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24篇
  免费   22422篇
  国内免费   12935篇
耳鼻咽喉   1861篇
儿科学   4020篇
妇产科学   1648篇
基础医学   15114篇
口腔科学   4088篇
临床医学   28786篇
内科学   21290篇
皮肤病学   2403篇
神经病学   5986篇
特种医学   75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18088篇
综合类   58828篇
现状与发展   59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26373篇
眼科学   3610篇
药学   27948篇
  336篇
中国医学   21174篇
肿瘤学   11454篇
  2024年   1078篇
  2023年   2995篇
  2022年   7555篇
  2021年   9489篇
  2020年   8246篇
  2019年   5173篇
  2018年   5251篇
  2017年   6636篇
  2016年   5402篇
  2015年   9175篇
  2014年   12069篇
  2013年   14226篇
  2012年   20264篇
  2011年   21423篇
  2010年   18660篇
  2009年   16571篇
  2008年   17299篇
  2007年   16728篇
  2006年   15025篇
  2005年   12018篇
  2004年   8645篇
  2003年   7135篇
  2002年   5552篇
  2001年   4838篇
  2000年   3607篇
  1999年   1675篇
  1998年   602篇
  1997年   600篇
  1996年   524篇
  1995年   397篇
  1994年   411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转hCTLA4Ig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 ,探讨转人CTLA4Ig(hCTLA4Ig)树突状细胞 (DCsRev)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将目的基因hCTLA4Ig转染到大鼠骨髓来源的DCs中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目的基因hCTLA4Ig表达及DCs表面分子的改变 ;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检测DCsRev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 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转染DCs的最大效率为 91 2 5 % ;在功能上 ,DCsRev不但丧失了刺激MLR的能力 ,并且能够强烈抑制MLR中反应T细胞的增殖 ,而且抑制率与加入DCsRev的数量和DCsRev预处理反应T细胞的时间长短有关。具体来说 ,DCsRev数量在 10 3 ~ 10 4之间时 ,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最高为 71 96%。而当DCsRev数量达到 5× 10 4抑制率下降为 5 9 2 %。在 12~ 48h之间 ,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 ,抑制率却不断下降 ,预处理 12h抑制率最高 ,为 99 6%。但不做预处理 ,在反应开始时同时加入DCsRev ,则抑制率明显降低 ,仅为 5 9 2 %。对腹腔注射DCsRev大鼠脾T淋巴细胞体外分析表明 ,DCsRev也能在动物体内诱导耐受 ,但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不能维持终身。结论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不但DCs表面CD86分子被CTLA4Ig有效的封闭 ,并且能够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2.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review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of epileptogenicity in malformations caused by abnormalitie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 as related to neuronal excitation, reduced inhibition, disorganized synaptic connections, and glial function (or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   
23.
应用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通过8种不同皮瓣的临床应用,总结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了游离足背皮瓣、游离背阔肌皮瓣、游离肩胛皮瓣、桥式胫后动脉岛状皮瓣、桥式携带背阔肌皮瓣或桥式携带肩胛皮瓣、胫后动脉岛状皮瓣、胫后动脉皮支岛状皮瓣、跖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对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应用。结果95块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成活93块,成功率为97.9%。随访1~15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皮瓣移植的方法,才能使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得到有效的修复。  相似文献   
24.
人肿瘤特异抗原MAGE-3基因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克隆肿瘤特异性共享抗原mage-3基因,制备基于α-病毒复制酶的高效黑色素瘤特异性基因疫苗。方法:用RT-PCR方法从黑色素瘤细胞系LB373中制备mage-3基因,以含α-病毒复制酶的哺乳细胞高效表达质粒pSMART2a为载体,构建重组DNA疫苗。重组子用载体中的T7和T3启动子序列为测序引物进行自动测序。再将鉴定过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化293细胞,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鉴定转化细胞中mage-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确构建了mage-3/pSMART2a重组质粒,并且在转化此质粒的293细胞中检测出了mage-3蛋白的表达。结论:此重组mage-3/pSMART2a质粒可以作为肿瘤特异的DNA疫苗,可进行下一步的肿瘤动物模型的疫苗接种及相关免疫学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25.
消化道狭窄应用内支架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分析消化道支架的种类、特征和内支架在消化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探讨支架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的乳头内陷矫正方法。方法 用钢丝、弹簧和塑料注射器制成弹性可调式的乳头内陷矫治器,利用弹性牵引作用,持续牵拉内陷乳头3~6个月。结果 14例患者均得以矫正,并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1例患者因左侧乳头内陷严重,治疗2周时钢丝接近脱出乳头而更换矫治器并延长佩戴时间。随访患者6~12个月。效果稳定。结论 弹性可调式乳头内陷矫治器用于先天性乳头内陷的治疗,近期临床效果较好,为目前较佳的非手术治疗乳头内陷的方法,但其机理和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作用下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与热休克元件(HSE)结合特性,分析BaP对热应激蛋白70(HSP70)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传代培养,分别以不同浓度的BaP染毒(0、0.1、0.5、1、5、10μmol/L)24h,提取细胞核蛋白,用凝胶阻滞电泳实验(EMSA)检测结合率。结果低(0.1μM)、中剂量(0.5,1μM)BaP可使HSF1-HSE结合率上升,高剂量(5,10μM)BaP使HSF1-HSE结合率明显降低。结论BaP可改变细胞HSF1-HSE结合能力,低、中剂量的BaP使HSF1-HSE结合率升高,提示可促进HSP70表达,高浓度BaP可抑制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28.
血竭粉外敷治疗压疮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血竭粉外敷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5例压疮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45处)和对照组20例(30处)。对照组用75%乙醇消毒创面后以无菌康复新纱布包扎,同时加用庆大霉素浸湿纱布外敷;观察组在常规消毒、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血竭粉与75%乙醇纱布湿敷。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血竭粉与75%乙醇纱布湿敷治疗压疮,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82.86%,对照组分别为68.33%、62.50%,治疗组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The risks of developing malignant melanoma (MM) include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and genetic factors. To exa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rare and common variation within known MM genes in sporadic US MM patients, coding regions of known MM susceptibility genes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 ( CDKN2A ), cyclin-dependent kinase 4, melanocortin 1 receptor ( MC1R ) and tyrosinase ( TYR )] were resequenced in 109–135 MM cases. The significance of variants was examined by comparing their frequencies in 390 cancer-free controls. Potential deleterious mutations in CDKN2A were found in two patients and two others had variant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 Cases were more likely than controls to harbour the MC1R 'R' variants known or predicted to alter its function ( P  = 0.002), particularly the R160W variant ( P  = 0.0035). The associated TYR R402Q variant (rs1126809*A) was found in 29% of cases, similar to what has been described previously. One MM patient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MM, who had developed other skin cancers, was homozygous for a novel TYR variant (P406L) of unknown significance. Hence, rare variants in TYR may b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skin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