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749篇 |
免费 | 9930篇 |
国内免费 | 649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04篇 |
儿科学 | 1684篇 |
妇产科学 | 801篇 |
基础医学 | 5512篇 |
口腔科学 | 2152篇 |
临床医学 | 12078篇 |
内科学 | 8181篇 |
皮肤病学 | 1163篇 |
神经病学 | 2100篇 |
特种医学 | 4244篇 |
外科学 | 9102篇 |
综合类 | 28046篇 |
现状与发展 | 24篇 |
预防医学 | 11920篇 |
眼科学 | 1337篇 |
药学 | 12651篇 |
162篇 | |
中国医学 | 10353篇 |
肿瘤学 | 44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9篇 |
2023年 | 1275篇 |
2022年 | 3293篇 |
2021年 | 3940篇 |
2020年 | 3479篇 |
2019年 | 1885篇 |
2018年 | 2084篇 |
2017年 | 2924篇 |
2016年 | 2135篇 |
2015年 | 3867篇 |
2014年 | 5067篇 |
2013年 | 6577篇 |
2012年 | 9540篇 |
2011年 | 10077篇 |
2010年 | 8871篇 |
2009年 | 8106篇 |
2008年 | 8015篇 |
2007年 | 8000篇 |
2006年 | 7103篇 |
2005年 | 5516篇 |
2004年 | 3868篇 |
2003年 | 3367篇 |
2002年 | 2481篇 |
2001年 | 2234篇 |
2000年 | 1561篇 |
1999年 | 565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9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10篇 |
1962年 | 10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12篇 |
1955年 | 7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并膀胱袖套状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对7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经同侧下腹斜切口切除输尿管肿瘤或下段输尿管并行膀胱袖套状切除,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输尿管标本.术后常规卡介苗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210~240 min;术中出血量80~200 ml;术后8 d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0.5~1.5年,1例肿瘤局部复发伴肝脏转移,其余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并膀胱袖套状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体外冲击波对兔输尿管形态及组织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冲击波 (SW )对输尿管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 4 2只成年兔随机分为 7组 ,每组 6只。第 1组为正常对照组 ;第 2~ 6组为液电式SW组 ;第 7组为电磁式SW组。各组接受冲击并在冲击后不同时间取材。全部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并予评分。结果 :第 2~ 5组和第 7组 ,肉眼可见焦点周围组织有出血、水肿等改变 ,输尿管直径较冲击前显著增加 (P <0 .0 1 )。光镜下可见平滑肌细胞变性及管腔狭窄 ,病理量化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电镜下则有肌细胞线粒体破坏等改变。第 6组形态改变不明显 ,病理评分和正常组的区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临床剂量的冲击波能导致输尿管多种病理变化。冲击后第 5天 ,输尿管形态已基本恢复正常。由液电式和电磁式冲击波所致的输尿管急性损伤程度无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993.
促血管生成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癌新生血管形成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促血管生成素 (angiopoiet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种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 1(Ang 1)、Angiopoietin 2 (Ang 2 )以及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 (α smoothmuscleactin ,α SMA)在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ng 1mRNA在正常肝脏和肝癌组织中都有表达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5 6± 6 /HP)以及正常肝脏 (6 7± 11/HP)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意义 (t=3 2 14 ,P =0 12 6 )。Ang 2mRNA在正常肝脏不表达 ,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 (阳性细胞数为 32± 8/HP)。Ang 2集中于癌灶边缘、血管周围。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15± 2 /HP)和新生血管的数量 (9± 3/HP)明显高于正常肝脏(分别为 5± 1/HP和阴性 ) ,Ang 2的表达随肝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有无转移以及新生血管数和微血管密度而增加 (t=2 714 ,P =0 0 31)。结论 促血管生成素在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Ang 2可能参与了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994.
不同种属脱细胞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不同种属脱细胞真皮基质 (acellulardermalmatrix,ADM)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效果 ,为异种ADM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地产白色小猪 6头 ,分为异种 (人 )ADM +自体刃厚皮组 (A组 )、同种异体 (猪 )ADM +自体刃厚皮组 (B组 )、单纯自体刃厚皮组 (C组 )及单纯自体中厚皮组 (D组 )。观察术后 2、4、8、12、2 4周内移植物存活率 ,以及移植皮片收缩程度、移植区组织学变化等情况。 结果 A、B组移植后皮片外观光滑、有弹性 ;两组均获得了满意的皮片成活率 ,并可迅速诱导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宿主修复细胞的长入 ;两组移植皮片收缩面积有大于C、D组的趋势 (P <0.0 5);术后 2 4周移植区组织与单纯中厚皮移植组织结构一致。 结论 在观察期内(复合移植后 2 4周 ) ,与自体皮复合移植时 ,同、异种ADM具有相近的生物学作用 ,异种来源的ADM可能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用于大鼠烧伤后休克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并探讨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对烧伤休克的防治作用. 方法 (1)将Wistar大鼠分为6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制作30%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1 h补充复方氯化钠溶液;C组致伤后6 h补充复方氯化钠溶液;D组伤后1 h补充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E组伤后6 h补充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F组致伤后不治疗.动态观察各组大鼠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丙二醛(MDA)的变化.(2)选择烧伤面积为50%~69%TBSA、伤后3 h内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充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对照组补充复方氯化钠溶液.观察患者休克期变化、经皮氧分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有无并发症等. 结果大鼠伤后各组监测指标水平均较A组显著升高,呈逐步上升趋势,F组更加明显,其顺序为F组>C组>B组>E组>D组(P<0.05).烧伤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休克期度过平稳,补液量减少,氧分压明显升高,并发症少,但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早期应用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对防治烧伤休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干扰素-γ(IFN-γ)诱导晚期预处理对离体猪心保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头实验用猪,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皮下注射IFN-γ2万U/kg体重,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左室内压力微分(±dp/dt),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MB)的漏出以及取心肌组织做超微结构分析。4℃冷晶体液保存4h后.温血复灌使离体心脏复跳;分别于复跳15、30、60 min做心功能、酶学检测,60 min取心肌组织做超微结构检测。结果两组心脏的基础LVEDP、±dp/dt、心肌酶LDH、CK-MB以及组织超微结构差异无显著性。冷晶体液保存4 h后,心脏复跳15 min-dp/dt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60 min实验组LVEDP、±dp/d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复跳15、30 min LDH、CK-MB的漏出,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复跳60min后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肌原纤维肿胀明显,而实验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肌原纤维肿胀变化不明显。结论 提示IFN-γ诱导晚期预处理对4℃冷晶体液保存4 h后的离体猪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雪旺氏细胞移植至大鼠中脑损伤区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雪旺氏细胞移植对电针损伤的大鼠中脑网状结构的修复作用。方法 新生大鼠坐骨神经雪旺氏细胞体外培养 ,5溴 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后移植至电针损伤的大鼠中脑网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BrdU、生长相关蛋白 43 (GAP 43 )的表达及髓鞘染色观察新生的髓鞘。结果 雪旺氏细胞移植后 8个月仍可见BrdU阳性细胞 ,且细胞数增加 2 3 % ,并主要向损伤侧大脑皮层迁移 ;与对照组相比 ,移植后 1个月损伤的中脑神经元GAP 43的表达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在损伤的脑干区域可见新生的髓鞘。结论 雪旺氏细胞对损伤的中脑网状结构有促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处理大鼠系膜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吖啶橙荧光活体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免疫印迹法及细胞免疫结合图文分析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有明显诱导作用,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并能明显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进Bax基因表达,致使两者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洛伐他汀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对凋亡抑制或促进基因的调控,改变Bcl-2/Bax比值而诱导MC的凋亡。 相似文献
999.
大鼠腓总神经“π”式桥接于胫神经后再生神经的电生理溯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大鼠胫神经原位桥接切断的腓总神经,观察腓总神经再生程度、神经纤维的来源等。方法 将断裂的腓总神经近端和远端分别就近与胫神经施行端侧吻合,存活18个月后,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传导,取腓总神经远段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神经纤维再生数量及状态。结果 远段腓总神经有明显的神经纤维再生,远段腓总神经通过邻近神经的桥接与近段腓总神经之间有动作电位传导。结论 断裂腓总神经“π”式桥接于胫神经,部分再生神经纤维可能来源于原腓总神经近段,部分来自胫神经。 相似文献
1000.
MEDPOR材料片薄筋膜覆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试以极薄的颞深筋膜替代较厚的颞浅筋膜覆盖MEDPOR耳廓支架 ,以求能更清晰地显露支架的仿真外观。但颞深筋膜不包含轴型血管 ,成岛状瓣后其血运不足以支持移植皮片成活。该实验观察能否通过MEDPOR相互交通的细密孔隙 ,以毛细血管长入的方式 ,与支架背面的颞浅筋膜建立血运联系 ,以支持移植皮片成活。方法 在兔背部深、浅两层筋膜之间插入 30mm× 15mm× 2mm的MEDPOR片。对照组即时于深筋膜深面掀起 ,上植皮片 ;实验组原位缝回 ,3周后再于深筋膜深面掀起 ,切断深筋膜蒂部后 ,于深筋膜深面植皮 ,观察两组植皮成活情况。结果 对照组兔 6只 ,4只皮片全部坏死 ,2只植皮 80 %以上坏死 ;实验组兔 6只 ,皮片全部成活。结论 不含轴型血管的深筋膜成瓣后 ,其血运不足以支持皮片成活 ;深、浅两层筋膜之间 3周内可通过一定厚度的MEDPOR材料的孔隙建立血运联系 ,且仅依靠此新建立的跨MEDPOR的血运联系 ,即能支持深筋膜上所植皮片的成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