9、12个月的视力变化。结果视知觉学习系统组的疗效优于传统综合训练组(P=0.000),不同程度屈光参差性弱视视知觉学习系统组的疗效优于传统综合训练组(P〈0.01)。视知觉学习系统组视力提升速率明显高于传统综合训练组,视知觉学习系统组在疗程第6个月已有50%的患儿进入基本治愈的平台期,而传统综合训练组50%的患儿在观察终点才进入基本治愈平台期。视知觉学习训练组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平均训练13.75h可提高一行视力,其中中度弱视所需时间最短(10,78h),重度弱视次之(12h),轻度弱视所需时间最长(26.5h)。结论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提供了强烈、活跃、有反馈的个性化视觉刺激,对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的9—13岁屈光参差性儿童弱视的疗效优于传统综合训练法,缩短了视功能障碍治疗的周期。此新方法能在较短时间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