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调查陕西省农村≥40岁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2003—07/12,采用按比例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陕南、陕北及关中3个地区农村调查8500人,其中≥40岁人群3500人,所有受检人员均进行标准问卷调查,包括询问青光眼确诊史、家族史、发作史及手术史,并进行了相关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外眼、Van Herick周边前房深度评估、眼底检查。≥50岁人群及怀疑有高眼压者对其应用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对可疑青光眼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复查眼压、前房角镜检查、暗室试验、视野检查。结果:8500人中有6815人完成了青光眼的相关检查,总受检率为80.18%,其中≥40岁人群3500人中有2835人完成了青光眼的相关检查,受检率为81.00%。VanHerick周边前房深度分级:2级、1级和0级分别占10.4名、3.0%和0.2%。≥40岁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3l例,其患病率为1.09%,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显著增加(P=0.008)。虽然女性较男性多见(OR:1.77,95%CI为0.77-4.10),文盲较非文盲多见(OR:1.71,95%CI为0.76~3.87),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不同性别=0.180,P不同文化程度=0.199)。事前未被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占67.74%(21例),在另外10例有确诊史的青光眼患者中只有6例(60%)曾作过虹膜根切术。48.39%(1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其中盲目占29.03%。70.97%(22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结论:陕西省农村≥40岁人群的窄房角比例高于亚洲其他国家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报道相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大部分患者无青光眼确诊史。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调查中国陕西省农村≥50岁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内压与全身血压的联系。 方法:2003-07/12,采用整体随机分层抽样法在陕西省洋县、靖边县及富平县调查8500人,其中≥50岁人群2125人,所有受检人员均进行标准问卷调查及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测量眼压及散瞳后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受检者于坐位测量血压。若有可疑青光眼性视盘损害或眼压高于22mmHg者则应进行视野检查。 结果:≥50岁人群中有1775人完成了青光眼的相关检查,受检率为83.53%。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此人群中眼压与全身性血压有显著相关性;眼压与收缩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低舒张期灌注压有显著联系,但未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高血压的显著联系。 结论:中国陕西省农村≥50岁人群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与中国其他报道相近。证实较低的舒张期灌注压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优选温胆滴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氨基酸和陈皮苷含量为指标,以水为提取溶媒,采用正交实验法,来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与溶剂倍数对温胆滴丸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以12倍量水提取3次,1.5h/次。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提取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4.
许雲  何媛 《眼科新进展》2020,(3):284-289
程序性坏死是由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和混合系激酶区域蛋白介导的一种不同于凋亡及传统坏死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可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或模式识别受体调控启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在视网膜疾病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将对程序性坏死的分子机制及程序性坏死与视网膜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帮助寻找治疗视网膜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5.
小儿泄泻为儿科常见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四病之一[1]。临床以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为主要表现,重者达每日10次以上,大便呈淡黄色或清水样;或夹奶块、不消化物、如同蛋花汤;或黄绿稀便,或色褐而臭,夹有少量黏液[2]。相当于西医学“小儿腹泻病”。根据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调查显示:我国小儿发病率平均每年2.01次/人,婴幼儿腹泻住院人数约占总住院人数的12%~24%,迁延性、慢性腹泻占小儿腹泻病的90%左右[3]。泄泻日久不愈可致患儿营养物质流失、缺乏,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测量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患者黄斑区的血流密度(VD)及浅层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进行系统评价,探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的微循环特征。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全面检索发表于2011-01-01/2021-01-05之间关于OCTA分析NDR患者黄斑区不同区域血流密度的研究。比较NDR组与正常对照组(同期年龄、性别与NDR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群)在浅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spafVD)、浅层中心凹周围血流密度(spefVD)、深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dpafVD)、深层中心凹周围血流密度(dpefVD)、浅层FAZ面积、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研究纳入文献13篇,共1 227眼(正常对照组558眼,NDR组669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DR组spafVD(MD=-1.90,95%CI:-2.43~-1.37,P<0.00001)、spefVD(MD=-1.29,95%CI:-2.14~-0.4...  相似文献   
107.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ridocorneal endothelial syndrome, ICES)是一种罕见的眼部疾病,是一组以角膜内皮、前房角和虹膜的结构及增生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常见的临床特征包括角膜水肿、继发性青光眼、虹膜萎缩、瞳孔异常等。常发生于年轻女性,多单眼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症状多样,且致盲率高。该疾病诊断困难,且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回顾有关ICES的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文献,以期对疾病的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8.
109.
何媛  邱俊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7):87-90
目的:探讨全身热疗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单纯化疗,观察组联合41.8℃全身热疗,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1个疗程后)的皮质醇水平变化,统计两组实体肿瘤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1年内肿瘤控制率、肿瘤增大率及远处转移率,统计1年期内两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皮质醇水平分别为(318.02±17.31)pmol/L和(286.32±13.12)p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85.51±22.42)pmol/L和(574.41±21.91)pmol/L(t=59.776和71.402,均P<0.001);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57.5%,高于对照组的27.5%(χ^(2)=7.366,P<0.05),疾病进展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χ^(2)=5.251,P<0.05),治疗1年内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χ^(2)=4.781,P=0.029<0.05),远处转移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5.0%(χ^(2)=6.746,P=0.009<0.05);随访1年,观察组死亡10例,存活率为75.00%,对照组死亡26例,存活率为35.00%,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联合全身热疗,能有效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提高肿瘤控制率,减少治疗远处转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0.
我国医院流程重组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分析2001-2011年我国医院流程重组的应用状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流程的转变和研究提供参考。结果:53.5%的流程重组发生于门急诊领域;流程重组中使用的前3位干预措施分别为服务整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优化、流程组织或流程顺序的改变。结论:流程重组需重点关注管理层的支持、信息和交流系统的构建、功能的横向整合、团队建设和科学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