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59篇
  免费   5580篇
  国内免费   4273篇
耳鼻咽喉   620篇
儿科学   553篇
妇产科学   576篇
基础医学   6887篇
口腔科学   1205篇
临床医学   7864篇
内科学   8603篇
皮肤病学   674篇
神经病学   2635篇
特种医学   19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6054篇
综合类   10814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14篇
预防医学   4586篇
眼科学   1670篇
药学   6449篇
  66篇
中国医学   3534篇
肿瘤学   5223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937篇
  2022年   2372篇
  2021年   3190篇
  2020年   2362篇
  2019年   1935篇
  2018年   2079篇
  2017年   1842篇
  2016年   1699篇
  2015年   2850篇
  2014年   3420篇
  2013年   2999篇
  2012年   4322篇
  2011年   4778篇
  2010年   3328篇
  2009年   2700篇
  2008年   3208篇
  2007年   3216篇
  2006年   3184篇
  2005年   3067篇
  2004年   2262篇
  2003年   2102篇
  2002年   1708篇
  2001年   1456篇
  2000年   1348篇
  1999年   1366篇
  1998年   918篇
  1997年   865篇
  1996年   636篇
  1995年   667篇
  1994年   559篇
  1993年   327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334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203篇
  1987年   199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摘 要 目的:系统评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linical Trials、Cochrane Library、Embase、WanFang Data、CNKI、VIP数据库,搜集GM1治疗HI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8月31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4个RCTs,包括1 052名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加用GM1(单用)治疗HIE可提高有效率[RR=1.35,95%CI(1.21,1.51),P<0.01];与常规治疗+其他神经保护药比较,加用GM1(联用)治疗HIE可提高有效率[RR=1.20,95%CI(1.07,1.35),P<0.01];无论单用或联用GM1均可提高治疗7 d、10~14 d、28 d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与常规治疗或者常规治疗+其他神经保护药物的对照组相比,加用GM1可降低头颅CT检查异常发生率[RR=0.34,95%CI(0.18,0.61),P<0.01]和远期后遗症发生率[RR=0.25,95%CI(0.12,0.52),P<0.01]。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GM1可能是HIE有希望的治疗选择,相对来说安全性良好。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以及更多高质量RCTs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992.
肝细胞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类型之一,世界上半数以上的肝细胞癌发生在我国,因此提高肝细胞癌诊治水平意义重大.随着对肝细胞癌研究的深入,发现了一些新的肝细胞癌分子标志物.肝细胞癌手术治疗正同时向"微创"和"巨创"方向发展,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也已或有望成为肝细胞癌的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本文概要介绍近年来肝细胞癌诊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3.
青阳参甙是一种已用于临床,对癫痫病有较好疗效的药物,其二乙酰甙元的立体分子结构用x射线衍射方法进行了测定,并与几种作用于神经系统药物的分子结构作了对比,还讨论了它们共同具有的相似的活性基团。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62例外伤性血气胸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法治疗血气胸,护理并观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例患者疼痛少,引流口创伤小、愈合佳,血气胸吸收满意.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外伤性血气胸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血气胸吸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对肝内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胆道缺血性损伤组(HAL),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处理组。于术后7d取肝组织,用兔抗CD34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光镜下观察汇管区血管、胆管并计数。结果:HAL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排列明显缺失,汇管区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明显减少,不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rhGH处理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增加,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使肝内胆道微循环受损,而外源性rhGH促进肝内胆道微循环的恢复从而对胆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研究十二指肠液反流对食管上皮的损伤及评价铝碳酸镁对食管粘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16 0只SD大鼠 ,♂ ,2 0只为正常空白对照 (C组 ) ,14 0只行全胃切除 +食管空肠吻合术 ,术后 2周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予以铝碳酸镁管喂 ,B组管喂等量的生理盐水 ,术后 10周处死所有的大鼠 ,对食管上皮进行大体形态、病理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A、B两组的食管有程度不同的反流性食管炎 ,组织学表现为炎症、糜烂、溃疡、鳞状上皮增生、Barrett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B组的炎症程度重于A组 (P <0 .0 1) ,Barrett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B组有 1例食管微灶腺癌形成。扫描及透射电镜发现B组有Barrett化生的食管上皮典型分泌型肠上皮的特征。结论 铝碳酸镁能有效保护十二指肠液反流的食管粘黏 ,预防及治疗因其所致的多种病理学损害  相似文献   
997.
郑造乾  黄萍  杨秀丽 《中国药业》2011,20(12):46-47
目的探讨不合格处方分析评价的新技术、新方法。方法运用Epidata Entry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通过编写check文件,对录入数据和流程进行控制,联用Epidata Analysis软件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Epidata Entry软件便于不合格处方的录入和管理,Epidata Analysis软件便于不合格处方的分析,两软件联用可实现不合格处方数字化管理,方法可靠。结论该方法应用于医院处方分析评价,具有简单、易学、方便、实用、几乎不需任何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天花粉蛋白核糖体灭活活性部位的定位方法:羟胺特异裂解天花粉蛋白唯一AsnGly肽键.制备性凝胶电泳获HATf1和HATf2二片段.免疫印迹确定天花粉蛋白上不同表位并筛选抗体.兔网织红无细胞系统测定天花粉蛋白及片段对蛋白合成的抑制活性.结果:HATf1和HATf2纯度各达966%和805%.HATf1保留完整天花粉蛋白的抑制活性.第14号和第16号抗天花粉蛋白单抗与二片段显示不同免疫反应性,并用于封闭试验.第14号单抗能封闭天花粉蛋白及HATf1活性,而第16号单抗则否.结论:天花粉蛋白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活性部位位于HATf1侧,近二部分交界.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托吡卡胺、文拉法辛、美托洛尔和瑞格列奈4种药物对映体。方法采用未涂壁熔融石英毛细管柱,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背景电解质溶液,分离电压为20 kV。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值、环糊精质量浓度、缓冲盐浓度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4种手性药物均能达到完全分离。结论CM-β-CD适用于上述4种药物的对映体分离。  相似文献   
1000.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 is a common prerequisite of acute renal injury (AKI) that involves the entire system and induces critical illness. The C domai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ngiogenesis and enhanc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However, given the shortcomings of its short half-life and poor stability, the application of IGF-1C is restric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IGF-1C nanoparticles (NP-IGF-1C) were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N-[maleimide (polye thyleneglycol)](DSPE-PEG-MAL) and IGF-1C through a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NP-IGF-1C on preventing IRI. In vitro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P-IGF-1C is not cytotoxic and protects cells from oxidative damage. The renal enrichment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NP-IGF-1C were determined in vivo by connecting fluorescent molecules to NP-IGF-1C for in vivo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staining of important organs. After IRI, renal function decreased, an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increased. As expected, NP-IGF-1C reversed these changes, indicating that NP-IGF-1C played a protec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RI, which may be mediated by its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poptot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