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72篇
  免费   2461篇
  国内免费   1338篇
耳鼻咽喉   204篇
儿科学   367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1487篇
口腔科学   406篇
临床医学   3167篇
内科学   2170篇
皮肤病学   371篇
神经病学   517篇
特种医学   9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86篇
综合类   7261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3140篇
眼科学   242篇
药学   3033篇
  28篇
中国医学   2633篇
肿瘤学   884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736篇
  2021年   977篇
  2020年   846篇
  2019年   466篇
  2018年   542篇
  2017年   735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997篇
  2014年   1335篇
  2013年   1748篇
  2012年   2451篇
  2011年   2592篇
  2010年   2197篇
  2009年   1998篇
  2008年   2057篇
  2007年   1945篇
  2006年   1723篇
  2005年   1337篇
  2004年   949篇
  2003年   791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 比较腋窝皱纹切口薄皮瓣法负压引流根治术与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86例腋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薄皮瓣组144例采用腋窝皱襞切口薄皮瓣法负压引流根治术治疗,皮下搔刮组142例采用皮下搔刮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薄皮瓣组和皮下搔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8.03% (P<0.01),复发率分别为4.86%、17.61%(P=0.001).两组的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异味残留、瘢痕及皮肤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但腋窝皱襞切口薄皮瓣法负压引流根治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谭洁娥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35-13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手术治疗的14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73)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73)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术后VAS、SAS、SDS评分分别为(3.4±0.8)、(33.6±5.6)、(31.8±5.4)分,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为4.11%、(6.8±1.8)d,对照组分别为为8.22%、(10.8±3.2)d,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P=0.30),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利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改善其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流程化管理模式在社区产妇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社区2013年2月~2014年1月接收300例产妇,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不实施流程化管理,观察组实施流程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的社区访视结果。结果两组访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访视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访视中应用流程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访视效率,还有利于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1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实验组2在实验组1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治疗,观察3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1、2的治愈率分别为80.0%、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且实验组2高于实验组1;住院时间及咳嗽、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2短于实验组1(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呼吸机联合不同剂量阿托品和氯解磷定治疗濒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117例濒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是否用使用呼吸机分为呼吸机联合阿托品氯解磷定组(治疗组),仅使用阿托品氯解磷定、未用呼吸机组(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人院后最大阿托品用量分为两亚组,适量组:最大用量≤100mg/h;大剂量组:最大用量〉100mg/h。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亚组比较,适量组死亡率和阿托品中毒率低于大剂量组,阿托品总用量少于大剂量组(P〈0.01)。两亚组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濒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在阿托品联合复能剂的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机械通气要及时,阿托品应该足量、个体化使用,尽量避免大剂量应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5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5例。治疗组口服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仅口服利巴韦林。比较两组的鼻塞、喉中痰鸣的消失时间,止咳时间,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40%,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鼻塞、喉中痰鸣消失时间,止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能明显缩短病程,使临床症状快速消失,可以作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谭彬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4):160-161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重型脑外伤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手术。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3、5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能降低颅内压,提高减压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经验交流。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43例脑卒中伴肺部感染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及抗感染治疗;选取本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47例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和抗生素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记录两组的肺部炎症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RR、HR、PaO2及PaCO2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 h,研究组患者的RR、HR、PaCO2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PaO2值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周末,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炎症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下吸痰及给药治疗重症脑卒中伴肺部感染,能够有效控制肺部感染,促进病情转归,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准确的测定岩藻聚糖硫酸酯中岩藻糖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处理(300 W 100%,20 ℃,20 min);三氟乙酸(4 mol/mL)水解(110 ℃、2 h);亲水作用色谱-蒸发光检测(HILIC-ELSD)法检测,Waters XBridgeTM Amide(150 mm×4.6 mm,3.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氨水(90:10:0.2),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60 ℃。结果 岩藻糖的线性范围为0.100 4~1.004 mg/mL(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95.22%(n=6,RSD=1.1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定量分析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固定,实验组采用微创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恢复情况、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以及平均可负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Harris评分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愈合,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