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68篇
  免费   6241篇
  国内免费   3833篇
耳鼻咽喉   551篇
儿科学   1158篇
妇产科学   494篇
基础医学   3782篇
口腔科学   1279篇
临床医学   7386篇
内科学   5263篇
皮肤病学   685篇
神经病学   1270篇
特种医学   2862篇
外科学   6016篇
综合类   17760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7680篇
眼科学   784篇
药学   7489篇
  89篇
中国医学   6730篇
肿瘤学   2850篇
  2024年   310篇
  2023年   788篇
  2022年   1876篇
  2021年   2380篇
  2020年   2124篇
  2019年   1135篇
  2018年   1224篇
  2017年   1715篇
  2016年   1281篇
  2015年   2325篇
  2014年   3099篇
  2013年   4076篇
  2012年   6102篇
  2011年   6443篇
  2010年   5926篇
  2009年   5035篇
  2008年   5433篇
  2007年   5285篇
  2006年   4605篇
  2005年   3615篇
  2004年   2527篇
  2003年   1969篇
  2002年   1504篇
  2001年   1436篇
  2000年   1097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脑外伤后皮层核因子-κB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人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挫伤皮层中的表达情况,包括表达位置、表达强度和表达时相。方法 挫伤区皮层的标本来自24例TBI患者,取样时间为伤后5h-5d,利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和免疫组化技术测定NF—κB的活性和表达强度。结果 在人TBI后的挫伤区皮层中,NF—κB表达明显上调,表达高峰为伤后48—72h,NF—κBP65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NF—κBP50主要在神经胶质细胞和少量神经元中表达,NF—κBP65的表达强度高于NF—κBP50。结论 NF—κB在人TBI后的挫伤区皮层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TBI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袁州区农村初三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给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宜春市袁州区4所农村中学的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专题讲座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用同一问卷调查农村中学生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态度。结果:在农村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学生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程度,并能转变他们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结论:对农村中学学生开展讲座方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3.
环丙沙星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健康志愿者口眼和静脉滴注环丙沙星的药物动力学,并比较不同剂量、空腹与进餐、单剂与多剂给药的体内过程。单剂空腹口服环丙沙星500mg后,Cmax为3.48mg·L-1、为3.01h、AUC为14.14h.mg·L-1,静脉滴注环丙沙星200mg后Cmax为6.56mg·L-1、为3.73h,口服环丙沙星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8.89%。单剂空腹口服250、500和1000mg环丙沙星后,Cmax为1.82~7.72mg·L-1,为2.47~3.15n,AUC与剂量呈比例增加,进餐与空腹口服环丙沙星500mg后的体内过程显示进食可使该药的吸收轻度减少。与单剂口服500mg相比,500mg日2次×7d多剂给药后的Cmax和AUC均较单剂者略增高,草剂口服250、500、1000和500mg多剂量后24h尿排出率为给药量的47%~55%,静滴200mg者为71.06%,基于上述药动学资料,拟订了环丙沙星对各种感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4.
以环己酮为起始原料,经与苯肼缩合、氧化、Mannich 反应制得1,2,3,9-四氢-3-二甲胺基甲基-4H-咔唑-4-酮盐酸盐(5),后者再与2-甲基咪唑缩合、甲基化合成翁丹西隆,总收率为10.4%。  相似文献   
105.
120例感染患者骨髓涂片细胞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感染患者骨髓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方法 :对 12 0例确诊有感染性病症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分析。 结果 :感染患者骨髓中网状细胞增高者占 15 % ,伴吞噬细胞增高者占 8.3% ,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者占9.2 % ,浆细胞相对增高者占 14 .2 %。 结论 :部分感染患者骨髓内既有网状细胞、吞噬细胞及浆细胞的反应性增生 ,亦可伴有异型淋巴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106.
人子宫内膜植入兔眼前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成功地将人子宫内膜植入到15只去卵巢新西兰雌兔的眼前房,并给每只兔外源补充雌二醇(E2)100μg/d和孕酮(P)8mg/d。在内膜植入期间每只兔皮下注射总量为9mg的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以防免疫排斥反应。在眼前房的人子宫内膜存活了28.44±8.65天,兔血清E2和P的平均值分别为161.71±15.13和38.88±7.45pmol/L。前房液中E2和P浓度在植入人子宫内膜前后分别为24.80±16.53和1709.25±475.10pmol/L,2.00±0.53和12.22±3.81nmol/L。树脂切片验证人子宫内膜植入兔眼前房第5天就能与虹膜附贴并有血管发生。来自巩膜的血管分布在子宫内膜周围。扫描电镜观察人子宫内膜分化成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植入人子宫内膜后,前房液的蛋白浓度高于植入前。可以证明该模型可用来研究人子宫内膜对药物的反应和通过对前房液的测量研究子宫内膜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GS)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CA1区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以还原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及再灌注后海马CA1区NOS阳性神经元变化及GS对其的影响.结果单纯缺血组海马CA1区在缺血30min时NOS阳性细胞数最高(44.5±7.42),为假手术组2倍,再灌注2h、12h、24h、3d后逐渐下降,5d时恢复正常水平(21.12±3.50),缺血再灌注3d、5d时出现神经细胞损伤.GS能抑制缺血30min及再灌注各时程中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并能预防缺血再灌注后迟发的神经元损害.结论GS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程后海马CA1区NOS的异常表达有抑制作用,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的手性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手性拆分的方法。方法:运用AD手性柱法和流动相添加剂法,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运用这两种方法,甲磺酸帕珠沙星都可以达到基线分离,相同条件下,柱温越低,拆分因子越大。结论:在分离甲磺酸帕珠沙星时,流动相添加剂法要优于手性柱法。  相似文献   
109.
云南省20年不同民族儿童体格发育与营养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分析近 2 0余年云南省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儿童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变化规律 ,为今后儿童保健制定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分析、比较 1975年至 2 0 0 0年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儿童体格发育与营养调查结果 .结果 :2 0余年来云南省儿童体格发育呈增长趋势 ,城市增长大于城郊增长 ,身高增长大于体重增长 .农村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发育迟缓和中重度低体重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 ,中重度消瘦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不同民族下降幅度不同 ,至 2 0 0 0年 ,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三项指标均未达到国家NPA目标 .结论 :2 0余年来云南省儿童体格发育呈增长趋势 ,农村 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呈下降趋势 ,但下降幅度未达到国家NPA目标 ,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仍是云南省农村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 .  相似文献   
110.
深部病原真菌菌种4453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深部病原真菌菌种分布。方法 收集1991-2003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6533例,对其标本按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步骤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出白念珠菌3555株(85.44%),克柔念珠菌309株(7.43%),高里念珠菌239株(5.74%);呼吸系统分离出真菌3004株(68.35%);消化系统真菌1291株(29.37%);泌尿生殖系统87株(1.98%);神经系统8株(0.18%);血液5株(0.11%)。结论 念珠菌属尤其白念珠菌是我院近13年间系统性真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