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85篇
  免费   10085篇
  国内免费   8194篇
耳鼻咽喉   759篇
儿科学   973篇
妇产科学   1109篇
基础医学   12176篇
口腔科学   1853篇
临床医学   14717篇
内科学   15146篇
皮肤病学   845篇
神经病学   5949篇
特种医学   36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9468篇
综合类   17745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14篇
预防医学   6799篇
眼科学   3380篇
药学   10671篇
  117篇
中国医学   6612篇
肿瘤学   9018篇
  2024年   360篇
  2023年   1748篇
  2022年   4765篇
  2021年   5872篇
  2020年   4461篇
  2019年   3648篇
  2018年   3857篇
  2017年   3287篇
  2016年   3185篇
  2015年   4837篇
  2014年   5948篇
  2013年   5064篇
  2012年   7548篇
  2011年   8718篇
  2010年   5365篇
  2009年   4263篇
  2008年   5269篇
  2007年   5220篇
  2006年   5333篇
  2005年   5324篇
  2004年   3191篇
  2003年   3063篇
  2002年   2579篇
  2001年   2246篇
  2000年   2361篇
  1999年   2453篇
  1998年   1686篇
  1997年   1566篇
  1996年   1252篇
  1995年   1142篇
  1994年   942篇
  1993年   595篇
  1992年   692篇
  1991年   580篇
  1990年   532篇
  1989年   478篇
  1988年   391篇
  1987年   350篇
  1986年   266篇
  1985年   202篇
  1984年   96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7篇
  1969年   8篇
  1937年   6篇
  1932年   10篇
  193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51.
目的 考察奥美拉唑肠溶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采用交叉给药方案 ,分别单剂量po 2 0mg国产奥美拉唑肠溶片和进口奥美拉唑胶囊 ,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中奥美拉唑浓度 ,进行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单次po 2 0mg国产奥美拉唑肠溶片和进口奥美拉唑胶囊后 ,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 3 0 1± 0 5 2h和 2 6 2± 0 76h ;峰值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 5 4 3 5± 2 14 9ng·ml-1和 5 2 0 9± 16 7 8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 分别为 10 2 3 0± 5 4 2 5h·ng·ml-1和 10 71 2± 5 73 8h·ng·ml-1。结论 国产奥美拉唑肠溶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 4 0 % ,主要参数的双单侧t检验 ,结果显示两种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852.
目的 考察甘露聚糖肽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普通鲎试剂及特异性鲎试剂对样品进行内毒素的定性及定量检查。结果 甘露聚糖肽氯化钠注射液经 6倍稀释后对普通鲎试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而对特异性鲎试剂无干扰作用 ;以特异性鲎试剂检查 6批样品其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 15 0 0EU·L-1,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鲎试验均证实了这一点。结论 必须应用特异性鲎试剂检查甘露聚糖肽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以排除其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853.
Brick tea fluoride as a main source of adult fluorosi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Naqu County, Tibet in September 2001 to investigate the manifestations of fluorosis in adults caused by the habitual consumption of brick tea. Profiles were obtained for the total daily fluoride intake, environmental fluoride levels and average urinary fluoride concentration, and a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a skeletal radiographic study were conducted. One hundred and eleven 30-78-year-old adults were enroll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fluoride level of water sources in Naqu County was 0.10+/-0.03 mg/l; no evidence of fluoride air pollution was found, but the brick tea water processed foods--zamba and buttered tea--had fluoride contents of 4.52+/-0.74 mg/kg and 3.21+/-0.65 mg/l, respectively. The adult daily fluoride intake reached 12 mg, of which 99% originated from the brick tea-containing foods. The positive rate of clinical symptoms by physical examination was 89%; furthermore, 42 of the 111 subjects were diagnosed by X-ray. The positive examination rate was 83%. Although the osteosclerosis-type skeletal fluorosis (overall increased bone matrix density) affected 74%, arthropathy and arthritis affected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the patients, resulting in functional disabil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brick tea-type fluorosis had even more severe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compared with both the water-type and coal combustion-type fluorosis that occurred in other areas of China.  相似文献   
854.
目的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PaCO2与血清胃泌素水平及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探讨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观察组肺心病患者44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对照组42例为随机选取的健康成人,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PaCO2由本院血气分析室用nova-3型仪器测定,同时测定患者血清胃泌素,由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测中心运用放射免疫方法专人测定,用C13呼气实验(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全部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x±s),均数差别显著性以t检验及逐步回归测算确定PaCO2与血清胃泌素及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结果肺心病组与对照组PaCO2、血清胃泌素及幽门螺杆菌两组对照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肺心病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明显升高,与PaCO2呈正相关,易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855.
目的 :探讨西藏高原移居内地人群与世居内地人群心律失常分布的异同特征。方法 :选择从西藏高原移居成都市的汉族成人 5 0 0例为观察组 ,世居成都市的汉族成人 5 0 0例为对照组 ,就两组抽样调查人群数、性别、年龄及居住社区点进行配对 ,通过问诊查体及心电图和 /或动态心电图作出相应心律失常诊断。计数资料以病例数及百分比表示 ,两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P≤ 0 0 5有显著意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律失常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 >0 0 5 ) ,且与性别无关 (P值均 >0 0 5 ) ;但从检出的心律失常亚组人群中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窦性心动过速又不如对照组高 (P <0 0 5 )。心律失常与病种关系中 ,风心病致心律失常以对照组多见 (P <0 0 5 ) ,且主要为心房颤动。结论 :西藏高原移居内地人群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与世居内地人群机遇相当 ,然而高原低氧环境致窦性心动过缓者显示部分人群并不因移居内地而逆转 ,但预后较好 ;世居内地人群窦性心动过速者因病种不同而发生率相对较高 ,但预后相对要差 ;心律失常与病种关系两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 ,风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结果提示成都地区风心病患病率高于西藏地区  相似文献   
856.
HPLC-ELSD法测定贝母中异甾类生物碱及糖苷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贝母中5种异甾类生物碱——peimissine, imperialine, sinpeinine A, imperialine-3β-glucoside和yibeinoside A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C18柱;流动相:乙腈-水(含0.1%二乙胺);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器:Alltech 5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结果线性范围为peimissine 13.1~288.2 mg·L-1(r2=0.997 5), imperialine-3β-glucoside 7.7~169.4 mg·L-1 (r2=0.999 3), yibeinoside A 7.3~160.6 mg·L-1 (r2=0.999 7), imperialine 16.5~363.0 mg·L-1 (r2=0.999 2), sinpeinine A 8.7~191.4 mg·L-1 (r2=0.994 2)。 5个化合物的精密度和重现性RSD均<5%。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可行,可用于贝母中5种异甾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57.
胃粘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溃疡愈合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正常胃粘膜(8例)、胃溃疡活动期(GA组10例)、愈合期(GH组10)例)、瘢痕期(GS组10例)组织的EGFR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GA组胃粘膜GEFR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时增加,GH及GS组更加明显。结论 在人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胃粘膜EGFR的表达由弱到强。  相似文献   
858.
赵瑛  张季  金成 《中草药》2004,35(5):548-551
目的 探讨御风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御风胶囊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1h及24h神经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C-fos表达及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 御风胶囊能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p53的表达并诱导bcl-2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MDA的产生,提高SOD活性(P<0.05);并对CAT活性呈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御风胶囊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周亡,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859.
针刺对吗啡戒断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针刺对吗啡戒断大鼠脑组织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nNOS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针刺改善戒断症状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吗啡自然戒断模型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戒断大鼠脑组织nNOSmRNA的表达。观察戒断后 ,针刺“足三里”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N 硝基精氨酸 (L NAME)对吗啡戒断大鼠戒断症状和脑组织nN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戒断组nNOSmRNA表达增加 ,针刺组和L NAME组nNOSmRNA表达比戒断组减少。针刺组戒断积分比戒断组少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针刺“足三里”穴具有抑制吗啡戒断大鼠脑组织nNOSmRNA表达的作用 ,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改善吗啡戒断症状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60.
HSP27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2 7(HSP2 7)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72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SP2 7表达情况。结果 :HSP2 7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分别是 4 0 2 8%和 18 75 %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HSP2 7在高、中、低分化腺癌组织中表达分别是 6 3 6 4 %、31 5 8%和 10 0 0 % ,统计学分析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SP2 7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但在 >5 0岁组中有 9例呈过表达 (9/ 2 3) ,而≤ 5 0岁组中则无过表达者 ;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HSP2 7表达率为4 3 4 8%。无淋巴结转移者为 38 78% ,统计学分析虽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无淋巴结转移组中HSP2 7有 9例过表达 ,有淋巴结转移组则无 1例过表达。结论 :HSP2 7表达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型及防止其侵袭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