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59篇 |
免费 | 890篇 |
国内免费 | 4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1篇 |
儿科学 | 197篇 |
妇产科学 | 44篇 |
基础医学 | 626篇 |
口腔科学 | 216篇 |
临床医学 | 1016篇 |
内科学 | 806篇 |
皮肤病学 | 103篇 |
神经病学 | 208篇 |
特种医学 | 40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824篇 |
综合类 | 2453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1089篇 |
眼科学 | 115篇 |
药学 | 1045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991篇 |
肿瘤学 | 4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3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307篇 |
2021年 | 417篇 |
2020年 | 381篇 |
2019年 | 185篇 |
2018年 | 225篇 |
2017年 | 277篇 |
2016年 | 238篇 |
2015年 | 385篇 |
2014年 | 456篇 |
2013年 | 560篇 |
2012年 | 897篇 |
2011年 | 847篇 |
2010年 | 762篇 |
2009年 | 727篇 |
2008年 | 671篇 |
2007年 | 667篇 |
2006年 | 507篇 |
2005年 | 424篇 |
2004年 | 320篇 |
2003年 | 249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188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5篇 |
196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创面感染的特点及复方新诺明对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2013年1月~12月,共收治70例慢性创面患者,其中12例MRSA感染,创面大小1.5cm×1.5cm~20cm×15cm,通过每日复方新诺明悬浮液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创面1周后MRSA转阴率83.3%,治疗2周后MRSA转阴率91.67%,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整形外科慢性局部创面MRSA感染不能忽视,复方新诺明可作为治疗局部创面MRSA感染的首选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技术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由两名固定医师及患者共同评价疗效的方式,对2008年7月~2011年9月应用强脉冲光(波长560~1200nm,脉宽3.2~3.6ms,脉冲延时10~30ms,双脉冲模式,能量密度19~26J/cm2)治疗的156例不同病程、部位、色泽以及治疗次数的门诊瘢痕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瘢痕病程在1个月内的与大于1个月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效果越显著。面部瘢痕疗效明显优于其他部位,红色和色素沉着性瘢痕治疗效果好于近肤色的瘢痕。整体疗效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而提高,治疗2次与3~5次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3~5次效果最满意,但组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次后的效果不如4~5次明显。结论:强脉冲光技术无创安全、操作便捷,疗效满意,不失为防治瘢痕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共6个,检索日期截至2017年11月,根据Cochrane Hand book 5.3评价标准和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710例患者,试验组354例,对照组356例。Meta分析显示:①针刺vs常规治疗[RR=1.36,95%CI(1.18,1.57),Z=4.34,P0.0001]、针刺+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RR=1.31,95%CI(1.14,1.50),Z=3.77,P=0.0002],在提高临床有效率上均优于对照组;②针刺vs常规治疗[MD=-2.36,95%CI(-4.20,-0.53),Z=2.53,P=0.01]、针刺+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MD=-1.61,95%CI(-2.06,-1.16),Z=7.01,P0.00001],在改善疼痛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用常规治疗相比,针刺或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疼痛方面疗效更优,适于临床采纳应用。但考虑到纳入文献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方法学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佐证并提升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强度。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中高龄老年人衰弱程度的相关性,为减少中高龄老年人衰弱程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唐山10个卫生服务中心直接管辖的32个社区内登记户籍符合入组的≥75周岁的老年人,采用The CFAI衰弱综合评估工具进行问卷调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依据老年人在三甲以上医院根据骨密度诊断的结果而定。结果 3448名高龄老人衰弱率100%,重度衰弱占32.6%;中高龄老年人发生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者占11.46%;多因素分析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重视中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从而减轻老年人的衰弱程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对服用奥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单用组给予奥氮平(15±5)mg/d治疗,联合组给予奥氮平(15±5)mg/d+银杏叶片1.2 g/d治疗,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血脂监测。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单用组第4周和8周末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联合组8周末LDL和HDL无明显变化(P>0.05),TG和TC显著升高(P<0.05),但是8周末时联合组TG和TC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 服用奥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血脂水平的改变,而加用银杏叶片后能改善奥氮平所致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拟将荧光素酶基因整合入登革病毒(DENV)亚病毒颗粒(RSPs)中,构建能用于抗体介导的感染增强(ADE)高通量筛选的研究工具。方法 将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插入DENV包膜蛋白基因prME的3'端,取代prME第二个跨膜区,构建prME-luc融合基因。用prME-luc融合基因转染293T细胞,在上清中检测携带荧光素酶的登革亚病毒颗粒(RSP-luc)。结果 转染prME-luc的293T细胞可以将RSP-luc释放至培养上清中,共转染野生型prME能够提高RSP-luc的产量。Western-blot技术确认了RSP-luc中含有DENV包膜蛋白和荧光素酶形成的融合蛋白。RSP-luc易于制备并可通过超速离心分离纯化,且可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快速定量。体外实验显示RSP-luc能够与Vero细胞、U937细胞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等DENV靶细胞结合,结合过程可被受体类似物硫酸肝素竞争性抑制,也可被DENV特异性抗体4E11增强。结论 RSP-luc 能够模拟DENV 感染过程,有望成为深入研究DENV 与宿主相互作用及ADE 发生机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初步探索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常见临床化验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判断患者多种营养相关蛋白水平的可能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8月-1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NICU收治的急性脑损伤患者43例。采集入组第1天及第7天的血液标本并测评第7天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同步检测患者HB、HC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水平,分析HB与HCT与ALB、PA、TR之间测定值及变化值的相关关系,以及HB、HCT分别与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也记录同步检测的动脉血血气分析中HB和HCT值,分析它们与静脉血检测值相关关系。同时,对HB与HCT测定值之间相关关系也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入组1 d和7 d的HB和HCT的测定值与同时间点ALB、PA和TR的测定值均呈正相关(r=0.521,P=0.000;r=0.306,P=0.004;r=0.420,P=0.000),且它们的变化值同样也呈正相关(r=0.581, P=0.000;r=0.496,P=0.001;r=0.527,P=0.000),同时HB、HCT与患者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r =-0.735,P=0.000;r=-0.607,P=0.005)。HCT与HB实测值之间呈正相关(r=0.942,P=0.000),动静脉血所测得的HB/HCT值之间呈正相关(r=0.960,P=0.000;r=0.964,P=0.000)。结论:NICU临床常规检测的HB和HCT测定值可代表多蛋白水平,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在体小鼠胃肠运动及对家兔大鼠离体肠管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1)小鼠在体实验: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建立小鼠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模型,甲硫酸新斯的明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亢进模型,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法观察小茴香挥发油对正常小鼠及上述两种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的变化。2)离体肠道平滑肌实验:使用PowerLab15T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小茴香挥发油对大鼠和家兔离体肠管运动的影响。[结果]小茴香挥发油不同浓度可以抑制正常小鼠的肠推进及甲硫酸新斯的明所致的肠推进亢进(P0.05);但对甲硫酸阿托品所致的小鼠胃肠运动抑制模型作用不明显,小茴香挥发油对大鼠和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频率和张力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小茴香挥发油具有抑制小鼠胃肠动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缓解胃肠道痉挛,为今后小茴香的制剂开发及临床用药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肿瘤出芽区及肿瘤中央区失巢凋亡因子Bcl2转录抑制因子1(Bit1)、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及P16INK4a的表达情况,探讨Bit1、E-钙黏蛋白在宫颈癌获得高侵袭力过程中的意义及二者与P16INK4a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14-2018年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7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肿瘤出芽区及中央区Bit1、E-钙黏蛋白、P16INK4a的表达情况。以肿瘤中央区及出芽区各蛋白质表达评分的中位数作为分界点,将标本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在不同P16INK4a表达情况下Bit1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差异及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在肿瘤中央区及出芽区Bit1与E-钙黏蛋白的相关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7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中,肿瘤中央区P16INK4a、E-钙黏蛋白、Bit1高表达率分别为32.5%(25/77)、67.5%(52/77)、63.6%(49/77),而在肿瘤出芽区分别为67.5%(52/77)、33.8%(26/77)、37.7%(2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35、17.561、10.391,P均<0.01)。无论在肿瘤出芽区还是中央区,P16INK4a高表达组与P16INK4a低表达组Bit1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中央区Bit1低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053、4.400,P均<0.05),肿瘤出芽区E-钙黏蛋白和Bit1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580、7.573,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在肿瘤中央区及肿瘤出芽区E-钙黏蛋白与Bit1表达均呈正相关(r=0.287,P=0.011;r=0.236,P=0.039)。结论 宫颈癌侵袭力的增高与Bit1及E-钙黏蛋白表达降低及P16INK4a表达增高有关,宫颈癌细胞可能通过抑制Bit1获得失巢凋亡抗性并影响EMT的发生从而获得更高的侵袭能力,但P16INK4a并未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