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区地处祖国西北边疆。是以农、林、牧为主,工业较少。主要致盲眼疾为白内障,其次为眼外伤。现将我科1978年~1987年5月收住的眼外伤808例加以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发生率;10年间我院共收治各种眼病患者3607例,其中眼外伤808例,占2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临床效果.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采取用有齿镊撕离胬肉头部后用上方带蒂结膜瓣转位方式治疗翼状胬肉78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76例治愈.结论 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上方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有利于结膜二重栅拦型屏障作用,阻止结膜上皮细胞向角膜面的侵犯,保证了正常角膜上皮表型,术后尽快结膜囊重建,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健康快车2010年新疆喀什站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097例1097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撕囊成功1078眼(98.27%),术后第1d视力〉0.3者772眼(70.37%),术后第1d眼压在10—21mmHg者1043眼(95.08%)。术中并发症主要为连续环形撕囊不成功19眼(1.73%),后囊破裂15眼(1.37%),误伤虹膜3眼(0.27%),虹膜脱出2眼(0.1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362眼(33.00%)。结论:健康快车2010年新疆喀什站白内障手术脱盲率98.36%,脱残率70.37%,主要并发症为术后第1d角膜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囊瘘管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瘘管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只眼)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囊瘘管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瘘管切除术,切除瘘管后,皮肤切口采用减张缝合,观察疗效。结果:16例均无溢泪、溢脓、瘘管无复发,痿管切除处皮肤愈合良好,皮肤瘢痕不明显,随访0.5—2年,无复发。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瘘管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囊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视疲劳508例门诊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视疲劳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处理原则。方法 观察分析508例视疲劳的病史,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视疲劳为近距离用眼过度,眼肌调节能力下降,及配戴不合适的眼镜等多因素所致。视疲劳以轻度和中度多见,女性多于男性,20-50岁较多。门诊只要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检查,明确诊断,积极防治,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结论 视疲劳是一复杂的临床现象,但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只要找出其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止措施,就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临床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采取用有齿镊撕离胬肉头部后用上方带蒂结膜瓣转位方式治疗翼状胬肉78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随访期间76例治愈。结论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上方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有利于结膜二重栅拦型屏障作用,阻止结膜上皮细胞向角膜面的侵犯,保证了正常角膜上皮表型,术后尽快结膜囊重建,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远距离损伤引起的Purtscher视网膜病变一例丁汝新海仁姑关键词视网膜疾病/病因学眼损伤患者男,19岁,于1996年11月26日与同学打架致鼻背部刀刺伤半小时就诊。检查:鼻根部横行裂口1cm、深2cm,鼻骨骨折出血不止,立即行伤口止血清创缝合后,右...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2008年中国健康快车光明行喀什站的资料。本站共白内障手术1104例(1110眼),假性晶状体囊剥脱综合征61例(5.4%),均由北京眼科研究所两位专家进行诊断和手术。假性剥脱综合征是在裂隙灯下见瞳孔缘有典型灰白色剥脱物碎屑及瞳孔缘皱褶部分或全部缺失,晶状体前囊表面有许多灰白色的细小碎屑沉积,散瞳后见晶状体前囊表面沉着物的3个区(中间区、中央区、周边区),系多种眼组织综合的一种异常的蛋白质;常合并核性白内障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剥脱综合征是一种细胞外基质异常聚集的全身性系统性疾病,氧化应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因子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表达的不平衡可能在剥脱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剥脱综合征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但不同民族患者发病机制是否与MMPs相关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和TIMP-2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40例46眼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受试者40例40眼,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血清中MMP-9和TIMP-2质量浓度,对两组受试者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剥脱综合征患者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40例46眼均可见瞳孔缘色素部分脱失及灰白色头皮屑样物质附着,扩瞳后可见晶状体前囊表面有灰白色头皮屑样剥脱物质沉积且呈3区分布,瞳孔区呈圆盘状,周边区呈环形颗粒状,中间为透明区,无剥脱物质沉积.剥脱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质量浓度分别为(57.88±18.63)μg/L和(9.35±2.78) μg/L,血清TIMP-2质量浓度分别为(17.36±4.66) μg/L和(25.73±3.59) μg/L;血清MMP-9/TIMP-2分别为3.57±1.45和0.37±0.11,两组间血清MMP-9和TIMP-2质量浓度以及血清MMP-9/TIMP-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2、-6.36、9.87,均P=0.00). 结论 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的发病与血清MMP-9水平上调和TIMP-2水平下调,导致血清中MMP-9和TIMP-2的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报告了本院10年间眼外伤致眼内容摘除168例,其中男性、农民、儿童发生较多。致伤物种类多达40余种,其中最多见的是树棒、铁丝、刀剪等。分析讨论了本地区发病率高的特点及适应本地区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