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85篇
  免费   9784篇
  国内免费   5801篇
耳鼻咽喉   1616篇
儿科学   1330篇
妇产科学   1732篇
基础医学   16106篇
口腔科学   2365篇
临床医学   13848篇
内科学   18909篇
皮肤病学   2225篇
神经病学   7074篇
特种医学   53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13101篇
综合类   10890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30篇
预防医学   6243篇
眼科学   3826篇
药学   11561篇
  67篇
中国医学   4652篇
肿瘤学   10527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1286篇
  2022年   3418篇
  2021年   5494篇
  2020年   3703篇
  2019年   3876篇
  2018年   4234篇
  2017年   3457篇
  2016年   4004篇
  2015年   5648篇
  2014年   6739篇
  2013年   6524篇
  2012年   9602篇
  2011年   9730篇
  2010年   6003篇
  2009年   4670篇
  2008年   6457篇
  2007年   6055篇
  2006年   5879篇
  2005年   5569篇
  2004年   3969篇
  2003年   3564篇
  2002年   3009篇
  2001年   2229篇
  2000年   2185篇
  1999年   2372篇
  1998年   1456篇
  1997年   1397篇
  1996年   1063篇
  1995年   980篇
  1994年   852篇
  1993年   562篇
  1992年   707篇
  1991年   637篇
  1990年   592篇
  1989年   520篇
  1988年   465篇
  1987年   376篇
  1986年   331篇
  1985年   276篇
  1984年   174篇
  1983年   126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115篇
  1978年   59篇
  1975年   63篇
  1974年   56篇
  1971年   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菌群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和济南市济钢医院就诊的35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4周。排除标准:尿液细菌培养阳性;严重肉眼血尿;近期口服抗生素;存在明显残石患者。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注册号为ChiCTR1800020025),根据有无支架管结壳将患者分为结壳组23例和无结壳组12例。收集拔管当日患者尿液行细菌16s DNA检测。使用UPARSE、UCHIME和RDP calssifier等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尿液菌群分布特点,明确两组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总数、细菌丰度,以及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类别,比较两组患者尿液细菌种类、数量及细菌丰度的差异,明确结壳组患者尿液中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菌属。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置管侧别、内支架管型号及结石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s DNA检测结果显示,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74个;无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7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两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0.000)。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为乳杆菌属(23.1%)、拟杆菌属(18.8%)和未分级拟杆菌属(17.1%),非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是为埃希菌-志贺菌属(32.2%)、肠球菌属(24.9%)和假单胞菌属(18.2%)。两组间差异最大的3种细菌是乳杆菌属(P=0.010),拟杆菌属(P=0.004)和未分级拟杆菌属(P=0.004)。结论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多于非支架管结壳患者。拟杆菌属细菌在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的细菌种类丰度较大。  相似文献   
23.
24.
25.
人类微生物群是由寄生在人体上皮屏障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的,其中大部分位于肠道内,与宿主之间形成共生的关系。机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虽然受到年龄、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肠道菌群不但能够维持局部稳态,还能调节机体代谢、炎症和免疫等生理过程。有研究表明,微生物群,特别是肠道菌群能够显著调节机体对癌症治疗的反应性以及机体对毒副反应的敏感性。检查肠道菌群中各菌种之间的比例可作为筛查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本文将综述微生物群具有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抗肿瘤治疗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证据,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微生物种类,从而为恶性肿瘤精准治疗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