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558篇 |
免费 | 13114篇 |
国内免费 | 79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84篇 |
儿科学 | 1897篇 |
妇产科学 | 727篇 |
基础医学 | 7376篇 |
口腔科学 | 2430篇 |
临床医学 | 14526篇 |
内科学 | 10508篇 |
皮肤病学 | 1159篇 |
神经病学 | 3081篇 |
特种医学 | 5654篇 |
外科学 | 10395篇 |
综合类 | 36320篇 |
现状与发展 | 28篇 |
预防医学 | 14474篇 |
眼科学 | 1708篇 |
药学 | 15960篇 |
211篇 | |
中国医学 | 14217篇 |
肿瘤学 | 57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1篇 |
2023年 | 1747篇 |
2022年 | 4348篇 |
2021年 | 5489篇 |
2020年 | 4750篇 |
2019年 | 2600篇 |
2018年 | 2640篇 |
2017年 | 3654篇 |
2016年 | 2821篇 |
2015年 | 5219篇 |
2014年 | 6571篇 |
2013年 | 8441篇 |
2012年 | 11698篇 |
2011年 | 12629篇 |
2010年 | 11547篇 |
2009年 | 10063篇 |
2008年 | 10233篇 |
2007年 | 9676篇 |
2006年 | 8729篇 |
2005年 | 6693篇 |
2004年 | 4614篇 |
2003年 | 3720篇 |
2002年 | 2997篇 |
2001年 | 2677篇 |
2000年 | 1855篇 |
1999年 | 604篇 |
1998年 | 148篇 |
1997年 | 134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2篇 |
1966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用舍曲林治疗,研究组联合MECT治疗,每周2~3次,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周末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1)研究组治疗第1周末PTSD-SS和BPRS分值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2)第2、3、4周末2组PTSD-SS和BPRS分值均下降,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第4周末2组的减分率分别为92.15%和81.33%(P〈0.05),2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舍曲林联合MECT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单用舍曲林比较,前者治疗效果更好,起效更快,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 联合体积测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观察忧郁型抑郁症及精神病型抑郁症的海马、杏仁核体积及其静脉系统变化,探究2组亚型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18例忧郁型抑郁症、14例精神病型抑郁症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海马、杏仁核的T1-MR形态扫描及SWI技术扫描,对比分析其体积及其静脉系统的变化规律.结果 2组亚型抑郁症患者的双侧海马体积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而2组亚型之间体积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精神病型抑郁症的杏仁核体积显著小于忧郁型抑郁症及正常对照组,忧郁型抑郁症的双侧杏仁核体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组亚型抑郁症患者的侧脑室下静脉的直径、长度均显著小于正常组,而2组亚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杏仁核体积缩小可能是精神病型抑郁症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此种改变或许可以作为鉴别2种抑郁亚型的一项较为客观的指标.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积缩小与静脉萎缩之间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不同时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CT证实的ICH患者MR图像,结合出血时间进行分期,分析各期MR信号特点,并测量血肿内部及健侧对应部位ADC值,对各期ADC值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急性期、亚急性晚期、慢性期血肿DWI大部为高信号,其中超急性期血肿边缘见低信号环;急性期、亚急性早期DWI以低信号为主,边缘见高信号环;各期患侧ADC值与健侧比较均明显下降,其中急性期和亚急性晚期下降幅度最大;除慢性期外双侧ADC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出血各期DWI信号有一定特征性,血肿中心ADC值较健侧降低,DWI可以鉴别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技术在结直肠病变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85例临床疑诊结直肠病变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经双能软件处理得到动、静脉期VNC图,比较真实平扫与VNC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诊断符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双能双期扫描辐射剂量较常规三期扫描辐射剂量降低约34.8%。VNC CT值在肠道病变、转移淋巴结、肠周脂肪中低于真实平扫(P<0.05或P<0.01),而在肝脏及肝转移灶高于真实平扫(P<0.01),动、静脉期VNC无明显差异(P>0.05)。真实平扫及动、静脉期VNC观察到的肠壁厚度、淋巴结大小、周围侵犯及肝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肠道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噪声低于真实平扫(P<0.05),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高于真实平扫,图像评分与真实平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病变,双源CT双能量VNC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病变诊断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大连市交通伤与跌倒所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创伤骨折的救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从信息中心调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损伤原因分为交通伤骨折和跌倒骨折:交通伤骨折8037例,死亡16例(0.20%);跌倒骨折4172例,死亡9例(0.22%)。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结果交通伤骨折病例每年相当,而跌倒骨折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两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交通伤骨折多发生于第3、4季度(54.65%)和青壮年男性(20~60岁,73.97%);跌倒骨折高发于第1、4季度(53.40%)和老年女性(>55岁,65.56%)。交通伤和跌倒骨折分别以下肢骨折和髋部骨折常见,而交通伤脊柱骨折死亡率最高(0.62%)。交通伤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日(21.73d)比跌倒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日(12.55d)长(P<0.05),交通伤骨折所需平均住院费用也高于跌倒骨折患者(26765元VS 23675元,P<0.05)。结论交通伤骨折的伤害形势严峻,同时跌倒骨折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应根据各自流行病学的特点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进而降低创伤骨折危害加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时四种成像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0例临床疑为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采用经验值、智能跟踪(触发监测点设在腘动脉及腹主动脉两类)、Test Bolus技术等四种方法行血管成像,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adw4.5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比较四组CTA图像质量并做t检验,P值小于0.05可认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四组方法在双侧股腘动脉段均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而双侧小腿及足部动脉段有明显图像质量差异.其中,Test Bolus技术D组图像质量优于经验值A组及智能跟踪B组(t=3.254、P<0.05).智能跟踪C组图像质量优于经验值A组及智能跟踪B组(t=3.377、P<0.05);Test Bolus技术D组与智能跟踪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t=0.783、P>0.05).经验值A组与智能跟踪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t=0.801、P>0.05).结论 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四组方案在双侧股腘动脉段均能取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而腘动脉水平智能跟踪触发和Test Bolus技术对于小腿及足部动脉段的显示则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胎儿左、右心室心肌节段功能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采集81例PIH胎儿,包括妊娠高血压组(GH组)2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MPE组)2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SPE组)32例,以及136例正常胎儿(对照组)的心脏四腔观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右心室各节段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期峰值运动速度(Vd)、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和舒张期峰值应变率(SRd)。结果 217例胎儿中成功采集图像192例。PIH各组左、右心室壁Vs和Vd均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减低(P<0.01),S、SRs和SRd在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组左、右心室壁Vs、Vd、S、SRs和SRd与对照组相应节段心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组右心室壁S、SRs和SRd较对照组降低(P<0.05);SPE组左、右心室壁S、SRs和SRd较对照组、GH组和MPE组均降低(P<0.05),右心室壁Vd较对照组及GH组降低(P<0.05)。结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以检测PIH胎儿左、右心室心肌节段功能的变化,PIH对子痫前期胎儿左、右心室功能均有影响,以右心功能损害首先发生。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化学防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除草剂在人工点喷和机械茎叶处理对白喉乌头防除效果以及除草剂对禾草类和杂类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防除措施能有效抑制白喉乌头的生长,人工点喷针对性强,基本能够做到全面清除白喉乌头,有利于禾草类和杂类草的增产,对草地植被危害较小;机械处理,也能够明显的抑制白喉乌头的生长繁殖,但是由于其施药方式的影响,对乌头的抑制作用较人工点喷弱,对其他阔叶类植被也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较长时间后也能促进禾类草的增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 DHA-PC )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DHA鱼油+卵磷脂联合用药(DHA+Lecithin)(60+200)mg/kg(阳性对照)、DHA-PC 50、100、200 mg/kg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小鼠自由饮食饮水,溶剂对照组小鼠按0.2 ml/10 g的体积灌胃给予生理盐水, DHA+Lecithin(60+200)mg/kg组和DHA-PC 50、100、200 mg/kg组小鼠均按0.2 ml/10 g的体积灌胃给药,1次/d,连续30 d。通过测定小鼠直接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阈下剂量睡眠发生率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时间,观察DHA-PC对小鼠睡眠的作用。结果3种剂量的DHA-PC对小鼠体质量均无影响。直接睡眠实验结果表明,3种剂量的DHA-PC对小鼠直接睡眠无影响。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结果表明, DHA-PC 50、100、200 mg/kg组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分别为(56.2±13.7),(57.9±25.4)及(64.1±18.4)min,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32.9±10.8) min ( P <0.05);DHA +Lecithin (60+200) mg/kg 组小鼠的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为(38.6±11.7)min,高于溶剂对照组小鼠(32.9±10.8)min,但无明显差异;DHA-PC 200mg/kg组明显高于DHA+Lecithin (60+200)mg/kg组(P<0.05)。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结果表明,DHA-PC 200 mg/kg组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入睡率(70%)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10%)(P<0.05);DHA+Lecithin (60+200) mg/kg组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入睡率(60%)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10%)( P<0.05)。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期实验结果表明,DHA-PC 200 mg/kg和DHA+Lecithin (60+200) mg/kg组小鼠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时间分别为(22.9±4.1)和(19.5±2.7)min,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31.3±6.9)min(P<0.01),且DHA+Leci-thin(60+200)mg/kg组小鼠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时间为(19.5±2.7)min,明显低于DHA-PC 50和100 mg/kg组,二者分别为(27.3±2.4)和(26.9±4.2)min。结论 DHA-PC具有改善小鼠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