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7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00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425篇
内科学   406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1054篇
预防医学   414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511篇
  2篇
中国医学   388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探讨闭合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Ast)形态学变化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内皮素-1(ET-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78只大鼠随机分为12个损伤组和1个假损伤对照组,每组6只.损伤组制备Marmaruu脑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伤后0h、0.5 h、1 h、1.5 h、2 h、6 h、12 h、36 h、48 h、60 h、66 h、72 h断头取脑,在脑干损伤灶周围取部分脑组织,常规固定切片HE染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计算机彩色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Ast形态,RT-PCR法检测GAP-43及ET-1 mRNA.结果:闭合性脑损伤后0.5 h Ast反应性肿胀最明显,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Ast反应性肿胀程度降低、肿胀Ast的数目减少.伤后6~72 h脑组织GAP-43 mRNA及ET-1 mRNA均较假损伤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GAP-43及ET-1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2.
全世界有5亿多人口感染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选择仍然是有限的。短发夹状RNA(shRNA)干扰为抗病毒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此文回顾目前shRNA干扰抗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研究的有关进展,并讨论其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3—2020-07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癫痫持续状态患儿9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视频脑电图结果.结果 94例中,<1岁40例(42.5%),死亡9例(22.5%);1~3...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研究榛蘑脂溶性部分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从食用菌榛蘑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采用DPPH法测定榛蘑脂溶性部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鉴定出35个成分,占脂溶性部分的90.83%以上。结论:榛蘑脂溶性成分主要为酯类和饱和烷烃类物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加大而不再加大。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研究豫医无毛小鼠突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对豫医无毛小鼠和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二者扩增片段克隆后测序,对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特异性程度。结果 本实验共测出豫医无毛小鼠DNA序列1746bp和昆明小鼠DNA序列1733bp,两者不同之处有32处,均位于内含子,突变形式包括插入、缺失和点突变。结论 无毛性状的产生可能与内含子中的插入、缺失和点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6.
溃疡性结肠炎根据临床症状可依《伤寒杂病论》“下利”“便血”等论治。按照条文描述及经方配伍特点,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性特征,可将经方分类总结:桂枝汤类方、姜附汤类方多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表里虚证者;柴胡汤类方适用于气机郁滞者;泻心汤类方适用于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者;芩连类方、承气汤类方适用于里实热证者。临证可据证选用类方,或单方,或合方,可获得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索Ⅰ型Na /H 交换器(NHE1)在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PMVECs。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比色法测试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BECEF-AM荧光探针染色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酸碱度,检测NHE1的活性;PT-PCR技术检测NHE1的mRNA表达。结果LPS不仅使细胞活力降低35%(P<0.05),使上清液中LDH和MDA分别升高3倍和2.5倍(P<0.05),而且使NHE1的活性增强,mRNA表达增多(P<0.05)。但是NHE1的抑制剂———环己阿米洛利(HMA)能显著抑制LPS引起的这些变化(P<0.05)。结论NHE1的活性增强和表达增多是LPS引起大鼠PMVECs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8.
修辞格是翻译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修辞格转换翻译的使用,是为了让读者明白易懂。因此,翻译必须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语言群体,由于表达习惯的不同,词语排列的顺序就不一样,直译就不太合适,而要考虑翻译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9.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比较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的基因芯片数据,初步鉴定与哮喘相关的基因以及治疗哮喘的潜在药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GSE74986基因芯片,使用GEO2R分析得出差异表达基因,采用Morpheus制作差异表达基因的热图;通过DAVID 6.8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使用String 10.5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基因。进一步使用Cytoscape 3.6.1的插件MCODE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模块分析。通过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筛选治疗哮喘的小分子药物。结果:筛选出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9个上调基因和481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生物过程与通路主要富集在染色质沉默、核糖核酸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调节、蛋白质转运、信使核糖核酸加工、核糖核酸剪接以及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核糖核酸转运、髓样分化因子依赖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血小板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共得出9个核心基因,包括T-复合蛋白1θ亚基(CCT8),T复合物蛋白1α亚单位(TCP1),26S蛋白酶调节亚单位S10B(PSMC6),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 A1,细胞周期蛋白C(CCNC),HSP90AB1,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6(PSMD6),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SP14),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得出2个重要模块,模块里的基因主要涉及剪接体和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蛋白修饰以及核糖核酸修饰等生物过程。治疗哮喘的潜在小分子药物有茴香霉素和金雀异黄素等。结论:差异表达基因和核心基因促进了对哮喘发病分子机制的理解,为哮喘的诊治提供了潜在的基因靶标与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建立UPLC法测定生、制白术配伍枳术丸中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素、橙皮素、辛弗林、荷叶碱、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中的含有量。方法枳术丸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 1 mm×100 mm,1. 8μm);流动相0. 1%甲酸-0. 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4 m L/min;柱温30℃;283 nm波长下测定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素、橙皮素、辛弗林、荷叶碱、白术内酯Ⅱ;220 nm波长下测定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7. 5%~100. 6%,RSD 1. 89%~3. 16%。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枳术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