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与血浆β-内啡肽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针刺5d后麻醉捆绑,记录心电图。空白组同期捆绑对照;假手术组开胸挂线不结扎;模型组、轻手法针刺组和重手法针刺组开胸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20min,再灌注40min。造模后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电图ST段电位值明显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高于轻手法针刺组、重手法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IMA、β-EP含量较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手法针刺组和重手法针刺组与之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手法针刺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电图ST段电位值、IMA和β—EP含量均低于轻手法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能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β-EP的升高,减轻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而重手法针刺组的针刺效果优于轻手法针刺组。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针刺血清足三里、天枢、梁门等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对家兔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及胞内三磷酸肌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生理盐水组:耳缘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剂量为10 mL/kg;阿托品模型组:耳缘静脉滴注以生理盐水配制的2.5 mg/100 mL的阿托品;足阳明经穴组、足少阳经穴组、足太阳经穴组均先静滴阿托品(滴注方法同阿托品模型组),在滴完阿托品总量的一半时,开始分别电针双侧足阳明经穴(足三里、天枢、梁门、四白)、足少阳经穴(阳陵泉、带脉、日月、阳白)、足太阳经穴(承筋、背下点、背上点、攒竹)30 min,待电针完毕后,颈动脉采血6 mL离心15 min,取上清,制备成“针刺血清”.另取家兔10只,手术取胃,分离胃窦平滑肌,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制备胃窦平滑肌细胞悬液,以“针刺血清”与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作用,用戊二醛固定后测定细胞长度和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含量.结果:进入细胞长度分析的家兔为43只,进入三磷酸肌醇含量分析家兔为45只.[1]细胞长度比较:足阳明经穴组明显低于足少阳经穴组[(42.05&;#177;7.85,77.33&;#177;9.80)μm,(P<0.01)];足太阳经穴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75.88&;#177;9.14,64.58&;#177;6.59)μm,(P<0.05)].[2]三磷酸肌醇含量比较:足少阳经穴组明显低于组阳明经穴组[(33.15&;#177;7.45,48.96&;#177;8.89)pmol/10^6,(P<0.01)];阿托品模型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31.65&;#177;7.69,40.84&;#177;9.82)pmol/10^6,(P<0.05)].结论: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能使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产生明显的收缩效应,其收缩效应的产生与升高细胞内的三磷酸肌醇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在原作初步讨论的基础上,增加新样本量。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肝脏损害情况。方法对明确诊断SLE肝损害的86例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和肝功能指标进行同步检测与比较评价。结果SLE纽与对照组(健康人64例)检测HA、LN、pⅢp、HCⅣ及ALT、AST、ALP、TBIL指标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结论SLE患者肝损害明确存在,原因与原发病系统损害、继发损害有关。应明确鉴别原因,针对性处理,全程治疗应合理有节的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与消炎止痛药(NSAIDs)。  相似文献   
55.
56.
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胆运动及脑肠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及经穴对相应脏腑的特异性作用.方法:静脉滴注阿托品造成家兔(n=50)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抑制状态,观察电针家兔足三里穴及阳陵泉穴对胃电及Oddi括约肌肌电的影响并检测血浆和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静滴阿托品后家兔胃电和Oddi括约肌肌电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P=0.001和快波平均振幅(P=0.028,P=0.001)明显降低;慢波平均频率变化不明显.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电(P=0.020,P=0.0001及Oddi 括约肌肌电(P=0.021,P=0.001)平均振幅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表明经脉-脏腑之间既有直接相关又有间接相关.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可升高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组织及血浆中MTL(P=0.000)、CCK((P=0.001)含量.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窦平滑肌和血浆MTL (P=0.020,P=0.001)及血浆CCK(P=0.001)含量升高最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ddi括约肌MTL及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CCK以电针阳陵泉穴明显.提示MTL和CCK是参与针刺调整消化道运动的重要脑肠肽物质.结论: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可促进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其机制之一可能为针刺影响外周MTL、CCK的释放,进而调整消化道运动.这种经穴对相应脏腑的调整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胃黏膜损伤的机制.方法:32只健康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捆绑组(A组)、模型组(B组)、艾灸穴位组(C组)和艾灸非穴组(D组),每组8只.艾灸穴位组和艾灸非穴组大鼠艾灸预处理8 d,捆绑组和模型组大鼠只捆绑,不艾灸.除捆绑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HSP70、胃黏膜细胞凋亡、凋亡活化因子1 (Apaf-1)、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AI),胞质Cyt-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含量明显增加(2.93±0.29vs 2.51±0.22,3.52±0.77vs 2.25±0.53,1.63±0.36vs 0.75±0.23,4.32±0.67vs 3.44±0.86,4.05±1.01vs 3.76±0.82,3.55±0.86vs 2.35±0.71,P<0.01或0.05).与B组相比,C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3.93±0.36)明显增加(P<0.01),而细胞凋亡指数(1.53±0.45),胞质Cyt-C(0.97±0.26)、Apaf-1(2.244±0.49)、Caspase-9(2.43±0.73)、Caspase-3(1.97±0.61)均显著降低(P<0.01).与C组相比,D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3.35±0.34)显著降低(P<0.01),而凋亡指数(3.06±0.81),Cyt-C(1.45±0.29),Apaf-1(3.16±0.66),Caspase-9(3.33±0.76),Caspase-3(2.98±0.86),显著升高(P<0.01或0.05).结论:艾灸通过上调大鼠胃黏膜细胞HSP70表达,继而作用于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相关靶点,由此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足三里、梁门、胃俞三穴区红外辐射与慢性胃痛的相关规律及临床运用.方法:采用人体热能辐射测试仪检测慢性胃痛患者足三里、梁门、胃俞穴区红外辐射值,并与健康人及以咳嗽为主症的肺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健康人左右两侧经穴红外辐射基本平衡,而慢性胃痛患者左右两侧经穴及背俞穴红外辐射不对称( P<0.05或0.01). 三穴区红外辐射与慢性胃痛密切相关, 其表现为三穴区左右两侧红外辐射不对称( P<0.05或0.01), 足三里与梁门二穴区红外辐射两侧均低于健康人( P<0.01).结论:穴位区域红外辐射检测可作为研究针刺疗效的一个手段. 针刺能够使降低的红外辐射升高, 从而调节经气使之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B超显象观察针刺足阳明经下肢段穴位对胃窦面积的影响,而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足阳明经下肢段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冲阳、内庭6个穴组,每组15例,每例均接受经穴及左右旁开1cm对照点的观察.刺激方法为针刺手捻针,观察记录方法为B超显示屏上直接观察,同步用日产日立录像机记录,观察过程为针前记录3min,针刺中记录3min,将记录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每Zs采样一次,6min共捕获图象180幅,以象素为单位,计算鲁窦的面积、上下径、前后径、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结果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冲阳、内庭4个穴位后都能使胃窦面积明显增大,与针前比较P值分别<0.05和0.01,而针刺穴位左右对照点则作用不明显.针刺足三里、冲阳2穴后能使胃窦上下径明显增大,与针前比较P<0.05.对胃窦前后径的变化起作用的穴位只有足三里1穴.结论针刺足阳明经下肢段穴位对胃运动功能确有特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60.
笔者以往研究表明,熏脐灸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小肠吸收功能。临床发现该法可增进慢性胃肠病患者食欲,减轻腹胀,缓解胃脘痛等,推测该法可影响胃肠机械运动。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法对胃运动影响,本文以胃窦运动的前后、上下径及面积为指标,观察了熏脐灸与口服吗丁啉对胃窦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