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939篇 |
免费 | 16290篇 |
国内免费 | 1057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47篇 |
儿科学 | 2248篇 |
妇产科学 | 1383篇 |
基础医学 | 15521篇 |
口腔科学 | 2934篇 |
临床医学 | 20573篇 |
内科学 | 20759篇 |
皮肤病学 | 1957篇 |
神经病学 | 6722篇 |
特种医学 | 625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8篇 |
外科学 | 17332篇 |
综合类 | 36232篇 |
现状与发展 | 49篇 |
一般理论 | 10篇 |
预防医学 | 14282篇 |
眼科学 | 3720篇 |
药学 | 17651篇 |
219篇 | |
中国医学 | 13245篇 |
肿瘤学 | 128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1篇 |
2024年 | 2157篇 |
2023年 | 3062篇 |
2022年 | 6315篇 |
2021年 | 8003篇 |
2020年 | 6731篇 |
2019年 | 5106篇 |
2018年 | 5198篇 |
2017年 | 5278篇 |
2016年 | 5013篇 |
2015年 | 7848篇 |
2014年 | 9556篇 |
2013年 | 9959篇 |
2012年 | 14325篇 |
2011年 | 15362篇 |
2010年 | 11619篇 |
2009年 | 9700篇 |
2008年 | 10883篇 |
2007年 | 10410篇 |
2006年 | 9752篇 |
2005年 | 8263篇 |
2004年 | 5855篇 |
2003年 | 5502篇 |
2002年 | 4534篇 |
2001年 | 3435篇 |
2000年 | 2641篇 |
1999年 | 2016篇 |
1998年 | 1164篇 |
1997年 | 1104篇 |
1996年 | 868篇 |
1995年 | 787篇 |
1994年 | 602篇 |
1993年 | 377篇 |
1992年 | 401篇 |
1991年 | 325篇 |
1990年 | 296篇 |
1989年 | 227篇 |
1988年 | 197篇 |
1987年 | 193篇 |
1986年 | 143篇 |
1985年 | 110篇 |
1984年 | 57篇 |
1983年 | 44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38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42篇 |
1977年 | 19篇 |
1974年 | 22篇 |
1973年 | 2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雌二醇能否改变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2-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其向成骨细胞分化有待研究。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介质中,17β-雌二醇对其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材料:选用1只雌性SD大鼠,3月龄,清洁级,体质量(200±20)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码11)。DMEM培养液购自Hyclone,1,25一双羟维生素D3、地塞米松和雌二醇购自Sigma公司,引物用Jellyfish软件设计,由大连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RT-PCR试剂盒和RNA提取试剂盒均由大连宝生物提供。兔抗山羊多抗(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羊抗鼠PPARγ2抗体和Western Blotting增强化学发光试剂均购自Santa Cruz公司。方法:实验于2001-04/2002-07在成都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和成都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①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1,25一双羟维生素D3和地塞米松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观察细胞生长情况。②用0,0.1,10和1000nmol/L不同浓度雌二醇对细胞分化过程进行干预3d。培养细胞用Tris-Triton X-100缓冲液加超声粉碎裂解细胞,在Beckman CX-7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观察不同浓度雌二醇条件下细胞产生碱性磷酸酶的情况。③100g/L中性甲醛固定培养于24孔板的骨髓基质细胞,Weigert苏木素染液染色10min,自来水冲洗,5g/L盐酸乙醇分化,Van Gieson染色,体积分数为0.95乙醇分化脱水,二甲苯透明,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观察细胞胶原合成情况。④应用半定量RT-PCR及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技术,观察不同浓度雌二醇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γ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情况、细胞胶原合成情况。②不同浓度雌二醇条件下细胞产生碱性磷酸酶的情况。③不同浓度雌二醇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γ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接种后4h开始贴壁,24~72h可见贴壁细胞明显增大且分裂增殖,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或梭形。3d后首次换液,贴壁细胞体积增大,呈集落生长,10d左右融合成遍。多次传代的骨髓基质细胞呈有序的成纤维细胞样分布。②随着雌二醇浓度的增加,胞浆染色越淡,由鲜红、淡红到黄色。胞浆呈红色说明有胶原合成,红色越深,表明胶原越多。③不同浓度雌二醇条件下细胞均能产生碱性磷酸酶,其活性随雌二醇浓度增加而降低,雌二醇浓度从0nmol/L增加到1000nmol/L时,碱性磷酸酶从(710.1±41.7)nkat/g降至(60.0±11.7)nkat/g(t=29.0,P<0.01)。④雌二醇浓度为0.1,10和1000nmol/L时,PPAR-γ2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雌二醇0mol/L组(t=6.1,7.2,11.5,P<0.01),Northern blot结果显示雌二醇浓度为0.1,10和1000nmol/L时PPAR-γ2mRNA表达量分别为(4.0±0.4)%,(1.7±0.2)%,(2.8±0.2)%,明显高于雌二醇0mol/L组[(1.5±0.1)%,t=5.4,105.0,14.2,P<0.01]。⑤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雌二醇能明显增加骨髓基质细胞PPAR-γ2蛋白的表达。雌二醇浓度为0.1,10和1000nmol/L时,PPAR-γ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2.2±0.2)%,(2.6±0.2)%,(4.1±0.2)%,明显高于雌二醇0mol/L组[(1.2±0.10)%,t=6.6,8.5,13.2,P<0.01]。结论:雌二醇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同时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2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踝关节骨折患者72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指导患者行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异物反应病例,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踝关节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复位丢失。对照组出现2例金属螺钉在皮下对周围软组织产生激惹反应从而出现疼痛,二次手术取出金属螺钉时有2例术中出现螺钉滑丝。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方面提供了充分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良好、避免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五子衍宗汤治疗肾虚髓减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对患者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PD-MCI肾虚髓减型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五子衍宗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6周后、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清UA以及血清Hcy的含量。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3.48%,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12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cy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cy含量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MMSE、MoCA评分及血清UA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MMSE、MoCA评分及血清UA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经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现象。结论:针对肾虚髓减型PD-MCI患者给予五子衍宗汤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清UA、Hcy含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2~12岁儿童常见睡眠障碍的发生,分析可能影响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3-06/09在广州市东山区随机抽取两所小学及两所幼儿园共1734儿童,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所调查儿童各种睡眠障碍总的发生率为35.4%,除睡眠憋醒发生率男孩明显高于女孩外(χ2=40.172,P=0.000),其余各种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男孩与女孩经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影响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睡眠环境、鼻炎史、父亲吸烟史、父亲学历、父亲打鼾史和母亲打鼾史等八个影响因素。结论:目前广州市东山区2~12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还是以社会家庭环境因素为主,家庭应重视儿童的睡眠问题,以提高儿童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5.
运动对超重/肥胖型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运动对超重/肥胖型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循环中炎症相关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内皮细胞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超重/肥胖型IGT患者入选为期12周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予以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运动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强度及时间。观察血中IL-6、sE-selectin及体重变化。结果:超重/肥胖型ICT患者的血循环中IL-6、sE-Selectin明显升高,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经12周的干预治疗研究IGT患者体重减轻,运动组减轻体重较对照组更明显4.82±2.12kg,2.35±2.14kg(P<0.01)。伴随着血糖和体重的下降IL-6、sE-selectin明显降低,运动组改善更明显。相关分析显示:sE-selectin与体重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均<0.01)。结论:超重/肥胖型IGT患者已有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而运动干预能使这些异常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6.
浅谈踝关节损伤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踝关节损伤,在关节损伤率中最高。因为从事运动时,踝关节为适应动作的需要,所承受的外力复杂多样,稍有不慎,由于自身用力不当或其它外力作用,就会使踝关节运动幅度超出解剖学限制的活动范围,即造成该关节急性损伤。因此,体育教师掌握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及损伤的原因和防治,对于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预防学生踝关节损伤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1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踝关节由胫、腓骨下断关节面形成的凹窝与距骨滑车构成。关节囊前后比较薄弱松弛,两侧紧。关节周围有韧带和肌腱加固,内侧呈三角形的韧带较坚韧,可防止小腿骨外移。外侧有距腓… 相似文献
107.
国内护理记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护理记录的定义、范畴以及护理记录单的种类与应用,重点论述了国内护理记录存在的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电针穴位分型预测与面神经肌电图检查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2-09/2005-02济南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电针穴位分型法划分为一般型和顽固型,一般型为电针1组,顽固型分为电针2组、综合治疗组。电针1组、电针2组均都采用电针治疗:取穴阳白、太阳、地仓、下关、风池、翳风、迎香、攒竹、承浆。均取患侧。同时取健侧的合谷。针刺得气后采用电针治疗仪治疗,频率120~250次/min,每次留针30min,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休息两天,再行第2个疗程。综合治疗组:在常规电针治疗的同时,针刺时均采用中等手法刺激,同时加取双侧足三里穴,均采用补法,每10min行针1次,面部患侧采用特定电磁波照射,以下关、翳风穴为主进行局部照射,距离30~40cm,温度舒适为宜,每次电针加照射4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休息两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行面部面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8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各组疗效的比较:电针1组43例中42例痊愈,占95%,顽固型37例仅痊愈15例,电针2组和综合治疗组分别占30%,53%,差异明显(P<0.05)。②各分型患者有效病例疗程长短比较:电针1组基本上在两个疗程内痊愈,电针2组,综合治疗组多在两三个疗程或3个疗程后好转,治疗时间较长。③不同分型患者面神经潜伏期M波比较:80例患侧面神经运动潜伏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M波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患健侧M波波幅比值>505例、50%~302例,<30例,3个月后随访,M波波幅比值<30%中的5例仍有明显面瘫体征,>30%的67例中面瘫体征基本恢复。④按肌电图分型标准各型所占比例数比较:按肌电图分类的一般型43例中治愈41例,占95%,而顽固型中,按肌电图分类的轻中型31例中痊愈15例,占48%,无效的5例均提示为重度失神经性损害。虽然面神经肌电图,从面神经运动潜伏期是否延长及根据其失神经性损害进行分类,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同电针穴位分型两法合用,分型预测更直接明确。结论:电针分型可以预测该病的预后,对比面神经肌电图情况,判断其预后基本一致。同时根据分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Cachectin/tumor necrosis factor induces cachexia, anemia, and inflammation 总被引:49,自引:6,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K J Tracey H Wei K R Manogue Y Fong D G Hesse H T Nguyen G C Kuo B Beutler R S Cotran A Cerami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1988,167(3):1211-1227
Cachexia is a potentially lethal syndrome of unknown etiology characterized by anorexia, weight loss, and protein wasting that frequently complicates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Cachectin/TNF was isolated during the search for a humoral mediator of cachexia and found to stimulate the breakdown of energy stores from adipocytes and myocytes in vitro, but the chronic effects of the monokine in vivo are not known. Sublethal doses of recombinant human cachectin administered twice daily for 7-10 d caused cachexia in rats, as evidenced by reduced food intake, weight loss, and depletion of whole-body lipid and protein stores. Significant anemia is also observed and found to be the result of decreased red blood cell mass, not expanded plasma volume. Leukocytosis and histopathological evidence of tissue injury and inflammation are observed in several organs, including omentum, liver, spleen, and heart. These data suggests that the exposure of the normal host to cachectin is capable of inducing a pathophysiological syndrome of cachexia, anemia, and inflammation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during inflammatory states or malignancy.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内表达,测定活性;为深入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实验于2000-05/2002-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应用PCR技术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全长基因,体外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后,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将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50μL注入SD大鼠股部肌肉陷窝病损处,通过组织学染色、X射线片对动物模型的组织变化进行观测。结果:6周后治疗组可见明显骨诱导形成,2周时治疗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组腺病毒治疗组有明显的诱导成骨活性。结论:应用于动物实验中目的基因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是在骨缺损基因治疗的一次尝试,且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成功,也为国内骨科疾病基因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