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89篇 |
免费 | 2971篇 |
国内免费 | 180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7篇 |
儿科学 | 606篇 |
妇产科学 | 188篇 |
基础医学 | 1981篇 |
口腔科学 | 564篇 |
临床医学 | 4410篇 |
内科学 | 2619篇 |
皮肤病学 | 367篇 |
神经病学 | 503篇 |
特种医学 | 1018篇 |
外科学 | 3400篇 |
综合类 | 9026篇 |
现状与发展 | 8篇 |
预防医学 | 4443篇 |
眼科学 | 493篇 |
药学 | 3988篇 |
33篇 | |
中国医学 | 3183篇 |
肿瘤学 | 12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337篇 |
2022年 | 973篇 |
2021年 | 1129篇 |
2020年 | 1128篇 |
2019年 | 546篇 |
2018年 | 577篇 |
2017年 | 829篇 |
2016年 | 676篇 |
2015年 | 1220篇 |
2014年 | 1689篇 |
2013年 | 2112篇 |
2012年 | 3096篇 |
2011年 | 3220篇 |
2010年 | 3106篇 |
2009年 | 2815篇 |
2008年 | 2842篇 |
2007年 | 2677篇 |
2006年 | 2412篇 |
2005年 | 1963篇 |
2004年 | 1340篇 |
2003年 | 1068篇 |
2002年 | 765篇 |
2001年 | 736篇 |
2000年 | 569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脑组织氧饱和度监测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将73例MAS患儿按病情分为两组,轻型38例为MASⅠ组,中、重型35例为MASⅡ组,应用无创组织氧监测仪对生后1、3、5、7 d的MAS患儿进行脑组织氧合状态的监测,并与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生后的1、3、5、7 d,正常新生儿与MASⅠ组和MASⅡ组患儿脑组织氧饱和度比较,MAS患儿的脑组织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MASⅠ组患儿临床虽无明显缺氧症状及体征、肺部病变较轻,但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出生后第3天的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有显著性差异(P<0.01);MASⅡ组患儿生后的第1、第3、第5、第7天脑组织rSO2明显降低,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各时相rSO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AS患儿脑组织rSO2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缺氧的加重和持续时间增加可进一步加剧脑损伤,对MAS患儿应积极行呼吸道管理及加强护理,避免缺氧加重。采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对MAS的患儿进行动态监测,早期了解脑组织氧合状态,结合全身氧供需的变化,及时调整氧疗措施,对减轻缺氧脑损伤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荆防颗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及轻症治疗的推荐用药,本文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及活性检测,阐明其潜在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酶学方法测定荆防颗粒提取物对新型冠状病毒3-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 (3CLpro)、papain like protease (PLpro)、spike protein receptor-binding domain (S-RBD)及人cyclooxygenase-2 (COX-2)的抑制活性,利用氨水引咳小鼠模型测试其止咳作用;基于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对荆防颗粒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阐明其化学组成;采用酶学实验、分子对接、定点突变等方法测定荆防颗粒中抑制3CLpro、PLpro的主要活性成分并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荆防颗粒提取物对新型冠状病毒3CLpro、PLpro蛋白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COX-2抑制活性及止...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以子宫鳞癌SiHa细胞为靶细胞,分析甘氨双唑钠是否可影响宫颈鳞癌SiHa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性.方法 不同浓度顺铂、甘氨双唑钠及两药联合作用于SiHa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细胞活力测定等方法 检测对SiHa细胞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顺铂对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P<0.05),而不同浓度甘氨双唑钠对SiHa细胞影响不显著(P>0.05).顺铂(5μg/mL)与不同浓度CMNa合用可明显增强顺铂对SiH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且随CMNa浓度的增加,组间抑制作用越明显(P<0.01).结论 联合应用甘氨双唑钠可提高顺铂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为临床制定宫颈癌化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析了计量法在医院实施20多年中的问题与实际效果,认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医疗卫生的工作计量器具不易被列为强制检定项目。 相似文献
115.
CHENG Jianwei SHI Yun WANG Youjie YE Linxiang ZHOU Yikai.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6,(4)
提出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判定工作程序及步骤,给出已知污染物或未知污染物造成健康损害判定工作框图,并提出健康损害判定:①必须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资质认定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判定机构承担;②具有健康损害判定资质的机构应建立相应专家组;③健康损害判定专家组按相关标准根据医学诊断、环境证据及因果关系进行健康损害判定。 相似文献
116.
200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石景山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现状,及时了解VCT门诊存在的问题,便于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计划,使VCT门诊更多更及时地发现HIV感染者。方法对2008年1~12月到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VCT门诊求询的580名求询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求询原因、危险行为等信息,由求询者决定是否接受HIV抗体检测。结果580名求询者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占80.5%;男女比例为1.4∶1;41.6%未婚,52.9%已婚;初中及以下文化占51.0%;求询原因以非婚异性性行为为主,占54.3%;92.4%接受HIV抗体检测,其中阳性3例,HIV抗体检出率为0.6%;3例阳性者均为通过男男性接触感染,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抗体检出率为8.3%。结论求询者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求询原因多样,以非婚异性性行为为主,HIV抗体感染者以男男性接触人群为主。VCT能有效发现HIV抗体阳性者,应广泛开展VCT工作,加强对男男性接触者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浙江省宁波市16所医院急诊科268名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同情心疲乏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护士版NASA任务负荷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68名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得分(103.56±11.79)分;工作压力得分(87.68±17.85)分;心理负荷得分(82.97±14.68)分;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负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同情心疲乏评分呈正相关(P<0.01);急诊科护士工作年限、工作压力及心理负荷是其同情心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工作年限、工作压力及心理负荷影响其同情心疲乏,提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护士情绪管理与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等方法,改善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姜天麻对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前期姜制天麻前后已确定的20种差异性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预测这些成分与偏头痛相关靶点之间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的网络图,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 (PDGF-D)对人肺癌H129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肺癌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载体)和PDGF-D组(转染GV230-PDGF-D质粒),同时设空白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DGF-D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量。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载体)、PDGF-D组(转染GV230-PDGF-D质粒)、PDGF-D+PD98059组(转染GV230-PDGF-D质粒+ERK抑制剂PD98059)和PD98059组,PD98059终浓度为10μmol·L-1。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基酶(p-ERK)、细胞外信号调节基酶(ERK)、锌指转录因子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1 (MMP-1)和跨膜黏附糖蛋白CD4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qPCR法检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分次切除在皮肤病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10年来对498例皮肤病损患者接受分次切除治疗的观察和分析,评估了皮肤病损分次切除的疾病适应证、部位适应证、切口的合理安排和优缺点等。结果所有病例中切除次数为2次的病例457例,治疗时间5~13月,平均(8.06±3.45)月;3次及以上41例,平均(3.12±0.32)次,治疗时间12~21月,平均(13.76±1.34)月。术后随访6~13月,复发5例,其中色素痣3例,疤痕疙瘩2例。色素痣再次手术切除后无复发,疤痕疙瘩采取切除加放疗后无复发。结论分次切除在较大面积及特殊部位的皮肤病灶切除术中有其特有的优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