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4篇
  免费   2614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耳鼻咽喉   263篇
儿科学   456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1884篇
口腔科学   502篇
临床医学   3581篇
内科学   2504篇
皮肤病学   399篇
神经病学   493篇
特种医学   9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125篇
综合类   8053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175篇
眼科学   361篇
药学   3616篇
  46篇
中国医学   2542篇
肿瘤学   1318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838篇
  2021年   1071篇
  2020年   943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760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1059篇
  2014年   1548篇
  2013年   1800篇
  2012年   2592篇
  2011年   2731篇
  2010年   2446篇
  2009年   2331篇
  2008年   2272篇
  2007年   2186篇
  2006年   2010篇
  2005年   1515篇
  2004年   1074篇
  2003年   870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颅底手术入路提高鞍上、三脑室、脚间池大型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提高疗效。方法:采用不同颅底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37例鞍上、三脑室、脚间池大型颅咽管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5例,次全切除2例。术中解剖保留垂体柄31例,所有患者术后伴有不同程度一过性尿崩、动眼神经麻痹10例。全部病例平均随访3年,复发1例。结论:对位于鞍上、三脑室和脚间池的大型颅咽管瘤应根据肿瘤的不同生长方向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充分暴露鞍区各脑池、视神经、前循环及其穿通支和三脑室底部等结构,对脑组织和脑神经牵拉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易控制,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2.
全髋置换术对下肢短缩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肢体短缩的纠正。方法:2000年2月~2002年12月,将30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进行了研究:男19例,女12例。术前通过临床及对骨盆前后位X线片的测量评估双下肢不等长的程度,然后利用模板预测髋臼及股骨假体的置入位置,估计股骨颈的截骨水平以维持双下肢等长。术中先标记并测量股骨近端至髋臼上方两标记之间的距离,而后在术前估计的位置进行股骨颈截骨。置入假体试模之后再次测量两标记之间的距离和检查髋周软组织的张力、关节活动和drop-kick试验。最后通过调整股骨头假体颈部或头部长度进一步进行纠正。结果:22例肢体短缩2cm以上的病人中。术后双下肢等长(双下肢相差在1cm内)20例,2例仍有短缩,1例短3cm,另1例短1.5cm。8例肢体短缩在1~2cm的病人术后肢体完全等长。全部病人没有髋关节的僵硬和疼痛,活动范围恢复75%以上26例,恢复50%~75%4例。结论:通过术前测量评估,术中定位测量。术中软组织充分松解,置入假体试模后再次测量和检查髋周软组织的张力、关节活动和drop-kick试验,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的短缩。  相似文献   
83.
1910年,Mixter等[1]用丝线固定寰椎后弓和枢椎棘突,开创了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先河.此后,学者们创建了一系列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按入路分为前路技术和后路技术.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洛赛克对应激性溃疡进行防治与胃肠道感染几率增加之间的关系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存活30 d以上病人176例,测定不同时间胃液pH值并分析防治应激性溃疡与发生胃肠道感染的相关性以及相应对策。结果在126例持续应用洛赛克的患者中,持续应用>7 d的患者胃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持续应用≤7 d的病人。其余50例间隔应用洛赛克患者与126例持续应用洛赛克患者相比,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间隔应用洛赛克患者胃肠道感染发生率较持续应用洛赛克>7 d的患者明显下降。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防治>7 d者,由于胃酸分泌严重抑制,增加胃肠道感染发生率。间隔性应用洛赛克治疗在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同时,可明显减少胃肠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腋下型肱骨头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作者在临床中遇到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重建钛板枢椎椎弓根螺钉及颗粒状植骨枕颈融合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重建钛板螺钉及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在枕颈融合中的应用。方法 2002年4月~2005年1月,选择枕颈区不稳定患者19例,年龄31~67岁;病程3个月~2年。其中枕寰枢椎复合畸形8例,陈旧性寰枢椎骨折脱位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寰椎前脱位2例,枢椎齿状突肿瘤1例。JOA脊髓功能评分平均9.8分。使用重建钛板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枕颈部,同时枕骨与枢椎后弓间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结果 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切口Ⅰ期愈合。19例均获随访6个月~2年8个月,平均16个月,均获得了骨性融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脱。JOA脊髓功能评分平均达14.4分。结论 重建钛板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靠,置入方便,自体颗粒状松质骨具有较高的融合率,在枕颈融合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7.
从机械和电路两方面分析了 KLHZ-001型后装机出源阻力大的原因 ,并分别阐述了维修办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索妊娠期精神压力对大鼠子代早期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采取产前束缚压力,建立妊娠期大鼠精神压力暴露模型。然后对子代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分析妊娠期压力对子代早期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性别间的差异,同时检测实验前、后子鼠的血清肾上腺酮的变化。【结果】①在隐蔽平台试验中,对照组的平均潜伏期较实验组短,但差异无显著性(F=0.599,P>0.05)。②在保持力试验中,对照组在原平台所在象限逗留的时间大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F=4.588,P<0.05)。③子代血清肾上腺酮的测定结果表明:水迷宫测试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F=0.169,P>0.05);实验后,实验组血清肾上腺酮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F=6.098,P<0.05)。【结论】①妊娠压力可导致子代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②妊娠压力造成子代在应激情况下血清肾上腺酮的过度分泌。③妊娠压力对子代的影响没有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9.
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设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杀基因疗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措施。但如何有效提高疗效是目前仍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由于免疫机制在自杀基因疗法旁杀伤效应中的重要作用,激活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自杀基因抗肿瘤作用的炎症免疫微环境,是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的主要策略。中医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方面具有肯定的作用,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将自杀基因疗法与中医中药联合应用,有可能起到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防止肿瘤复发的作用。提出了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新设想,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s,HSC)中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2)表达的影响。从分子和蛋白水平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50%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过程中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干预。应用RT-PCR才Western Blot技术,在分子和蛋白水平检测体外分离大鼠HSC中的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组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HSC中TIMP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干预可下调大鼠HSC中TIMP-1的表达,对实验性肝纤维化起到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