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31.
木糖还原酶产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余株酵母菌中筛选得到可转化D-木糖生产木糖醇的热带假丝酵母。以此为出发菌株,通过UV重复诱变,并结合高糖平板分离,得到木糖还原酶活力较高的较佳诱变株ZG-24。当初糖浓度为85.36g/L时,经10L罐发酵64h,木糖醇含量达60.87g/L,木糖利用率为94.11%,产物木糖醇得率达75.78%。同时考察了该菌株发酵过程中木糖还原酶及木糖醇脱氢酶活力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32.
多巴胺对内毒素休克犬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观察多巴胺对内毒素休克犬肺动脉压力的影响,评价多巴胺用于内毒素休克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以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 mg/kg制备内毒素休克模型,2 h后分别静脉泵人生理盐水5 ml/h(模型组)和多巴胺5、10、20 μg·kg-1·min-1(分别记为D5组、D10组、D20组).经股动、静脉及开胸行肺动脉穿刺测压,记录制模前、给药前及给药后5、10、30、60及120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结果 不同浓度多巴胺均能升高MPA和MPAP,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D10组和D20组MAP较D5组升高幅度大,D20组MPAP较D5组和D10组升高幅度大(P<0.05或P<0.01).给予多巴胺后120 min各组MAP/MPAP比值均高于模型组,以高剂量组显著(P均<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多巴胺均能在升高MAP的同时使肺循环阻力增加致肺动脉压力也升高,且体动脉压力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脾切除对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8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脾切除组、假脾切除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脾切除2周后,采用线检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24h后灌注固定并取脑.尼氏染色...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观察褪黑素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再灌注+溶媒组10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10mg/kg)组15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20mg/kg)组15只。观察肠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肠黏膜损伤程度,测定小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并测定小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 运用褪黑素明显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组织中MDA水平的增加,同时褪黑素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OD、CAT的活力升高。组织学显示褪黑素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于缺血-再灌注组,血浆中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溶媒组。褪黑素治疗产生的这种变化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褪黑素通过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明显减轻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5.
影像学技术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ROC曲线比较生化、超声、CT、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4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高脂高糖饲料加酒精饮料建立不同程度脂肪肝模型,应用生化、超声、CT及1H MRS多种.临床诊断方法,共观测18个变量指标,在每种诊断方法所观测的指标中,选取与脂肪肝分级相关性最高的指标,并以此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ROC曲线下面积Z检验,比较这几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所有18个观测指标中,血清胆固醇、超声衰减系数、肝CT值和1H MRS脂肪波峰下面积分别是生化、超声、CT、1H MRS诊断方法中与脂肪肝分级相关性最高的观测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P=0.000)、0.483(P=0.002)、-0.764(P=0.000)、0.558(P=0.001);ROC曲线分析和Z检验显示:上述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1,0.581,0.810,0.713,除1H MRS脂肪波峰下面积与超声衰减系数、肝CT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O.05),其他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H MRS>超声;生化测定血清胆固醇水平对判断脂肪肝程度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探索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1263A/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男性士兵的训练性下腰痛及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于某步兵团和某装甲团分别选取247名和245名中国男性汉族士兵,按诊断标准分为下腰痛组和对照组,对下腰痛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抽取全部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DNA测序仪检测Caspase-9(-1263A/G)位点的基因型,分析该位点与训练性下腰痛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在步兵群体中,下腰痛组A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装甲兵群体中,AA基因型在下腰痛组中的分布频率同样低于对照组,GG基因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Caspase-9(-1263A/G)位点与下腰痛士兵V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携带GG基因型的装甲兵患者的VAS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下腰痛更为严重,但在步兵群体中不存在这种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spase-9(-1263A/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步兵和装甲兵的训练性下腰痛相关,并且与装甲兵下腰痛患者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干预效果。方法将DIC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万U组和40万U组,3组病例分别静注生理盐水、20万U和40万U乌司他丁,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结果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20万U组和40万U组患者的胛或APTT、都获得改善;治疗后第5天,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数均明显改善;3组患者互相比较。20万U组和40万U组患者的四项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20万U组和40万U组患者比较,40万U组患者的PT改善更显著,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对DIC患者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高剂量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七叶皂苷钠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及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28 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4 d、28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8.91±6.85、11.20±8.46比25.60±6.32,均P<0.01),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75.0%比53.1%,P<0.01),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2.5%比21.9%,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安全、可靠、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系统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CA疗效的公开发表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RCT,纳入患者1167例,其中联合治疗组611例,CO2单纯治疗组556例。Me-ta分析显示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CA较CO2单纯治疗能明显降低CA的复发率,在1,2,3和6个月内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0.20,0.22,0.25和0.20,P<0.0001,而且联合治疗组具有更好的耐受性。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CA的方法较单纯CO2激光治疗,可有效防止CA的复发,为治疗CA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0.
生长抑素联合加味大黄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中药加味大黄承气汤、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方法: 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生长抑素+加味大黄承气汤+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血清钙、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等。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腹胀消失、排气恢复及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淀粉酶、白介素6、白介素18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钙浓度逐渐增加,且治疗组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10随着治疗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血清IL-10水平在第10天后又有所增高,高于第5天水平,也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加味大黄承气汤及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