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178篇 |
免费 | 16279篇 |
国内免费 | 949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91篇 |
儿科学 | 2734篇 |
妇产科学 | 927篇 |
基础医学 | 10829篇 |
口腔科学 | 3359篇 |
临床医学 | 20165篇 |
内科学 | 15741篇 |
皮肤病学 | 2043篇 |
神经病学 | 4387篇 |
特种医学 | 62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16195篇 |
综合类 | 44750篇 |
现状与发展 | 42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19823篇 |
眼科学 | 2101篇 |
药学 | 20172篇 |
220篇 | |
中国医学 | 15549篇 |
肿瘤学 | 82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3篇 |
2023年 | 2153篇 |
2022年 | 5378篇 |
2021年 | 6806篇 |
2020年 | 6040篇 |
2019年 | 3620篇 |
2018年 | 3653篇 |
2017年 | 4730篇 |
2016年 | 3804篇 |
2015年 | 6619篇 |
2014年 | 8776篇 |
2013年 | 10619篇 |
2012年 | 15175篇 |
2011年 | 15931篇 |
2010年 | 14380篇 |
2009年 | 12891篇 |
2008年 | 13256篇 |
2007年 | 12814篇 |
2006年 | 11584篇 |
2005年 | 9204篇 |
2004年 | 6765篇 |
2003年 | 5562篇 |
2002年 | 4272篇 |
2001年 | 3808篇 |
2000年 | 2752篇 |
1999年 | 1067篇 |
1998年 | 330篇 |
1997年 | 318篇 |
1996年 | 285篇 |
1995年 | 204篇 |
1994年 | 218篇 |
1993年 | 150篇 |
1992年 | 117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69篇 |
1986年 | 66篇 |
1985年 | 60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46篇 |
1982年 | 44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24篇 |
1978年 | 11篇 |
1959年 | 16篇 |
1958年 | 20篇 |
1957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一期手术治疗双侧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4例后腹腔镜一期行双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1例,女13例,年龄17~65岁(34±0.53),囊肿直径5.32±1.31cm,左侧囊肿43个,右侧48个。结果经后腹膜入路34例患者双侧肾囊肿顺利去顶,平均每侧手术时间37.28±0.45min,平均每侧术中出血量7.18±0.53ml,2例随访3~6个月无复发,术中出现单侧腹膜损伤,未伤及腹腔脏器。平均住院天数7.47±0.32d,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10±0.27d。结论后腹腔镜一期行双侧肾囊肿去顶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经脐单孔三通道入路,腹腔镜下对3例阴茎鳞癌、1例会阴部上皮样肉瘤患者施行双侧改良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肚脐取一倒U型2~3cm切口,分别置入2个5mm和1个12mm穿刺器。手术操作通过可弯曲的钳、电凝钩及超声刀完成。清扫范围为髂内外血管分叉处以下的髂血管区域和闭孔附近的淋巴组织。结果 4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05min;出血量70~250ml,平均126ml。无术后出血、皮下气肿、淋巴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微创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活检术在不典型泌尿系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应用输尿管镜活检术诊断的结果,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加行输尿管镜活检术,结果11例中有8例活检病理诊断证实为输尿管结核或结核性膀胱炎,诊断阳性率为72.72%,高于同期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诊断的4例(36.37%阳性率)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诊断的6例(54.54%阳性率);11例中还有3例输尿管镜活检术诊断为输尿管黏膜慢性炎症,考虑患肾已无功能,最后均予患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泌尿系结核。所有输尿管镜活检术后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活检不失为一种有效、较特异和安全的诊断泌尿系结核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岛细胞瘤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经临床筛选胰岛细胞瘤病例8例,无功能性2例,功能性6例。病灶直径1.2~4.5cm,平均(2.7±0.7)cm。术前行腹部超声、超声造影、内镜超声、CT、MIR及DSA进行定位,必要时行术中超声,确保肿瘤完全切除干净,术后放置引流管,防止胰漏。结果 8例完全腹腔镜下胰岛细胞瘤除,其中沿包膜完整切除4例,连同部分胰腺组织切除2例,胰体尾加脾脏切除1例,保留脾脏胰尾部切除1例。手术时间90~320min,平均(220.9±71.9)min,出血量50~800ml,平均(350.6±210.5)ml。术中未出现不能控制的并发症,术后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5~14d。其中1例拔管后发生胰漏,形成腹腔内包裹性囊肿。其他无胰漏、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7.4d。结论腹腔镜胰岛细胞瘤切除术是安全、微创、可行,可达到开腹完整切除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腹腔镜治疗胆囊颈部结石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颈部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我们对286例胆囊颈部结石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顺行切除、逆行切除和顺逆结合切除术治疗。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不同情况的胆囊颈部结石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术中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6.
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前供肝体积评估100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中术前移植肝估测体积(GV)与术中实测质量(GW)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活体右半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获得术前基于螺旋CT三维重建的GV和GW的数据,比较分析GV与GW、GV和受者标准肝体积(SLV)之比(GV/SLV)与GW和SLV之比(GW/SLV)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V(772.8±114.8)mL和GV/SLV0.624±0.082分别大于GW(654.7±86.7)g、GW/SLV0.529±0.060(均P=0.000);而且GV与GW、GV/SLV与GW/SLV均呈正相关(均P=0.000)。结论基于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所估测的GV值大于术中实际获取GW值,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活体肝移植中移植肝的体积评估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疗效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慢性GVH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慢性GVHD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2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5个月和76d出现口腔溃疡、皮肤瘙痒、皮疹、胆红素水平增高和转氨酶水平增高,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为局限型慢性GVHD,激素治疗不佳,加用伊马替尼后症状缓解,嗜酸性粒细胞数降至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安全、有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GVHD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干细胞移植能重建免疫平衡、诱导免疫耐受,已作为自身免疫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重症肌无力作为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其移植治疗目前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亦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案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为新的手段,大量的基础研究已显示了其潜在价值,正逐步向临床应用过渡。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CVF)置入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的确诊为DVT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对可能引起复发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分型、是否放置ICVF等11项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放置ICVF,未完成抗凝治疗,分型及未行压力循环袜治疗是下肢DVT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其他7项因素与DVT复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VF置入是DVT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使用压力循环袜治疗和规范的抗凝治疗对预防DVT治疗后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 围术期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了解其发生机制,有效预防,可降低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内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冠脉内皮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反应性发生改变以及围术期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是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机制.对于冠心病患者加强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监测与诊断,加强围术期药物治疗维持斑块稳定性、维持氧供需平衡,并完善术后镇痛、加强保温、避免血糖过高可减少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趋向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前常规预防性药物的治疗时间与获益的关系以及术前冠脉重建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