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8篇
  免费   779篇
  国内免费   461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504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1075篇
内科学   586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科学   907篇
综合类   2252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43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945篇
  9篇
中国医学   685篇
肿瘤学   40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磁转染MUC1/Y基因入树突状细胞抗膀胱肿瘤的免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磁转染人MUC1/Y基因至人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以及在体外诱导特异忡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方法:以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作为载体,在多聚赖氨酸(PLL)的辅助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MUC1/Y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UC1/Y.在铜-硼-锡磁块的固定磁场作用下转染至人DC中,荧光显做镜下以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其转染效率;再将这种转基因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致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MUC1/Y特异性抗膀胱癌(膀胱肿瘤BIU87细胞系)的杀伤活性,即分别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和透射电镜观察CTL诱导靶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基冈修饰后的DC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IFN-γ了的能力。结果:pEGFP-C1/-MUC1/Y转染效率为15%左右,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后能诱导出湿著的MUC1/Y特异性的CTL对BIU87细胞的杀伤实验表明T-DC-MUC1的杀伤活性约为52%,显著高于埘照组T-DC诱导的CTL;住透射电镜下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部分BIU87膀胱肿瘤细胞出现了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周围等早期凋亡表现;基因修饰后的DC能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FN-γ,与未转染的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在固定磁场的作用下成功将MUC1/Y基因转入DC,并可有效诱导出特异性的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生存质量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便利抽取住院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应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测量其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结果 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呈中等强度,评分为87.30±13.22;生存质量评分为84.17±6.13;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对COPD患者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其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明确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后肺动脉发育、瓣膜反流及右心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2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31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1例;患儿手术时14d~14.50岁(47.90±53.84)个月,均采用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随访评估其吻合口及肺动脉发育情况、肺动脉与三尖瓣反流及其与随访时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右心室应变等指标评估右心功能。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随访27例(27/31,87.1%),随访时间4~129(35.97±28.24)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根治术后元吻合口再狭窄,姑息术后吻合口相对狭窄4例。吻合口及左、右肺动脉的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后早期;肺动脉反流及i尖瓣反流加重,但肺动脉反流量与随访时间无相关关系。远期右心功能整体良好。结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效果良好,吻合口及肺动脉分支可生长发育,术后中远期右心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剖宫产产妇15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术后双侧TAP分别注射0.25%、0.20%、0.15%罗哌卡因1.5mg/kg,并使用PCIA。观察和记录术后4、8、12、24和48h产妇VAS评分。并记录产妇镇痛满意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发生TAP相关并发症(穿破腹膜入腹腔、腹壁严重损伤、感染出血、局麻药误入血管及局麻药中毒)。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产妇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点A组和B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A组和B两组产妇对镇痛满意率明显增加、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三组产妇未发生穿破腹膜入腹腔、腹壁严重损伤、感染出血、局麻药误入血管及局麻药中毒等TAP相关并发症。结论 0.20%以上罗哌卡因TAP阻滞联合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5.
目的:做骨密度检测时,应用椎体骨折评估软件发现椎体骨折,提高椎体骨折诊断率。方法连续对217例≥50岁绝经后女性做股骨近端骨密度检测时,行胸腰椎侧位扫描,应用椎体骨折评估软件发现椎体骨折。根据骨密度T值分为T>-2.5组和T≤-2.5组,年龄分为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组,绝经年限分为0~9年组、10~19年组和≥20年组,分析骨密度、年龄和绝经年限对椎体骨折率的影响,为了了解VFA对椎体骨折的评估的一致性,由同一位研究人员间隔2个月后再次对影像进行评估,采用Kappp统计方法行重复性检验。结果骨密度T>-2.5患者椎体骨折率为21.6%,T≤-2.5患者椎体骨折率34.8%;各年龄组椎体骨折率:50-59岁为12.5%,60-69岁为25.6%,≥70岁为44.8%;绝经年限长的女性椎体骨折率显著升高。重复性检验提示一致性强度极强。结论对绝经后女性做骨密度检测时,同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有利于提高椎体骨折和骨质疏松诊断率。  相似文献   
76.
目的:应用瘢痕疙瘩动物模型探索瘢痕疙瘩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临床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构建裸鼠的瘢痕疙瘩动物模型,对动物模型进行光动力试验治疗前并对动物模型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构建的裸鼠动物模型基本保持瘢痕疙瘩的结构特征,光动力治疗后瘢痕组织变小,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减少。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瘢痕疙瘩有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原因,探讨甲状腺癌首次及再次手术合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57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方式为残留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根据术中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是否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或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结果: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腺体肿瘤残留率51.2%(22/43),转移淋巴结残留率57.9%(33/57)。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3%(3/57)及1.8%(1/57)。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14.0%(8/57),无永久性甲状腺旁腺损伤。结论:对怀疑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应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应予残余甲状腺切除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和(或)颈侧区淋巴结清除,首次手术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最好行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或加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增强CT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的价值。方法分析22例孤立性SMA夹层的CT特征,提出新的分型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2例夹层均累及SMA弯曲部前壁,其中21例(21/22,95.45%)经增强CT确诊;夹层近端距SMA开口平均(10.31±8.67)mm(0~32.03mm),夹层长度平均(73.37±42.69)mm(15.96~205.91mm)。按症状分组,无症状组(4例)夹层近端距SMA开口平均距离为(16.21±10.97)mm(1.00~32.03mm),有症状组(18例)平均为(9.17±6.15)mm(0~25.98mm);无症状组夹层长度平均为(34.81±44.01)mm(15.96~73.84mm),有症状组平均为(83.46±41.90)mm(26.40~205.91mm)。无症状组真腔狭窄率平均为44.16%±12.33%,有症状组为74.35%±22.37%(P=0.042)。随着夹层向SMA远、近端延展,保守治疗效果变差。结论增强CT是诊断SMA夹层的有效方法。孤立性SMA夹层均累及SMA弯曲部前壁,临床症状及疗效与夹层长度和真腔狭窄度有关。本研究提出的新分型方法有助于全面描述SMA夹层的影像学特征,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94 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为研讨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7 例。比较观察不同护理方式所获得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手术患者中,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的应用,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方式安全性高,可以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经内侧入路保护内侧结构,两个不同方向内固定治疗以内侧大块劈裂为主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膝内侧切口保护内侧软组织结构,不同方向固定胫骨内侧骨折块治疗涉及大块劈裂的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27~63(39.2±3.2)岁。术前影像学检查(X线或CT)确诊,取膝关节内侧切口入路,保护膝内侧结构同时行内侧和内后侧钢板支撑内固定术;合并外侧平台骨折予外侧或外后侧切口复位固定。术后即刻根据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年随访时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术后通过X线及临床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发症及相应转归。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明显并发症。2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0~24(17.2±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9~16(11.1±3.2)周。术后骨折复位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18(16.7±1.5)分;优16例,良3例,可2例。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60~100(87.3±6.7)分;优18例,良2例,可1例。结论:对于大块劈裂的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内侧切口、充分保护膝内侧结构、两个不同方向支撑钢板固定方法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