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113篇 |
免费 | 3979篇 |
国内免费 | 8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1篇 |
儿科学 | 754篇 |
妇产科学 | 542篇 |
基础医学 | 3609篇 |
口腔科学 | 638篇 |
临床医学 | 4110篇 |
内科学 | 4972篇 |
皮肤病学 | 745篇 |
神经病学 | 1938篇 |
特种医学 | 94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247篇 |
综合类 | 4812篇 |
现状与发展 | 9篇 |
一般理论 | 22篇 |
预防医学 | 3170篇 |
眼科学 | 851篇 |
药学 | 3452篇 |
39篇 | |
中国医学 | 2117篇 |
肿瘤学 | 25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3篇 |
2024年 | 796篇 |
2023年 | 822篇 |
2022年 | 1544篇 |
2021年 | 2060篇 |
2020年 | 1736篇 |
2019年 | 1504篇 |
2018年 | 1326篇 |
2017年 | 1296篇 |
2016年 | 1163篇 |
2015年 | 1539篇 |
2014年 | 1782篇 |
2013年 | 1951篇 |
2012年 | 2643篇 |
2011年 | 2614篇 |
2010年 | 1859篇 |
2009年 | 1546篇 |
2008年 | 1870篇 |
2007年 | 1709篇 |
2006年 | 1500篇 |
2005年 | 1284篇 |
2004年 | 1067篇 |
2003年 | 1000篇 |
2002年 | 893篇 |
2001年 | 465篇 |
2000年 | 355篇 |
1999年 | 312篇 |
1998年 | 181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23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116篇 |
1992年 | 150篇 |
1991年 | 107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99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88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82篇 |
1984年 | 77篇 |
1983年 | 53篇 |
1982年 | 46篇 |
1981年 | 33篇 |
1979年 | 34篇 |
1978年 | 35篇 |
1974年 | 29篇 |
1973年 | 36篇 |
1972年 | 3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Valerie Bruck-Biesok C. Pirquet Richard Wagner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Berlin, Germany)》1927,6(20):952-952
Ohne Zusammenfassung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汤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升血小板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四逆汤治疗,对照组予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LT、WBC、NF、HB及血清骨髓造血相关调控因子(IL-3、IL-6、IL.10、IL-11、TPO)的测定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上升趋势无明显差异;治疗组WBC、NF、HB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TL_6浓度显著增加;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耐受性显著提高。结论:1.加味四逆汤可显著提升血小板水平,且疗效不劣于TT-11,且安全性较IL-11高;2.加味四逆汤可以通过调控IL-6等的水平来发挥升血小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在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倡导下,为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思维,将科研课题精心设计并移植到第二课堂教学中,依托学院开展的“预防论坛”形式积极参与打擂。该次有益的尝试为医学生提前介入科学研究,提高对科研的认知,培养高素质科研专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信息选择的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卡氏功能量表和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对7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的总分、诊断、治疗、预后和其他维度均分分别为39.04±7.42、6.19±1.28、10.69±2.63、10.08±2.07和12.01±2.43."我很想知道"信息内容排名前3位为条目4、8、13、12(8和13并列),"我不想知道"信息内容排名前3位为条目14、16、10.卡氏评分在80分及以上(可进行正常活动)组的总分、诊断、治疗、预后和其它因子均分均低于卡氏评分在70分及以下(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组(t值分别为3.431、2.125、2.047、3.571、2.319,均P<0.05).年轻妇女、文化程度较高及脑力工作的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某些分值较高,希望获知的信息需求较多.结论 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及各维度得分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健康状态有关,医生在为癌症患者提供治疗时,应注意其需要的疾病相关医学信息和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75.
手法复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过程中的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力学角度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手法复位过程中跟腱对跟骨于距下关节的位移变化的影响及跟腱对距舟关节周围韧带的作用.方法 对1例CCF住院患儿双足进行螺旋CT扫描,应用CT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患足踝的三维坐标,利用ANSYS 10.0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工具建立足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并分析有无跟腱作用情况下距舟关节复位过程中跟骨的位移变化及距舟关节周围韧带的受力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距舟关节逐渐复位的过程中,跟骨在距下确有一个外展运动,向外的位移随舟骨处施加拉力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②当无跟腱拉力时,跟骨的位移要比有跟腱拉力时的位移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跟腱拉力释放使距舟关节内侧韧带受力和增加.结论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方法证实了并量化在手法治疗CCF过程中跟骨的位移,从生物力学角度说明跟腱松解有利于跟骨的复位,为CCF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6.
怀槐异黄酮抗妊娠小鼠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怀槐异黄酮对雌激素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BALB/c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组、肝损伤模型组和大、中、小剂量异黄酮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从受孕第7天开始分别灌胃异黄酮,每天1次,共7 d。除正常组外,各组从妊娠10 d起连续4 d皮下注射17-α-乙炔雌二醇1.0μg/g体重。常规检测孕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结果给异黄酮的孕鼠血清ALT、AST活性水平显著下降,与肝损伤模型孕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也证实给药孕鼠肝脏病理明显改善。结论怀槐异黄酮对雌激素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白细胞的变化,分析炎症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36例糖尿病住院病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n=102)和糖尿病无肾病组(n=334),检测血液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白细胞总数为(7.10±2.21)×109/L,糖尿病无肾病组为(5.61±1.34)×109/L,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8.270,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值糖尿病肾病组(4.47±2.03)×109/L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3.18±1.04)×109/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8.481,P<0.001)。相关分析,白细胞数与肌酐(C r)呈正相关(r=0.155,P>0.05)、与尿素(Urea)呈明显正相关(r=0.295,P<0.01)、与血糖(GLU)无明显相关(r=0.055,P>0.05);中性粒细胞与C r、Urea呈明显正相关(r=0.260,0.398,P<0.01)、与GLU呈正相关(r=0.163,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白细胞计数升高,与肌酐、尿素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炎症反应,炎症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8.
他克莫司对小鼠毛囊生长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小鼠毛囊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RT-PCR法研究他克莫司对小鼠毛囊生长周期影响。结果脱毛后第5天他克莫司组及米诺地尔组小鼠背部毛囊呈生长期Ⅴ状态,而凡士林组毛囊呈生长期Ⅲ状态。在脱毛后第5天他克莫司组及米诺地尔组小鼠背部皮肤检测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而凡士林组未能检测到。结论他克莫司可通过促进毛囊提前进入生长期Ⅴ而达到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肝细胞生长因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9.
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四位一体”感恩教育模式的具体内容,指出构建“四位一体”感恩教育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V.C. Yang C.-H. Kao W.-H. Ting K.-Y. Chen B.-N. Ch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2013,89(6):1225-1241
SummaryA single dose of 8 or 20 Gy 60Co γ-rays was given to C3H male mice at 4 months of age.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the cardiac muscle due to brain irradiation were observed first at 6 months after irradiation, and became progressively more severe at 12–24 months. The changes seen at the ultrastructural level included myofibrillolysis, the presence of lysosomal-like bodies and interstitial fibrosis.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control cardiac muscle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were monitored and only minor aging changes were noted. The coronary arteries of control mice began to show a slight amount of smooth muscle degeneration and fibrosis 1 year into the experiment. At 18 months the lesions became more severe, and at 24 months there was relatively less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the 20 Gy treated group.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the coronary arteries were noticed at 6 months after irradiation, and became progressively more severe at later times (12–24 months). The major changes included smooth muscle degeneration with fibrosi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debri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At 18 months the medial smooth muscle showed severe damage, with accumulations of matrix material and debris. There was additional fibrosis in the adventitial layer. There were few additional changes at 24 months after 20 Gy irradiation. Quantitativ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fractional volumes of degenerated smooth muscle cells were 13, 27 and 39% in the unirradiated group at 12, 18 and 24 months, respectively, and 13 and 29% in the sham-irradiated group at 12 and 18 months into the experiment, respectively. These percentages were 12, 32 and 49% (P < 0·05) after 8 Gy irradiation, and 19% (P < 0·05), 46% (P < 0·01), and 42% after 20 Gy irradiatio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