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65篇 |
免费 | 2289篇 |
国内免费 | 13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5篇 |
儿科学 | 398篇 |
妇产科学 | 159篇 |
基础医学 | 1356篇 |
口腔科学 | 400篇 |
临床医学 | 2969篇 |
内科学 | 2088篇 |
皮肤病学 | 310篇 |
神经病学 | 361篇 |
特种医学 | 951篇 |
外科学 | 2455篇 |
综合类 | 6404篇 |
现状与发展 | 15篇 |
预防医学 | 2834篇 |
眼科学 | 259篇 |
药学 | 2778篇 |
29篇 | |
中国医学 | 2131篇 |
肿瘤学 | 9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278篇 |
2022年 | 678篇 |
2021年 | 916篇 |
2020年 | 789篇 |
2019年 | 411篇 |
2018年 | 446篇 |
2017年 | 637篇 |
2016年 | 479篇 |
2015年 | 846篇 |
2014年 | 1199篇 |
2013年 | 1498篇 |
2012年 | 2194篇 |
2011年 | 2224篇 |
2010年 | 2014篇 |
2009年 | 1934篇 |
2008年 | 1887篇 |
2007年 | 1904篇 |
2006年 | 1625篇 |
2005年 | 1330篇 |
2004年 | 868篇 |
2003年 | 775篇 |
2002年 | 591篇 |
2001年 | 570篇 |
2000年 | 444篇 |
1999年 | 153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一种心电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心电信号的相关性,对ECG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差值运算,将得到的差值序列进行DCT变换,从而实现心电数据的压缩。 相似文献
22.
雷公藤多苷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在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对 16年来在我科住院明确病理类型的 5 5 0例中 10 5例肾病综合征患儿 ,在激素逐渐减量的同时用雷公藤多苷 ( 1m g/ kg· d- 1 )治疗。 结果 :81例肾病综合征获得缓解 ,总缓解率达 77.1% ,其中 MCNS( 2 4例 )、Ms PGN ( 46例 )、MPGN ( 17例 )、MN ( 13例 )和FSGS( 5例 )的缓解率分别为 91.7%、89.1%、76 .5 %、38.5 %和 0 % ,FSGS效果最差 ;14例改善 ,10例无效。 结论 :由于病理类型不同疗效相差较大 ,临床上对激素治疗无效或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 ,应及时行肾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对病理类型为 MCNS和 Ms PGN者可单用雷公藤多苷治疗 ,以避免长期应用激素的不良反应 ,这是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与术中角膜床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矫治高度近视后屈光回退与术中角膜床厚度的关系。方法 对476 例938 只眼在我院接受Lasik 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屈光回退的病例96 例,189 只眼与未发生屈光回退的病例380 例749 只眼术中角膜床厚度及术前、术后1 w k 、1 、3 、6 m o 屈光状态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有屈光回退眼组比无屈光回退眼组平均角膜床厚度小;屈光回退眼组屈光回退程度( 术后6 mo 时) 与角膜床厚度呈负相关系,上述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 ;有屈光回退眼组术后早期(1 wk) 屈光状态略成过矫,但其后屈光回退程度在0 .5a 内呈加重趋势。结论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角膜床厚度是影响术后屈光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It has been shown that some reversible cholinesterase (ChE)inhibitors as physostigmine and pyridostigmine are prophylacticallyeffective in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The inhibition and protectionof ChE against Soman poisoning with the above mentioned drugswas investigated in mice.
- Physostigmine and pyridostigmin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ChE in whole blood in vivo and their inhibitory potencies withequitoxic doses were approximately equal (1/5 LD50 about 30%;1/2 LD50 about 45% respectively). Physostigmine also significantlyinhibited brain ChE and its potency was slightly weaker thanthat in blood; but pyridostigmine only slightly inhibited brainChE (17%) with large dose (1/2 LD50). The extent of inhibitionwas in parallel with the dosage of the drugs used.
- Physostigminehad definite protection in the blood and brainChE against Somanpoisoning. The extent of protection was inparallel with thedosage used. The protection of blood ChE bypyridostigmine wasweaker than that by physostigmine. Therewas no protection ofbrain ChE by pyridostigmine.
- The inhibitory potency of equitoxicdoses of physostigmine andpyridostigmine in the ChE of diaphragmmuscle was equal too(1/2 LD50 about 45%), and the protectiveeffect of physostigminewas still greater than that of pyridostigminein Soman poisoning.
- The time course of blood ChE inhibitionby physostigmine invivo was of short duration. While 30 minutesafter administrationof physostigmine, the ChE activity graduallyrecovered and itreturned to normal level after 4 hours. Theblood ChE inhibitionby pyridostigmine reached a peak levelafter 2 hours, and theChE activity slowly increased after 4hours, but there was 30%of ChE activity still inhibited after8 hours.
- Physostigmine and pyridostigmine, the reversibleChE inhibitorswith carbamate structure, have definite ChE protectionagainstSoman poisoning. The prophylactic efficacy was obviouslycorrelatedwith their ChE protective potency. Evaluating physostigmineand pyridostigmine based on their efficacy, toxicity, adverseeffects, duration, availability and stability, we recommendthat pyridostigmine is the drug of choice in the prophylaxisagainst nerve gas poisoning.
25.
目的 :建立检测尿液中海洋硫酸多糖类物质聚甘古酯 (911)的电泳方法 ,并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以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cetylpyridiniumchloride ,CPC)沉淀法提取尿液中 911,醋酸锌和醋酸钡两步电泳检测尿液中 911,同时测定回收率、电泳测定的检测限。结果 :实验证明该电泳法可以用于检测尿样中的 911原型物 ,911在尿液中的回收率约为 70 % ;水样中 911的检测限为 10 0 μg·L- 1,尿液中检测限为 2 5 0 μg·L- 1,超滤尿中检测限为 5 0 0 μg·L- 1,大鼠口服给药后可以从其尿液中检测到 911原型物。结论 :该电泳法是检测尿液中 911稳定、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电位滴定法的计算原理及Excel软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电位滴定法的计算原理以及Excel软件在电位滴定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天眩清治疗眩晕、耳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天眩清注射液对周围性眩晕、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 眩晕患者120例,耳鸣患者80例,各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按观察项目、评定标准进行系列临床观察。结果 两实验组病例中,眩晕者总有效率93.3%,耳鸣者总有效率77.5%。结论 天眩清注射液对周围性眩晕、神经性耳鸣有显著疗效,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制剂。 相似文献
2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sICAM-1含量测定及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s ICAM- 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 6 5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包括轻度 15例 ,中度 2 4例 ,重度 2 6例 )及 2 5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 )外周血清中 s ICAM- 1的含量 ;应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孕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L I- 1β)及肿瘤坏死因子 (tum or necrosing factor alpha,TNF- α)含量 ;并记录新生儿体重及妊娠结局。 结果 轻、中、重度妊高征组母血清中 s ICAM- 1的含量 [(36 8.5 6± 6 2 .81) μg/L、(6 0 6 .6 3± 10 5 .0 4 ) μg/ L、(85 9.36± 2 0 0 .92 ) μ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 36 .6 9± 96 .33) μg/ L](P<0 .0 5 ,P<0 .0 1,P<0 .0 1) ,中、重度妊高征组母血清中 IL- 1β及 TNF- 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 5 ,P<0 .0 1) ;中、重度妊高征组 s ICAM- 1的水平与相应 IL- 1β及 TNF- α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 (r=0 .6 97,P<0 .0 1;r=0 .74 6 ,P<0 .0 1)。重度妊高征组伴胎儿生长受限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者血中 s ICAM- 1含量显著高于同组其他孕妇之含量 (P<0 .0 5 )。妊高征组 相似文献
29.
30.
新生儿窒息综合评分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评分方法,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正常儿和138例窒息儿作为研究对象。在Apgar评分基础上,经反复筛选提出9项参数作为新生儿窒息综合评分的指标。结果新生儿窒息综合评分的指标分别为呼吸(R)、心率(HR)、肤色(SC)、血氧饱和度(SAT)、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PaO2)、脐血pH值(UB-pH).无创血压(N-BP)及胎儿监护(CTG)等。初评方案Ⅰ由R、P、SC、SAT、CTG和UB-pH组成,初评方案Ⅱ由R、P、SC、CTG、PaO2和PaCO2组成.复评方案由pH、PaO2、PaCO2、SaO2、N-BP和Silverman呼吸评分组成。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采用初评方案Ⅰ、Ⅱ评价,分别有5%、8%的新生儿存在轻度窒息。Apgar评分属于窒息者,采用初评方案Ⅰ、Ⅱ评分均正常者4例,初评方案Ⅰ为正常者6例,初评方案Ⅱ为正常者8例。结论采用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采用初评方案Ⅰ诊断新生儿窒息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