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31篇
  免费   4867篇
  国内免费   3138篇
耳鼻咽喉   455篇
儿科学   494篇
妇产科学   593篇
基础医学   4396篇
口腔科学   740篇
临床医学   5554篇
内科学   5893篇
皮肤病学   469篇
神经病学   1870篇
特种医学   16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4334篇
综合类   8930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3851篇
眼科学   978篇
药学   4935篇
  53篇
中国医学   2909篇
肿瘤学   3584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553篇
  2022年   1360篇
  2021年   2088篇
  2020年   1629篇
  2019年   1425篇
  2018年   1474篇
  2017年   1529篇
  2016年   1334篇
  2015年   2003篇
  2014年   2525篇
  2013年   2563篇
  2012年   3414篇
  2011年   3564篇
  2010年   2631篇
  2009年   2230篇
  2008年   2483篇
  2007年   2522篇
  2006年   2314篇
  2005年   2122篇
  2004年   1877篇
  2003年   2101篇
  2002年   1801篇
  2001年   1419篇
  2000年   995篇
  1999年   810篇
  1998年   470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101.
移情对建立新型医患关系伦理模式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转轨时期,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缓和医患关系、建立新型医患关系伦理模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作者从移情的角度入手,阐述了新型医患关系伦理模式的内涵,分析了移情对于缓和医患关系有哪些有利之处与不利之处,并提出了如何适度利用移情的方法,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检测IL-12和孕酮在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中的水平,探讨男、女性多发性硬化患者存在的发病机制,比较男、女性MS患者在临床上发病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60例MS患者的脑脊液和40例患者血液中IL-12的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MS患者血液中孕酮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以上标本男女各半)。结果男、女性MS患者血液中和脑脊液IL-12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女性患者血液中孕酮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男性患者血液中孕酮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女性患者血液中孕酮对IL-12的含量存在负相相关作用(r=-0.80,P<0.01),男性相关作用不明显(r=-0.38,P>0.05)。结论IL-12参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过程;孕酮可能是男、女性患者发病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3.
Comet assay is a useful technique in the detection of DNA damages, particularly DNA strand breaks; and it has been utilized to show that a potent carcinogen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MNNG), can induce such damages. Recently, gammaH2AX foci formation has been suggested as another sensitive way to detect 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DSBs). However, there is no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ing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onsistency of these two methods. Using MNNG as a model chemical, the sensitivity of neutral comet assay and gammaH2AX foci formation in detecting MNNG-induced damage was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at concentrations of 0.1 and 1 microg/ml, both methods can detect MNNG-induced damage in human amnion FL cells. However, at 0.1 microg/ml, comet assay revealed more percentage of cells with DNA damage than gammaH2AX fluorescence revealed.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gammaH2AX foci were readily formed at very early times by 10 microg/ml MNNG treatment, neutral comet assay did not detect any significant DNA damage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In addition, 10 microg/ml MNNG induced a distinct whole nuclei staining pattern of gammaH2AX, a type of DNA damage which was not detected by neutral comet assay but could be detected by alkaline comet assay. Therefore, gammaH2AX may be used as a sensitive indicator for DNA damage.  相似文献   
104.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及其成骨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自行研制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评估其成骨效应。方法 取南海澄黄滨珊瑚碳酸钙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热液交换反应”,制成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人工骨,并将其与基因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几丁糖复合制成了三种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mposite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人工骨,将此三种不同配型的复合人工骨和单纯CHA人工骨分别植入四组24只SD大白鼠肌肉内。手术后2、4、6、8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计数高倍单位视野内的成骨细胞数量和炎性细胞数量。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处理系统分析。结果 术后各时期取材结果显示:B组(CHA rhBMP2)和D组(CHA rhBM2P 几丁糖)的单位视野内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组(单纯CHA)和C组(CHA 几丁糖):而C组和D组的单位视野内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组和B组。即D组人工骨的单位视野内的成骨细胞数量多、炎性细胞少。结论 rhBMP2-几丁糖/CHA复合人工骨不但具有显著的成骨诱导作用,还具有炎症反应轻及持续的诱导成骨作用,是一良好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105.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在HPV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两种HPV检测技术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外阴尖锐湿疣病例95例,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HPV—DNA阳性率为94.7%(90/95),阳性反应由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延伸至棘层中下部近基底层的细胞核内;HPV—Ag阳性率为63.1%(60/95),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及角质层内。个别阳性细胞可在棘层出现。结论:原位杂交技术在敏感度、阳性率及阳性强度、背景染色等方面均优于免疫组化方法,为尖锐湿疣的确诊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Brain tumors ar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Recent advances focus attention on individual, disseminated tumor cells that cannot be imaged or eliminated.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may be ideally suited to attack individual tumor cells, but more basic understanding is needed. We describe a rat model, using the lacZ reporter gene, that allows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tumor cells, and tumor-leukocyte interactions in vivo. The model demonstrates how widely tumor can disseminate, without secondary tumorigenesis or recruitment of nonneoplastic cells. It demonstrates that leukocytes have access to disseminating tumor. Among its many applications, this work lays a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cell-mediated immunotherapy against individual brain tumor cells.  相似文献   
107.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  宋斌  齐敏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9):1170-1172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CT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25例主要CT表现为病变均为单侧性,位于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累及其他鼻窦;病变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内有局灶性点状、絮状(9例),砂粒状、小斑片状(16例)高密度影;可有窦壁骨质破坏(13例)。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在CT表现有特异性,CT对该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家系的临床特征并检测这些家系中M3胆碱能受体基因(A)8区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2003年4月杭州会议制定的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收集HNPCC家系共15个,分析其临床特征;提取先证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M3胆碱能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中一段长153 bp,包含有微卫星位点(A)8的基因片段,直接进行DNA测序.结果:15个家系共有恶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大肠癌患者41例,平均每个家系发生大肠癌2.73例,73%的大肠癌患者发病年龄<50岁,51%的病灶位于近端结肠,40%发生在直肠肛门,同时和异时多原发大肠癌总发生率为12%,2/3的家系属于Lynch Ⅱ型,共发生肠外恶性肿瘤14例(18个),其中胃癌最常见.15例先证者外周血中无1例检测到M3胆碱能受体基因(A)8区的突变.结论:M3胆碱能受体基因与中国人群中HPNCC的发病可能无密切关系.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应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并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对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 8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 (均在全麻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和 (或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及术后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 ,观察脑组织氧分压 (PbtO2 )、二氧化碳分压 (PbtCO2 )和pH值 (pHbt)的变化。 结果  (1) 2 8例脑外伤患者在剪开硬脑膜后PbtO2 、pHbt分别从 (13± 4 )mmHg、(6 .96± 0 .15 )增加至 (2 1± 5 )mmHg、7.0 5± 0 .12 (P <0 .0 5 ) ,PbtCO2 从 (6 1± 6 )mmHg下降至 (5 3± 5 )mmHg(P <0 .0 5 )。(2 )其中 2 4例脑外伤患者在血肿清除后 ,PbtO2 、pHbt值分别从 (2 1± 4 )mmHg、7.0 5± 0 .11增加至 (2 8± 6 )mmHg、7.15± 0 .10 (P <0 .0 5 ) ,PbtCO2 从 (5 2± 6 )mmHg下降至 (4 5± 4 )mmHg(P <0 .0 5 )。 (3)PbtO2 <10mmHg持续 30min以上的患者预后差。 结论  (1)脑组织氧代谢监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监测手段 ,能直接动态反映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 ,及时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 ,以指导治疗。 (2 )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可判断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近年来产生了一些用于分析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算法,却很少有关于评价聚类算法方法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尝试建立一个定量的评价基因表达数据聚类结果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评价聚类结果的方法,利用我们提出的实验均方误差F值对几个常见的聚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 利用F值对类质量的评价和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对类进行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 实验均方误差F值可以定量地评判用于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