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15篇
  免费   2971篇
  国内免费   1644篇
耳鼻咽喉   226篇
儿科学   403篇
妇产科学   158篇
基础医学   1553篇
口腔科学   571篇
临床医学   3491篇
内科学   2399篇
皮肤病学   372篇
神经病学   645篇
特种医学   1051篇
外科学   2116篇
综合类   8313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3787篇
眼科学   231篇
药学   3357篇
  32篇
中国医学   3022篇
肿瘤学   1399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970篇
  2021年   1112篇
  2020年   974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819篇
  2016年   629篇
  2015年   1155篇
  2014年   1473篇
  2013年   1849篇
  2012年   2695篇
  2011年   2940篇
  2010年   2613篇
  2009年   2267篇
  2008年   2281篇
  2007年   2203篇
  2006年   1964篇
  2005年   1554篇
  2004年   1082篇
  2003年   806篇
  2002年   653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Modified sternal elevation for children with pectus excavatu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mucus IgA content and mucus barrier function after surface burns. Methods Detection of IgA content in mucus was perform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burns.Bacterial adherence to cultured epithelial cells (IEC-6) in vitro using E.coli was assessed for each group. Results The intestinal mucus barrier function declined, parallel to a decrease in IgA content after surface burn in mice.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mucus IgA content was 2.32 Dλ, and 2.51, 1.76, 1.49, 1.06 Dλ at 0.5 h, 1 h, 6 h and 24 h after burn, respectively.Bacterial adherence rate was 0.53 in control group, and 0.46, 0.69, 0.58, 0.81 at 0.5 h, 1 h, 6 h, 24 h after bur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intestinal mucus IgA contents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intestinal mucus barrier function declines after burns.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观察 1 ,6 -二磷酸果糖 (FDP)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按照 1 986年“脑血管病会俄修订的诊断标准 ,选择 43例脑梗死为观察组 ,在基层治疗前提下 ,给FDP1 0g静点 ;另选择 42例具有可比性的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以NF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FDP通过诸多作用 ,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3.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选取肝脏损伤时的典型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酶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中中性粒细胞(MNs)浸润量等,比较缺血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胰腺癌的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①胰腺癌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的肿块,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肿块边缘不规则强化;②胰头癌可引起胆总管、胰管的扩张;③胰腺癌多伴邻近血管及脏器受侵.结论 CT能正确评价胰腺癌及胰周浸润,是判断胰腺癌能否手术切除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5.
156.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中或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用Inoue球囊导管行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收缩压≥60mmHg(8.00kPa)患者101例。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法观察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术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二尖瓣瓣口面积增加(P〈0.01);肺动脉收缩压及肺循环阻力明显降低(P〈0.001),这些变化在心房颤中层得中尤为明显。结论PBMV治疗严  相似文献   
157.
实验性瞬时高血压诱发大鼠脑内Fos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长军  林宏  饶志仁 《医学争鸣》2000,21(8):1015-1019
目的:观察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血压的部位,和苯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制作大鼠高血压模型,以抗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全脑Fos阳性神经元分布。结果高血压诱发下列区域Fos阳性细胞集中分布:延髓内脏带、臂旁外侧核、室核、视上核,杏仁核、终纹床核、额皮质1,2区、扣带皮质及梨状前皮质。位于延髓内脏带孤束核内的A2细胞群和腹外侧区的A1细胞群分别有37.63%和54.25%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表达  相似文献   
158.
大鼠脑出血后延髓内脏带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Fos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守信  宿长军  林宏  饶志仁 《医学争鸣》2000,21(11):1341-1345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延髓内脏带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Fos表达。方法 尾壳核局部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用抗Fos蛋白和抗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延髓内脏带内Fos蛋白表达及其与TH阳性神经元的共存。结果 有大量的Fos阳性细胞出现在延髓内,它们主要局限在延髓内脏带内,并以孤束核(NTS)与延髓腹外侧区(VLM)较为密集。NTS和VLM内Fos/TH双标细胞占T  相似文献   
159.
部队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部队甲肝疫苗接种的最佳策略。方法 应用决策树模型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结果 部队官兵接种甲肝疫苗,先筛选后接种方案优于直接接种方案;采用先筛选后接种方案接种干部每增加一个DALY将产生168.23元的正效益,而新兵则需2792.30元的净投入。经灵敏度分析,该决策结果稳定,不随引入决策模型的各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在当前条件下,部队接种甲肝疫苗宜首选先筛选后接种方案,优先接种干部人群。  相似文献   
160.
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韩军涛  陈璧  刘淑娟  汤朝武  苏映军 《医学争鸣》2000,21(10):1185-1188
目的 观察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增殖,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等情况,探讨成纤维细胞的最佳培养模型。方法 将正常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NsFb)分离出来并进行原代及继代培养,之后建立不同的成纤维细胞培养系统,分别利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及^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DNA代谢及胶原合成等情况,研究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单层及纤维蛋白胶中培养时细胞的增殖,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均明显强于两种胶原凝胶中培养时的情况。结论 以纤维蛋白胶为支架的三维培养系统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条件下创面愈合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