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4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314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03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398篇
内科学   417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213篇
外科学   333篇
综合类   1115篇
预防医学   426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559篇
  8篇
中国医学   525篇
肿瘤学   22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48年   1篇
  19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红细胞(RBC)促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能力,了解肺癌患者RBC免疫调控功能状况.方法肺癌患者(检测组)和正常人(对照组))的RBC为效应细胞,正常人淋巴细胞为靶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红细胞调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结果健康人RBC促PBL增殖作用明显,其增殖率为(57.3±10.2)%;而肺癌患者RBC促PBL增殖作用较健康人明显低下,增殖率为(38.4±8.6)%(P<0.01);肺癌患者手术后RBC促PBL增殖作用有明显改善,增殖率为(43.9±11.4)%,仍低于健康人.结论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调控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2.
近期脑栓塞患者下肢动脉栓塞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近期脑栓塞患者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经导管直接溶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8例心房纤维颤动(房颤)患者,突发脑栓塞近期内再发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其中左髂总动脉2例,股动脉4例(左侧3例,右侧1例),右侧腘动脉2例。采用团注联合持续溶栓方法行导管灌注rt-PA溶栓治疗,其中3例行血管球囊扩张术,1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平均持续灌注时间3.6 h,rt-PA用量23.6 mg(20~28 mg)。血管完全再通率100%,临床完全缓解率7/8,仅1例患者因胫前、胫后动脉远端闭塞残留静息痛。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6/8),血管鞘周围渗血(2/8),血尿(1/8)。头颅CT检查无颅内出血。随访3~6个月,无下肢动脉栓塞复发或血栓形成,1例患者死于再发脑栓塞。结论对于房颤合并近期脑栓塞患者,用rt-PA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1株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组编码区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保存的一株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组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定,阐明其与已报道毒株序列的差异.方法:对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组编码区进行分段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测序,采用DNA Star软件将分段测序结果拼接得到全长编码区序列.结果与结论:此株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组编码区全长11 322 nt,编码3 774个氨基酸,其中非结构基因长7 539 nt,编码4种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NSp4;结构基因全长3 735 nt,编码5种结构蛋白E1,E2,E3,6K和C蛋白.非结构基因和结构基因之间有48 nt的不翻译连接区.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此株病毒与HRsp株的同源性最高,两者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6%.此株病毒与HRsp株病毒亲缘性最高,同属于南非-欧洲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术前 2 4h特异输注与环孢酶素A(CsA)联合应用研究其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组为CsA/红细胞 ,CsA/全血 ,以及红细胞 ,周围淋巴细胞 ,全血 ,低剂量CsA ,空白对照磷酸盐缓冲液 (PBS)组。术前给予相应的供体特输注 (DST) ,空白对照组注射PBS液。心脏移植方法采用耳后方法 ,实验终止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受体血清中的TNF α。结果 单独DST组 ,低剂量CsA组和空白对照液组之间的TNF α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CsA/DST组的含量明显低于低剂量CsA组 ,空白对照PBS组和DST组 (P <0 .0 1) ,其中CsA/周围淋巴细胞组中TNF α含量为最低 2 .3 9± 0 .49(P <0 .0 1)。结论 术前 2 4h单独输注DST并不能降低受体血清中TNF α的含量 ,然而DST和CsA联合应用可以降低受体血清中的TNF α含量 ,其中以周围淋巴细胞和CsA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1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同时行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有急慢性阑尾炎l30例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结果 129例成功,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有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可行LC联合LA。LC加LA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16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扩大肿块切除术(切缘3~5cm),其中行游离全厚皮瓣移植术6例,辅助转移皮瓣植皮术3例,腹壁局部缺损行人工材料修补术l例。结果 其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皮肤内或皮下小结节或肿块,呈缓慢增大,近期内生长较快。16例中10例为首发,6例为复发性。复发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10.5年;复发次数为1~3次。此次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1例随访1~11年均存活,1例术后7年局部复发。结论 皮内或皮下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小结节于近期生长加快为该病的临床特征;对原发肿瘤应行扩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摘要] 〖HTH〗目的〖HTSS〗探讨宫颈癌继发阴道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HTH〗方法〖HTSS〗回顾性分析1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阴道炎的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情况。按是否继发阴道炎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2组可能影响宫颈癌继发阴道炎因素的构成比,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HTH〗结果〖HTSS〗120例宫颈癌患者中继发阴道炎42例(35.00%);继发阴道炎患者共检出72株病原菌,真菌、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占比分别为52.78%、31.94%和15.28%,其中分别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占比最高,分别为27.78%、12.50%和8.33%。发生组年龄>60岁、有阴道炎既往史、伴有糖尿病、手术、手术患者术后引流时间>24 h、化疗、放疗构成比均高于未发生组,采用阴道洗剂者构成比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阴道炎既往史、伴有糖尿病、手术、手术患者术后引流时间>24 h、化疗、放疗是宫颈癌继发阴道炎的危险因素,采用阴道洗剂是宫颈癌继发阴道炎的保护因素(P<0.05)。 〖HTH〗结论〖HTSS〗宫颈癌继发阴道炎的风险较高,以真菌为主要病原菌,危险因素也较多,需要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防控措施,鼓励患者合理使用阴道洗剂。  相似文献   
18.
防粘连几丁糖膜的制备和部分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制备防粘连几丁糖膜及测定其部分性能.方法在透析后的几丁糖与明胶混合液中加入戊二醛交联后置入冻干机冻干制得几丁糖膜.测定湿润时间、吸水量和吸水率表示其吸水性能.动物实验研究膜的止血性能,观察与创面的粘附情况,记录出血时间,以膜或纱布中Hbo光度吸收值表示出血量.结果几丁糖膜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适合用于止血.与创面粘附良好,几丁糖膜组、纱布组的出血时间分别为(78.25±6.42)s、(119.05±11.39)s,Hb光度吸收值为0.76±0.51、1.63±0.72,明显优于纱布对照组(P<0.01).结论几丁糖膜具有一定的止血性能.  相似文献   
19.
西安地区汉族正常青年人颅面部直接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客观地、准确地、标准地评价颅面形态,为颅面部畸形的治疗奠定基础。材料方法:采用Farkas建立的面部形态直接测量法,对100例(男女各50名)西安地区身体健康、颅颌关系协调、牙齿排列整齐、I类He关系、正常超覆He、无任何牙病治疗及外伤史的年满18岁的汉族高中生,进行颅面部18项(头6项、面部12项)的测量。测量结果经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男女两组的t检验。结果:正常人的颅面两侧基本对称(P>0.05),男女组间除垂直向的n-sto,sto-gn,sl-gn和矢状向的gn-go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项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1.男女在此年龄段上的上面高、颏部和下颌骨长度基本相似;2.正常汉族成人面部软组织特征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30例胃间质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16例,消化道出血7例,无任何症状者7例。术前仅5例(16.7%)获得病理确诊。3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行开腹手术24例,其中行胃部分切除19例,胃大部切除4例,全胃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1例。行腹腔镜微创胃部分切除术6例。2例高危胃间质瘤患者术后接受了伊马替尼(格列卫)辅助治疗。结果本组30例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假包膜完整。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和胃排空障碍(胃轻瘫)各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2/30)。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6例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平均随访33(4~108)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外科手术仍是可切除胃间质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微创胃部分切除术是胃间质瘤可供选择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