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53篇
  免费   2800篇
  国内免费   1620篇
耳鼻咽喉   305篇
儿科学   511篇
妇产科学   179篇
基础医学   1789篇
口腔科学   466篇
临床医学   4078篇
内科学   2321篇
皮肤病学   340篇
神经病学   444篇
特种医学   901篇
外科学   3235篇
综合类   8244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968篇
眼科学   454篇
药学   3729篇
  29篇
中国医学   2974篇
肿瘤学   1098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930篇
  2021年   1069篇
  2020年   1059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780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1130篇
  2014年   1582篇
  2013年   1983篇
  2012年   2865篇
  2011年   2917篇
  2010年   2801篇
  2009年   2533篇
  2008年   2589篇
  2007年   2432篇
  2006年   2137篇
  2005年   1740篇
  2004年   1195篇
  2003年   981篇
  2002年   717篇
  2001年   694篇
  2000年   526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survivin与nmp22对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和尿nmp2 2的表达对诊断尿路上皮肿瘤的价值。 方法 :对4 8例尿路上皮肿瘤患者 ,在行膀胱镜检查或手术前留新鲜尿液分别行尿脱落细胞survivin、尿nmp2 2和尿脱落细胞检查 ,并分别比较各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尿路上皮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涂片中survivin表达 4 8例中4 6例阳性 ,尿NMP2 2有 38例阳性 ,而尿脱落细胞学仅 15例阳性 ,survivin的敏感性高于nmp2 2及脱落细胞学 (P <0 .0 5及P <0 .0 1)。三者的特异性分别为 10 0 %、90 %和 10 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方法简单无创敏感性、特异性高对诊断尿路上皮肿瘤的价值优于尿nmp2 2。  相似文献   
152.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卒中致意识障碍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刚 《实用全科医学》2003,1(3):198-199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卒中致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 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卒中有意识障碍患者40例 ,与同期该类患者 4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 ,治疗组转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卒中致意识障碍 ,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转醒时间 ,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提高MR泌尿系水成像(MRU)对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正确性。方法:收集46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RU对输尿管癌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46/46)及82.6%(38/46)。结论:MRU对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4.
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38例输精管吻合术者分3组(B组结扎后<2年,C组结扎后2~5年,D组结扎后>5年),13例输精管结扎为对照组(A组).在手术时取出近睪端输精管液和附睾液,光镜和电镜对精子形态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A组左右侧附睾精子正常形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显示A组与输精管结扎术后3组的精子正常形态(a)、头部畸形(b)、颈部畸形(c)和尾部畸形(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扫描电镜分别是(a)(40.28±11.53)%比(16.80±7.93)%,(6.29±4.57)%,(4.63±5.06)%;(b)(35.00±14.18)%比(59.05±14.44)%,(63.43±15.23)%,(82.05±16.71)%;(c)(20.83±6.40)%比(13.60±6.78)%,(14.71±6.82)%,(9.00±7.18)%;(d)(3.89±4.44)%比(10.55±11.73)%,(15.57±9.81)%,(4.32±7.65)%.光镜分别是(a)(49.12±20.55)%比(19.95±15.42)%,(10.00±9.50)%,(5.84±9.63)%;(b)(35.00±14.55)%比(22.55±16.24)%,(14.71±15.78)%,(10.68±18.65)%;(d)(15.80±9.55)%比(57.50±24.74)%,(75.29±23.90)%,(78.21±30.33)%.透射电镜可见精子头、颈、尾等各个部位各种细胞器均有结构异常.结论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精子的退变是全方位的,包括头、颈、尾部和多个细胞器的异常.输精管结扎术后时间越长,异常情况越严重,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NF-κB通路在大鼠急性结肠炎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结肠炎应激模型,固定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脊髓内I-κB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脊髓内COX-2 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L5-S1和C2-4脊髓内COX-2蛋白水平.结果结肠内灌注6%醋酸可产生明显局部炎症反应;急性结肠炎0.5 h后L5-S1脊髓内I-κB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急性结肠炎3 h后L5-S1脊髓内COX-2 mRNA表达开始增加,24 h后达到高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肠炎24 h后胞浆内COX-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大鼠急性结肠炎时,NF-κB通路可能通过调控COX-2的表达而介导炎症反应,I-κB有可能成为急性结肠炎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应对压力的方式与腹膜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填式结构问卷,对81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患者应对措施,同时用综合性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量表测量他们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结果:控制年龄等因素后的等级回归分析表明:使用“面对”和“自我缓解”应对方式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采用“屈从”应对方式增加焦虑的发生;文化程度高的患者采用逃避应对方式则大大增加焦虑情绪的程度,女性和经济收入高者采用面对应对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焦虑情绪的发生;“自我缓解”应对方式显著降低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可能性。结论:不同的应对方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7.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基因组和综合组。治疗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股骨头滑膜VEGF阳性细胞率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股骨头血管数目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减低,与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较高,与中药组及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数目:在A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B区,各组较模型组血管数目均有增加,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与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虽然血管数目较模型组多,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及VEGF基因转移均可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局部新生血管形成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尤以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效果为好,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 (HDF)治疗高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6例高钠血症患者行HDF治疗 ,动态观察血清钠以调整置换液成分。结果  16例患者经 2~ 8h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后血钠开始下降 ,6~ 2 8h可降至正常。结论 血液滤过透析治疗高钠血症效果确切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于小鼠皮下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右侧腹部皮下注射2x105 个Panc-02细胞建立皮下肿瘤模型.皮下肿瘤被检测24d,通过测量的皮下肿瘤的两个直径以计算出肿瘤大小(mm2).分为IL-12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小鼠.从第3~7天,IL-2治疗组,每天在肿瘤周围注射0.1 μg IL-12,对照组同时同部注射同量平衡盐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2治疗组从第7天开始Panc-02肿瘤的生长出现受到抑制.第10天,IL-12治疗组[(13.8±8.7) mm2]与对照组[(36.4±8.5) mm2],(P<0.0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天,两组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66.5±50.4) mm2 VS (264.4±46.4 )mm2, P<0.01].结论:肿瘤周围注射IL-12明显抑制Panc-02皮下肿瘤的生长,为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寻找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臀肌挛缩症(GMC)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体征及病理变化,将GMC分为A、B、C三型后,采用特制叶氏剥离刀对20例40侧各型GMC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然后按同一疗效评价标准与大转子后小切口治疗GMC的效果相比较。结果:GMC微创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9分,3周评分为10分,患者4天-6天即可恢复出院;GMC大转子后小切口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6.2分,3周评分为9.6分,患者12天-14天拆线出院。结论:GMC的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效果好、操作安全可靠、易掌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