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393篇
预防医学   21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21篇
  6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在临床教学中,根据以往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教学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深化教学改革,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应用的实效性等方面,多途径、多形式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临床教学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mide hydrogel, PAMHG)注射隆乳后取出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3.0T磁共振仪及4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20例共40只乳房曾注射PAMHG隆乳后取出术前的行双侧横轴位T1WI、T2WI-脂肪抑制(fat satura-tion,FS)及矢状位T2WI-FS平扫,其中8例用磁显葡胺(Gd-DTPA,0.1 mmol/kg,2.0 ml/s静脉团注)行THRIVE动态增强.对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 对照分析.结果 PAMHG于T1WI表现为与腺体相等信号,T2WI表现为明显高信号.PAMHG内见不同程度低信号间隔100%(40/40),与周围组织相间分布,无光滑囊壁90%(36/40),见T1WI及T2WI低信号、光滑均匀囊壁10%(4/40).MRI发现PAMHG皮下硬结70%(28/40),腺体内硬结20%(8/40),胸大肌下条带状弥散硬结100%(40/40),乳腺肋间肌肌间隙出现PAMHG游走10 0A(4/40).所有PAMHG隆乳材料均无对比增强,1例于乳腺腺体内发现不规则结节状增强.T2WI上所见PAMHG范围、表现与手术所见一致.结论 PAMHG取出术前T2WI-FS可以准确评价其分布范围及并发症,MRI平扫同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可以鉴别腺体内的硬结并及时发现伴发的乳腺癌,对临床取出PAMHG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过敏性紫癜(HSP)的关系。方法以本院肾脏免疫科住院治疗的31例初发HSP患儿和14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病例采血前均无用药史、急性感染性疾病史及其他合并症;采用流式细胞仪直接计数法测定HSP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CD4、CD8、CD28、CD152、CD80和CD86的表达;2组间差异比较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HS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4、CD8、CD80、CD86、CD28和CD152的表达分别为(40.56±3.23)%、(30.61±4.21)%、(6.92±2.31)%、(12.43±4.16)%、(60.38±10.12)%和(0.52±0.47)%,健康对照组CD4、CD8、CD80、CD86、CD28和CD152的表达分别为(41.96±4.46)%、(30.60±4.42)、(2.51±1.67)%、(2.34±1.43)%、(47.62±7.63)%和(0.45±0.14)%;HS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4、CD8和CD152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HS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80、CD86和CD28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紫癜性肾炎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4、CD8、CD80、CD86、CD28和CD152的表达分别为(41.55±2.11)%、(31.55±3.17)%、(6.56±2.22)%、(11.91±4.52)%、(59.79±8.92)%和(0.46±0.31)%,非紫癜性肾炎组CD4、CD8、CD80、CD86、CD28和CD152的表达分别为(40.07±2.83)%、(29.52±3.58)%、(7.09±2.48)%、(12.68±3.55)%、(61.33±10.21)%和(0.58±0.40)%,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抑制性共刺激分子CD152的表达相对降低,不能抑制刺激性共刺激分子CD28的作用,导致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可能是促进HSP发生的因素之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异常参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月娥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63-3864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乳腺肿块86例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病理诊断良性肿块70例,诊断符合率93.2%,恶性肿块16例,诊断符合率84.6%,乳腺良性肿块大多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衰减,纵横比<1;CDFI分级大多数为0-I级,RI<0.7.恶性肿块大多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欠规则,边缘不整,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后方有衰减,纵横比>1;CDFI分级大多数为Ⅱ-Ⅲ级,RI>0.7. [结论]高频彩超对诊断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后腹腔镜下马蹄肾半肾切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马蹄.肾的影像学诊断及腹腔镜技术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马蹄肾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1~47岁,平均33岁.以腰腹胀痛、血尿或尿路感染就诊.病程3~11个月.均经B超、IVU和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均为单侧患肾,左侧5例,右侧2例;患肾IVU均不显影,对侧肾脏显影良好,行后腹腔镜下马蹄肾半肾切除术.结果 后腹腔镜马蹄肾半肾切除术耗时110~150 min,术中出血20~55 ml.术后2~3 d拔除切口引流管,切口均一期愈合,3~4 d出院.7例随访2~13个月,患者原有腰腹胀痛、血尿或尿路感染症状消失,术后1个月实验室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技术行马蹄肾半肾切除术视野清晰、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降低,是治疗马蹄肾的重要术式.  相似文献   
106.
杨月娥 《护理学报》2008,15(5):43-45
总结先天性巨痣患儿手术切除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经验。10例先天性巨痣患儿,利用刃厚皮片切削法治疗7例,使用扩张器埋植、扩张皮瓣转移切除修复法治疗2例,1例使用刃厚皮片切削法+扩张器埋植、扩张皮瓣转移切除修复法综合治疗。做好患儿及其家属围术期心理护理,以纠正患儿不良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由于创面面积大、边缘不规整,做好术区备皮;术后3~5 d为渗液出现的高峰期,注意患者渗液量和颜色;观察患儿扩张皮瓣和转移皮瓣的血运情况,监测皮瓣指压反应时间;做好扩张器注水护理,每次生理盐水注入20~40 ml,以不引起患儿疼痛等不适症状为宜;由于患儿的治疗周期长,做好治疗间隔的出院期间的出院治疗。本组患儿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通过阐述高职高专药剂学课程改革背景、分析相关职业工作过程、解构重构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8.
异丙酚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临床相关浓度异丙酚对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受联胺诱导脂质过氧化损伤时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3~4 代于融合状态,分为不加联胺正常培养及加联胺损伤两组,分别向两组中加入0、12.5、25、50及100μm ol/L异丙酚作用30分钟,再向联胺损伤组中加入1.0×10- 4m ol/L联胺作用80 分钟。测定各组丙二醛(MDA)浓度,分别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随着异丙酚浓度的升高,受联胺损伤内皮细胞的MDA 含量明显下降,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高浓度异丙酚明显降低基础MDA 的产生。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异丙酚对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评价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细胞双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及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 :按统一方法观察接种后副反应发生情况 ,以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方法测定免疫前后血清中和抗体。结果 :对 10 0人进行系统观察 ,局部反应与全身反应发生率均为 2 .0 0 % ,总反应率为 4.0 0 % ,其中强反应发生率为 1.0 0 % ;无头疼、头晕、恶心、皮疹等全身症状及注射处硬结、痒、烧灼感、淋巴结肿痛等局部症状发生。免疫后Ⅰ型病毒中和抗体阳转率为 92 .5 0 % ,Ⅱ型病毒中和抗体阳转率为 95 .0 0 % ,90 .0 0 %受观察者对两型病毒均阳转。结论 :该疫苗具有良好的接种安全性及血清学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0.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等特点。早期阶段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向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展。AP发病机制繁杂,涉及多个细胞分子层面。目前已经明确氧化应激和活性氧(ROS)的生成参与了AP的生理病理过程,这与胰腺细胞内的抗氧化酶数量少及活性低有关。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维持组织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金钥匙”,通过与下游血红素加氧酶-1(HO-1)等抗氧化酶协作,构成了体内对抗氧化反应和炎症的重要信号通路。中药因其多成分、多靶点、多给药方式、多方剂等特点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疗效。基于中西医协同理念,目前中药在治疗AP方面也逐渐成为新热潮。AP胰腺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与Nrf2/HO-1信号通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通过中医药干预可以有效清除ROS,影响炎症途径,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保护胰腺的作用,提示该通路在AP中有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来关于中医药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治疗AP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阐述,总结出以该通路为靶点的中药单体主要以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益气温中类为主,中药复方包括茵陈蒿汤、清胰Ⅱ号等,以期为AP疾病的防治及进一步的药物开发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