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5篇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策略.方法 对我院2007-12~2009-12 94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梗死位置、原发病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予以改善脑细胞代谢、降低颅内压以及脱水治疗.结果 本组94例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38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18例,无效16例,无效病例中死亡6例,总有效率82.9%.结论 心房颤动是导致心源性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其中颈内动脉系统是栓塞的主要部位,进行治疗时,除了处理因栓塞导致的脑梗死外,还要及时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103.
2004年,美国亚特兰大的癌症死亡人数连续第二年降低,比2003年纪录的死亡总人数减少了3014人。2003年比2002年减少369人。美国癌症学会首席执行官John R.Seffrin说:“去年癌症死亡数降低的幅度比上年更多,这就表明:癌症死亡人数的降低并非偶然。”虽然人口有增加,而且易患癌症的老年人数量的增加,但美国癌症死亡人数连续第二年出现下降。从死亡率来看,自1991到2003年,癌症死亡率大约每年下降1%,但是2003年,由于人口的增加,癌症死亡率又有上升。2004年美国因癌症死亡人数占美国总死亡人数的23%,在美国的疾病致死原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心脏病。  相似文献   
104.
用补体裂解片断C4d监测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体裂解片断C4d在监测大鼠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以封闭群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将42只受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在肾移植术后10d内给予小剂量环孢素A(5mg·kg-1·d-1)治疗;B组除使用环孢素A外,另给予霉酚酸酯10mg·kg-1·d-1灌胃。术后第3、5和10周观察各组移植肾形态变化及移植肾组织中C4d沉积情况。结果从术后第3周起,A组开始出现轻微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明显。B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出现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程度轻于A组。术后第3周A组即出现明显C4d沉积,至第10周时沉积已较广泛。B组也有C4d沉积,但沉积程度较A组同时段轻(P<0.05)。结论移植肾组织中C4d的沉积早于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可作为预测慢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 MSCT 诊断肝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诊断为肝脓肿21例患者行 MSCT 征象分析。结果CT 平扫呈低密度灶,对比增强扫描靶征、分隔状强化征、边缘环形强化完整征及肿块缩小征在 CT 诊断结果中出现率高,表明这些 CT 征象是诊断肝脓肿的重要线索或提示。 MSCT 诊断肝脓肿的准确率为76.2%,病变检出灵敏度为95.2%。结论MSCT 是重要的、可靠的肝脓肿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t-MDS/AML)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008年1 月至2014年7 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11例t-MDS/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恶性肿瘤患者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药物、抗代谢药物、含紫杉类药物(和)或放射线治疗史,与t-MDS/AML确诊中位间隔时间为36个月;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发热、出血等血细胞减少相关症状;以对症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及化疗为主,中位OS为28个月,中位DFS 为19个月,3 年总生存率44.4% 。结论:t-MDS/AML继发于肿瘤性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放疗后,总体疗效欠佳,预后不良;在制定放、化疗方案前,应充分考虑可能导致t-MDS/AML的危险因素,认真评估治疗受益及风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比不同分期系统在原发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判断能力和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7年7月原发肠道DLBCL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对患者分别使用Lugano分期、TNM分期、Blackledg分期及Musshoff分期系统进行分期;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4个分期系统对生存率的预测价值;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分期、治疗方案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2 (1-105)个月,中位PFS时间为41(1-86)个月,中位OS时间未能达到。常见发病部位为回盲部(30. 9%),其次为小肠(29. 4%)和结肠(29. 4%)、多部位受累(7. 4%)和直肠(2. 94%)。患者5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44. 9%和51. 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应用不同的分期系统描述PI-DLBCL患者PFS和OS的累积活存率时,4种分期系统均不能明显的区分开各期的生存曲线; ROC曲线结果显示,Lugano分期系统对PI-DLBCL患者1年PFS(AUC=0. 826; P=0. 015)和1年OS(AUC=0. 792; P=0. 001)预测能力较其他分期系统好。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组(62例)与单纯手术组(6例) 3年PFS率分别为53. 9%、16. 7%(P=0. 116),3年OS率分别为66. 7%、16. 7%(P=0. 015);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化疗组(36例)较未联合化疗组(26例) 3年PFS率分别为66. 0%、44.0%(P=0. 139),3年OS分别为70. 2%和39. 2%(P=0. 148)。回盲部患者较其他部位发病患者有较高的PFS和OS(P均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骨髓侵犯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 0. 05)。结论:对于原发肠道DLBCL患者,骨髓侵犯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从本组有限的数据初步得出,在4个分期系统中,Lugano分期对PI-DLBCL患者生存率的预测能力优于其它分期系统,可考虑将其作为PI-DLBCL生存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收集14例NLPH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近、远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为初治者,男、女各7例,中位发病年龄38(13~ 5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55.5(23~189)个月.发病率占同期霍奇金淋巴瘤(HL)的6.3%(14/223).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示14例患者CD20均呈(+)/弱(+),CD30均(-),仅1例患者呈CD15弱(+).14例患者中13例因自觉浅表淋巴结肿大就诊,所有患者惰性起病,病情进展缓慢.7例患者采用单纯化疗,7例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14例患者均有效,其中完全缓解(CR)+未证实的CR(CRu) 12例.5年无疾病生存率为85.7%,5年总生存率为100.0%.单纯化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相比,不同的化疗方案相比,其近、远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LPHL患者瘤细胞呈CD20(+)/弱(+),CD30(-),极少数患者呈CD15弱(+).NLPHL在HL患者中所占比例低,以中青年患者多见,起病缓慢,与经典型HL患者相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9.
薛玲  林华  于泳 《首都医药》2008,15(12):7-7
对溯源性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溯源性的定义:"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一定的参考标准相联系的属性,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比较链中的每一步比较都有给定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10.
目前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有多种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参与其发生发展。高血压和AS一样,都有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和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但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浓度是否增加,目前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EH患者血尿酸(UA)、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抑制剂——氯沙坦进行干预,旨在了解UA和MMP-9在E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氯沙坦对其产生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