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比较初发性近视、进展性近视以及正视青少年明、暗环境下对比度视力(CVA)的差异,及其与像差和瞳孔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群组研究.58名年龄为12~16岁的青少年根据屈光状态及近视发生时间分为3组:正视组18人,等效球镜度(0.00±0.20)D;初发性近视21人,等效球镜度(-1.03±0.33)D;进展性近视19人,等效球镜度(-2.67±0.77)D.记录受试者左眼CVA、瞳孔直径和全眼波前像差.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初发性近视组的CVA低于进展性近视组和正视组(F=199.17、234.54,P<0.01),在低对比度(25%、10%)和暗环境下更为明显.3组青少年受试者明环境下全眼总像差(除去一阶和二阶离焦)、高阶像差、四阶球差以及彗差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205±0.108)μm、(0.101±0.057)μm、(0.028±0.039)μm 以及(0.066±0.056)μm],低于暗环境下的各像差值[分别为(0.599±0.257)μm、(0.355±0.141)μm、(0.148±0.122)μm 以及(0.195±0.034)μm],差异具有统计意义(t=14.94、16.71、7.89、6.28,P<0.05).在同一亮度环境下,近视组像差与正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明环境100%对比度下,CVA与总高阶像差存在负相关关系(r=-0.275,P<0.05)外,其余情况下,CVA与高阶像差、瞳孔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初发性近视者CVA低于进展性近视和正视者,差异在低对比度和暗环境下更明显.初发性近视CVA的下降与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无直接关系,可能为皮层因素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中国近视儿童配戴单光框架眼镜(SV)、角膜塑形镜、RGPCL以及渐变多焦点眼镜(PAL)2年后眼轴及屈光度变化,评估不同矫正方式对儿童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104例近视儿童入选,年龄9~15岁,近视度-0.50~-4.50 D,散光低于-2.00 D,分别选择SV(21例)、角膜塑形镜(24例)、RGPCL(30例)和PAL(29例)作为矫正方式,随访2年,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Zeiss IOLMaster测量眼轴、Medmont E300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形态等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戴镜前,4组的年龄、角膜曲率值、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效球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20,P<0.01),其中RGPCL组等效球镜度均值为(-3.04±0.79)D,高于其他3组。2年后,各组眼轴均有明显增长(F=315.912,P<0.01),SV组、角膜塑形镜组、RGPCL组和PAL组分别增长了(0.57±0.23)mm、(0.31±0.20)mm、(0.51±0.30)mm和(0.61±0.27)mm。4组眼轴的增长量在随访时间与不同矫正方式间的交互作用、不同矫正方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175,F2=6.599,P均<0.01),角膜塑形镜组眼轴增长量最小,SV、RGPCL、PAL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RGPCL、PAL组近视度随着时间均有增长(F=121.840,P<0.01),分别增长了(-1.23±0.64)D,(-0.82±0.69)D和(-1.12±0.53)D。3组的屈光度增高量在随访时间与不同矫正方式间的交互作用、不同矫正方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300,F2=2.987,P均>0.05)。结论临床常用的4种矫正方式SV、PAL、RGPCL及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的控制及延缓作用以角膜塑形镜效果最佳,其他三者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测量波前像差,研究不同光学矫正方式(框镜和角膜接触镜)对人眼光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客观波前像差仪测量29人55只近视眼在5种矫正下的波前像差:裸眼(UC)、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硬镜)、软性角膜接触镜(软镜)、框架眼镜(框镜)和框镜等效球镜(等效框镜)。光学矫正镜片为球面设计。采用波前像差的均方根(RMS)值和Zernike像差进行计算。每次测量重复3次,取均值分析。结果硬镜矫正的均方根值最小。与裸眼状态相比,软镜矫正的均方根值增加,而硬镜矫正和框镜矫正的均方根值显著减少(F=11.90,P<0.002;F=4.75,P<0.05)。高阶像差中,戴硬镜矫正的均方根值比裸眼、戴软镜和戴框镜矫正都显著减少(F=6.18,P<0.02;F=20.73,P<0.001;F=25.51,P<0.001),而戴软镜和戴框镜矫正的均方根值比裸眼状态都显著增加(F=4.98,P<0.05;F=7.86,P<0.01)。对于中度散光眼,戴软镜矫正会显著增加裸眼状态的均方根值(F=4.87,P<0.05)。戴软镜会引起高阶Zernike像差显著增加;戴框镜显著减少了2阶散光的Zernike像差,戴硬镜则显著减少2至4阶Zernike像差。结论戴软镜矫正增加高阶像差,戴框镜矫正减少低阶像差,戴硬镜矫正减少整眼像差。对于波前像差小的裸眼,由于光学镜片矫正打破了屈光介质之间波前像差的平衡,眼像差增加。球性软镜和不规则角膜表面间厚度不均的泪液层会使中度散光眼的像差显著增加。戴硬镜、软镜和框镜矫正均显著降低初级球差。  相似文献   
24.
近视儿童阅读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近视儿童阅读距离、阅读时间等特点,并与正视儿童进行比较.分析阅读行为在儿童近视中的作用,探究阅读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与近视成因和近视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校学生视力普查时,随机选取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正视及近视儿童各20名。进行阅读距离测量和阅读行为的相关问卷调查,内容有:①眼屈光参数测量和生长发育参数测量。②模拟课文阅读环境.采用拍摄系统对两组儿童逐一进行跟踪动态阅读距离测量。③设计问卷和对话测试表。收集儿童读书习惯和姿势、看电视时间、用电脑时间和家长屈光状态。结果近视儿童的平均阅读距离为(18.48±4.6)cm.明显低于正视组(22.6±5.4)cm(P=0.012).尤其是五年级近视组阅读距离显著近于正视组(P=0.004):五年级儿童的近视屈光度数(OD=-2.536D,OS=-2.723D)高于三年级儿童(OD=-1.673D,0S=-1.762D)。正视儿童看电视和用电脑时间比近视儿童少,其中使用电脑时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F=4.00,P〈0.05)。结论小学生的阅读距离普遍近。阅读行为与近视发生、发展有关,阅读距离过近和阅读时间过长可能是诱导儿童近视的两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5.
背景 研究表明,作为非光学因素,认知对调节系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客观、准确的实验设计是评价非光学因素对调节系统影响的关键步骤之一. 目的 研究视标呈现方式和注视方式对调节及调节微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认知中专注注视这一高水平注意因素对调节系统影响及近距离工作下专注注视的注视状态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平均年龄(24.80±1.98)岁,平均等效屈光度为(-1.92±2.02)D,平均柱镜屈光度为(-0.19±0.58)D.所有测量在屈光全矫下进行.采用开放视野红外自动验光仪测量受试者双眼注视40 cm处随机呈现的不同视标注视状态下右眼的调节反应.视标设计为专注注视状态和放松注视状态. 结果 受试者在专注注视状态下的调节反应均值为(1.86±0.26)D,放松注视状态下的调节反应均值为(1.27±0.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52,P=0.000).受试者在专注注视状态下的调节微波动均值为(0.17±0.06)D,放松注视状态下的调节微波动均值为(0.28±0.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0,P=0.001).结论 视标的呈现方式和注视方式可影响调节反应,专注注视这一高水平注意因素使调节系统的调整更加精确、稳定.  相似文献   
26.
背景 以往研究分析了角膜接触镜配戴产生的像差变化,但这些变化发生的机制仍不明确.完整理解镜-眼系统引起的波前像差变化原因是进一步改良角膜接触镜的设计、提高视觉矫正质量的基础.目的 通过分析近视患者配戴角膜接触镜状态下的Zernike像差,研究角膜接触镜对人眼光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双眼为近视状态的26例志愿者52眼,等效球镜屈光力为-1.75~-8.50 D,使用WASCA波前像差分析仪分别测量受试眼在未矫正状态、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CL)状态及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CL)状态的人眼像差.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3种状态下人眼波前像差及Zernike系数间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受试眼未矫正状态下各像差与RGP-CL矫正状态或Soft-CL矫正状态下像差变化的关系、未矫正状态下各像差与RGP-CL矫正状态或Soft-CL矫正状态下双眼像差的关系及3种状态下双眼间像差变化的关系. 结果 在未矫正状态、RGP-CL矫正状态下及Soft-CL矫正状态下整眼像差的均方根值(RMS)分别为(0.71±0.30)、(0.54±0.19)、(0.74±0.32) 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58,P<0.001).RGP-CL矫正状态下的整眼像差RMS明显低于未矫正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6,P=0.008),Soft-CL矫正状态下的整眼像差RMS与未矫正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1,P=0.531),RGP-CL矫正状态下的整眼像差RMS显著低于Soft-CL矫正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8,P=0.001).未矫正状态、RGP-CL矫正状态及Soft-CL矫正状态下的3~7阶高阶像差RMS分别为(0.34±0.12)、(0.28±0.12)、(0.40±0.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81,P<0.001).与未矫正状态相比,RGP-CL矫正状态下的高阶像差RMS略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7,P=0.053),Soft-CL矫正状态下的高阶像差RMS明显高于未矫正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41);RGP-CL矫正状态下的高阶像差RMS显著低于Soft-CL矫正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6,P<0.001).与未矫正状态相比,RGP-CL矫正状态的主轴散光(C5)和球差(C12)、Soft-CL矫正状态的球差(C12)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矫正状态相比,RGP-CL矫正的三叶草像差(C6)、垂直彗差(C7)和四叶草像差(CL0)的平均绝对值显著降低,而Soft-CL矫正状态垂直彗差(C7)的平均绝对值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矫正状态与RGP-CL矫正状态下球差(C12)的正相关性最显著(r=0.763,P<0.001),与Soft-CL矫正状态下二阶散光(C11)的相关性最低(r=0.469,P<0.001). 结论 RGP-CL配戴和Soft-CL配戴与角膜产生的相互作用不同,因此对人眼像差结构的影响不同.RGP-CL矫正可能基于对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而减弱了双眼像差的双侧对称性,因此对人眼像差的改变最大,而Soft-CL矫正改变了人眼的高阶像差.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研究近距阅读状态下,近附加对近视眼调节反应和调节微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位近视受试者,等效球镜范围为-0.50~-6.00 D。在试镜架全矫基础上随机添置近附加(范围为0~+3.00 D,间隔0.50 D),采用红外线验光仪测量受试者右眼近距阅读状态下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并用Von Graefe法测量不同近附加下的近距离水平隐斜。结果:受试者在不同近附加状态下的调节反应主要表现为调节滞后,随着近附加的增加,调节滞后逐渐减小(F=39.07,P<0.001),调节微波动亦逐渐减小(F=16.05,P<0.001),近距隐斜向外隐斜方向变化(F=7.11,P<0.001)。结论:近附加镜可以有效降低高调节滞后者的调节误差;不同近附加对调节异常的调控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儿童在近视进展过程中调节功能的变化,分析调节功能在近视进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随访21名进展性近视儿童,年龄(11.1±1.5)岁,分别在入组及2年随访时测量受试者调节功能参数,如远距调节灵活度、动态调节刺激-反应曲线(ASRC)。结果:21名受试者2年后,平均近视进展(-1.55±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4,P<0.01)。随访前后,远距调节灵活度、ASRC相关参数(ASRC斜率、0~6 D的调节滞后面积、客观调节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滞后量仅在调节刺激为4 D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8,P=0.048),其余0~6 D调节刺激下调节滞后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近视进展仅与年龄呈正相关(R2=0.186,P=0.029)。结论:在儿童近视进展过程中,调节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近视进展与调节参数无关,受年龄影响,年龄越小,近视进展越快。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人眼在马耳他十字视标(Maltese cross)、E视标及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erbal presentation,RSVP)系统汉字三种调节视标下的调节反应,探讨注视状态和阅读状态调节反应的差异。方法31位志愿者参加本实验,其中正视15位,等效球镜屈光力为-0.25~ 0.50D;近视16位,均为稳定性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力为(4.06±2.00)D。利用精工SEIKO-WV500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测量调节反应,比较33cm处不同调节视标下,注视状态和阅读状态调节反应的差异。结果Maltesecross视标、E视标、RSVP汉字视标作为调节视标,调节反应分别为(2.07±0.35)D、(2.08±0.30)D、(1.88±0.42)D。其中RSVP汉字视标与E视标相比较,调节反应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RSVP汉字视标与Maltese cross视标相比,调节反应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3),而Maltese cross视标与E视标之间,调节反应差异无显著性。RSVP汉字作为调节视标时,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调节视标下,正视组和稳定性近视组之间的调节反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RSVP中汉字作为调节视标,在模拟阅读状态时和在低注意力情况下正自主性调节成分减少,调节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